疫病防治视野下的思想文化与医疗

2021-12-04 09:29杨艳秋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正气疫病防疫

马 丹,魏 岩,杨艳秋,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疫病作为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疾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每次疫病的流行,都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伤痛和难以估量的损失。而疫病的发生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在人们饱受疫情磨难的同时,也给全社会带来了恐慌和混乱,甚至是绝望,严重影响国家政局的稳定、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阻碍经济的发展。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麻风病等使人们笼罩在死亡的恐怖氛围中,仅黑死病一项,从1347-1353年的六年时间里就夺去欧洲2500万人的性命,死亡率高达30%左右。1519年传入南美洲的天花病毒,在不到10年时间里,使整个南美州人口减少了75%,更使整个印第安文明自此衰亡。相比之下,我国虽疫情频发,但疫病的最早预防可以追溯至商代,据甲骨文记载,人们通过熏燎以防止疫情蔓延。在与疫病斗争的漫长历史中,人类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效,这其中民族思想文化与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与民族精神对于古代防疫医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中国古代思想对中医疫病防治的影响

1.1 忧患意识对防疫思想产生的影响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蕴含了一种民族精神,即忧患意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身处逆境时谨慎自救、化险为夷,在身处顺境时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生存智慧。

忧患意识在我国早期文化典籍中已有体现,并在历代的疫病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如《周易》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尚书》言“惟事事,乃有其备,有备无患”,《荀子》言“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等。《周易》被誉为“大道之源”,明代张景岳曾云:“是以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其哲学思想对中医理论,乃至疾病的预防思想都有极大的影响。《周易》中“既济卦”言:“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既济本有阴阳交合、事已成、江河已渡之义,为万事已成之卦。但其上卦为坎为水,坎曰险,虽万事已成,却仍处于“险”中,因此,预料将来可能会有祸患,必须提前谋划,预先作出防范,故提示君子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形成了应对疫病尽早预防的意识。据《周礼·夏官·方相氏》载[1]:“方相氏掌蒙熊氏,……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据《礼记·月令》载[2]:季春之月,“命国难(傩),九门磔攘,以毕春气。”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可见每年冬春时节疫病极易发生,故多举行大型驱赶疫魔的活动。此后从早期的驱除疫魔的礼仪活动发展到具体的隔离预防,如秦代建立起了疫病的隔离场所“疠迁所”,汉代设置完善的隔离预防制度,“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3]。

中医尤重未病先防,《黄帝内经》指出[4]:“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后世的医学典籍中多见防疫理论与方法。唐代孙思邈[5]提出:“天行温(瘟)疫病者,即天地变化之一气也……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其不仅记载了多种防疫方法,而且强调疫病可以通过服药来预防。

1.2 治心养气对正气存内以防疫的影响

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子钱逊提出:“中华民族之魂即是浩然正气”。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关头,表现出来的刚正坚毅,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都离不开仁人志士心中的“浩然正气”。正如《孟子·公孙丑上》言[6]:“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是一种伟大的、刚强的,充满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之气,它与仁义相辅,在内心慢慢积累,表现在外的则是一种精神,一种气概,一种高尚的人格。孟子所提倡的“治心养气”蕴含了通过内心的修养锤炼来提升浩然正气的滋长。而“治心养气”不仅仅是对人格的培养,也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养正气的方法在于“治心”,“治心”在孟子看来重在修心养性,而《黄帝内经》恰恰与之相吻合,同样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个性的清素,欲望的淡泊,心胸的宽广是保证气血调达、阴阳平衡的内在条件。中医形神一体观强调精神情志对机体的作用与影响,精神情志的调畅可使人体正气强盛。“至大至刚”的正气充足便如孟子所言“无害”,不仅一切邪恶的人与事无法对其产生伤害,疾病也同样无法侵犯人体。所以《素问·刺法论》也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人体正气强盛,疫毒邪气难以侵入人体。历代医家也不乏这样的论述,《景岳全书·杂证谟》提出[7]:“瘟疫乃天地之邪气,若人身正气内固,则邪不可干,自不相染”,吴又可《温疫论》提出[8]:“本气充满,邪不易入”。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历代医家也提出调摄心神、养护正气的防疫方法。明代万全[9]提出:“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七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清代温病学家熊立品[10]提出,“时气大发,瘟疫盛行,循相传染之际,内则养定精神,外则加谨防范”“若其人元气壮盛,精神强健,则正气充实,病气尸气无从侵入”。

1.3 象思维在疫病防治中的运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导思维方式就是意象思维,发端较早,可见于《易传·系辞》。其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圣人洞察事物的本质便是通过“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方式,以达到外在“象”和内在“意”相统一,圣人“观物取象”的结果,目的是为了“立象以尽意”。

“象思维”在中医学中更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它为中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法。如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言:“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名也,物也,象也,数也,无所不通,而受之以谦,而后可以言医。”

象思维运用于中医学藏象理论、病因病机、病证诊断、治则治法、临床用药等各个方面,在疫病的防治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温病学家吴有性在象思维的指导下以鸟兽的姿态类比邪气伏于膜原的态势,对伤寒与温疫做出对比,形象而生动。其将伤寒称作“行邪”,漂浮无根,即使重症,汗下之法也可势如破竹,“如行人经由某地,本无根蒂,因其漂浮之势,病形虽重,若果在经,一汗而解;若果传胃,一下而愈,药到便能获效。”而温疫则大为不同,吴有性将其称为“伏邪”,如鸟兽潜藏,难以获效,必待鸟兽出,即伏邪出表,才可一击而溃,“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涨,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营卫受伤,诸证渐显,然后可得而治之。”

