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国,姜立娟,崔 巍,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
鸡内金是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始见于《神农本草经》[1],味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内服外用均可。除生品外,还有醋制、炒制、烧灰等炮制方法,具有消食化积、化坚消石、固精止遗、活血通经等功效,药理研究表明鸡内金主要含各种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微量元素等[2]。其临床应用广泛,无不良反应,本研究对其功效、应用、用量及配伍规律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旨在挖掘鸡内金的临床应用、配伍规律和用量范围,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健运脾胃,消食化积是鸡内金的基本功效,能有效治疗因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其性平和,尤其适合儿科,如小儿伤食、疳积、腹痛、腹泻等。
1.1.1 饮食积滞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则其腐熟、运化、传导食物等功能减弱,饮食停聚转为积滞,食积是儿科的多发病。《本草纲目》云:“鸡内金治小儿食疟,反胃”;《幼科类萃》载:“小儿诸疾,皆由乳食无度,留而成积”。鸡内金甘平,无寒热之偏,广泛用于米、面、乳、肉等各类食积,其消积化滞作用较强,对饮食积滞导致的嗳腐吞酸、呕吐、纳差、腹痛、腹泻等均有显著疗效。
1.1.2 小儿疳积 疳积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常见因素,《儿科要略》记载:“疳积者,因疳而成积,起于肠胃之受伤”,化滞消积是其基本治疗思路。《要药分剂》曰:“鸡内金入肝而除肝热,入脾而消脾积,为治疗疳积要药[3],汤剂用量10~30 g不等[4],入散剂1.5~6 g,如鸡内金、神曲、麦芽各50 g研末治疗疳积,1岁以内小儿每次1.5 g;1~3岁小儿每次3 g;3岁以上小儿每次6 g[5]。
1.1.3 其他脾胃疾病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健脾化痰丸取白术、鸡内金各二两生用治疗脾虚生痰,祝谌予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常用鸡内金和麦芽的配伍;鸡内金与莪术相须为用,起到健脾消积化瘀的作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肠化、增生等属脾虚络瘀者[6]。
1.2.1 遗精 鸡内金治疗遗精首次记载于《日华本草》,对肾虚下元不固之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有良效,常配伍菟丝子、桑螵蛸等补肾止遗之品。治疗遗精滑泄,取鸡内金50 g焙干研末,早晚各3 g,白酒或黄酒送下[7];王琦治疗遗精、早泄等男科病,必用鸡内金,一般10 g生用,取其固摄肾精的功效[8]。
1.2.2 遗尿 肾失封藏、膀胱失约则小便自遗,《灵枢·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景岳全书》:“鸡内金烧灰研末,温酒调服,主气虚遗尿”;《神农本草经疏》言鸡内金其气通达大肠,膀胱二经,故能健脾固精缩尿治疗遗尿诸证,广泛用于小儿遗尿,产后遗尿、老年性多尿等;《十便良方》以酒调服鸡内金粉治小便失禁;《济阴纲目》中鸡内金散治疗产后小便失禁。现代临床用鸡内金治疗遗尿取得了满意疗效,每日2次,每次5 g吞服[9],从温肾益脾补肺的角度治疗小儿顽固性遗尿,鸡内金的常用剂量为6~9 g[10]。
《神农本草经》记载鸡内金主泄利,郭玉莲用鸡内金治疗婴幼儿腹泻100例,总有效率达到96%,具有见效快,疗效明显、易于接受的优点[11],鸡内金归大肠经能涩肠止泻,同时健运脾胃,使腹泻不易复发。
治疗结石最常用的配伍是“三金”,鸡内金能磨消砂石用于治疗胆道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胆结石则加郁金、柴胡、香附、白芍、金钱草等开郁利胆之品;泌尿系结石则加木通、萆解、泽泻、滑石等利水通淋之品。
1.4.1 泌尿系结石 下焦湿热蕴结日久,易形成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治宜清利湿热,通淋化石。张锡纯指出:“鸡内金善化有形瘀积,是消化砂石之良药,其代表方砂淋丸用生鸡内金30 g,治疗砂石梗阻尿道之石淋”。何立群[12]认为鸡内金生者化石,炙则排石,常生炙并用以化坚消石,伍滑石、石韦、木通、大黄等促进排石,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崔学教[13]常用鸡内金30 g,配伍海金沙,金钱草,郁金等化石消石治疗尿石症,张琪教授[14]常用鸡内金治疗肾结石,结石体积较大者加甲珠、皂角刺,伴气虚者配伍党参、黄芪。仝小林利用其化石和排石的双重功用,常用剂量为10~30 g,与桃仁和金钱草配伍治疗尿石症[15]。
1.4.2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主要与湿热熏蒸胆腑和胆汁排泄不畅有关,治疗当清利湿热,利胆通腑。鸡内金是治疗胆石症的要药,在疏肝利胆的基础上可配伍鸡内金、金钱草、威灵仙、滑石等以消石排石[16];治疗胆囊结石常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鸡内金以利胆排石[17];中医治疗胆管结石的核心组合是鸡内金、郁金、金钱草的配伍,体现肝脾同调,清利与消导并重的理念[18]。鸡内金除了直接治疗胆囊结石外,还能有效预防胆囊结石术后的复发,保胆取石术后经鸡内金等排石药干预,结石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9]。
鸡内金化瘀不伤正,妇科各种瘀血阻滞证均可配伍,既助气血生化,使肝肾阴血得补,又能活血通经,祛冲任瘀滞,是治疗闭经之要药[20],张锡纯开创了用鸡内金治疗血瘀病症之先河,治室女月闭血枯,用生鸡内金健脾生血、化瘀通经[21],治疗气血虚弱型闭经首选鸡内金,取其健脾通经的功效[22],除闭经外,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等证属瘀血停滞者均可酌情配伍[23]。
古人从消渴的角度认识糖尿病,关于鸡内金治疗消渴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本草经》,至《本草经集注》已有鸡内金除热治小便利的记载,唐代《新修本草》记载除热止烦治小便利,《经验方》记载鸡内金、菠薐根等份为细末治疗消渴饮水,清代《本草备要》明确记载其治膈消饮水,《太平圣惠方》用鸡内金、黄芪、五味子治消渴