以象思维比喻治法在中医学中同样随处可见,如提壶揭盖、逆流挽舟、釜底抽薪、增水行舟等。痢疾由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而致,清代医家喻嘉言在象思维的指导下,立逆流挽舟之名,用人参败毒散开治痢大法。《寓意草》中言[11]:“内陷之邪,欲提之转从表出,不以急流挽舟之法施之,其下趋之势,何所底哉!”强调从表陷里者仍当由里出表,犹如逆流之中挽舟上行之象。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赞誉到:“以人参为君,坐镇中州;为督战之帅,以二活、二胡合芎窮,从半表半里之际领邪出外,喻氏所谓逆流挽舟者此也;以枳壳宣中焦之气,茯苓渗中焦之湿;以桔梗开肺与大肠之痹,甘草调合诸药,乃陷者举之之法,不治痢而治致痢之源”[12]。

2 民族文化与精神在应对重大疫情中的作用

2.1 以民为本的责任担当与防疫

面对重大疫情,救灾防疫从来不是个体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它涵盖了社会资源的整合,既要有国家力量、医生群体的力量、也需要民众个体的积极参与。而中国古代民众个体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疫情的时候,所表现的力量是非常弱小无助的,因此政治清明之时,国家的救灾防治成为了主导力量。历代君王能够主动采取救治措施,离不开民本思想的文化烙印。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以民为本的观念,它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早在《管子》《尚书》中均有此论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至孟子对“民本”思想作出了经典的阐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历代统治者看来,民心向背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因此,历代统治者将民本思想作为施政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渊源,并形成悦民心顺民意的责任担当,下“罪己诏”检讨自身的“德”“行”。第一个在疫情发生时自责的帝王是汉文帝,此后历代均可见有皇帝因疫情而自责的诏书。至宋代虽然疫情频发,但统治者将以民为本的“仁政”与对医药的极大重视相结合,建立起以中央政府力量为核心,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频繁发布医学诏令,重视疫情信息的上报与处理;设立医学管理和服务机构;派医诊治,施散药物;隔离病人,阻断传染;开仓放粮,减免租税;施送棺木,掩埋尸体等[13]。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情蔓延与传播,对疫病防治做出积极的贡献。

民本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信念,时至今日,在面对新冠疫情之时,中国共产党依旧毫不迟疑的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体现了中国执政党以民为本的责任担当。

2.2 治国安天下的使命感与防疫

重大疫情作为社会问题,更是对社会道德的一种检验。卓越的希腊历史学家帕洛考比乌斯[14]曾描述西方鼠疫流行的过程:“任何年龄的人都不得能以幸免,没有一座宫殿可以躲避,没有一间茅舍能够逃脱、人们像被雷轰击了那样堆集在街头,祭坛前的土地陷于瘫痪。……鼠疫冲淡了道德的力量,没有患病的那些人放浪形骸,尽情享受尘世间的欢乐;人们被迫相信,疾病曾单单赦免过人性道德最堕落的怪人。”14 世纪黑死病抵达威尼斯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医生都因为恐惧和恐怖而离开了”“没有离开的医生也紧锁房门,拒绝出来”。

我国古代自汉以降,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士人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积极入世,治国安天下成为了每一个人的使命。在儒家思想文化的引领下,当面对“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的疫情时,士人怀揣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以家国同构的认知理念,都积极参与到主动防疫中来。这种责任与使命,驱使医者群体在灾疫横行之时,怀揣着大慈仁爱之心,救民众于危难。如张仲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的使命感,孙思邈对麻风病患者“莫不一一亲自抚养”的感人事例,李杲在汴京大疫之时挺身而出,创“内伤”学说,吴有性开创温病学说的先河,历代医家们勇于担当,不畏风险,勇于创新与实践,履行救治病人的专业责任的同时,更注重追求济天下、拯黎民的道德境界,实现了“治国安天下”的远大抱负与医学相结合。

2.3 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与防疫

习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蕴含着一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刚健有为,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早已深深刻入历史的印迹中,从上古时期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到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至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不屈不挠、刚毅坚韧精神,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和文化底蕴。

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面对一次次的重大疫情,中华民族从不消极躲避,而是以积极应对的理念,勇于抗争,积极探索,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减轻疫病所带来的危害,虽历经磨难,但始终坚韧不拔,也曾付出沉痛的代价,但却矢志不渝,在磨砺中坚强。面对汉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寒疫,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攻坚克难;明末疫病猖獗,据《吴江县志》记载[15]:“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几十口,无一口仅存者。”吴有性面对温疫革故鼎新,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之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编著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急性传染病的专著《温疫论》。更有无数医家如叶天士、吴鞠通、戴天章、刘松峰、雷少逸等面对疫病的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这些正是刚健自强、积极作为、奋发向上精神内涵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为中医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直接影响着中医预防思想的产生,养正气防邪气思想的形成,以及以象思维为主导思维方式的治疫理念。而中华民族能够在每一次疫情灾害面前站得住、站得稳,正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以人为本、家国同构、仁爱互助、自强不息等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

猜你喜欢
正气疫病防疫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豪华防疫包”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正气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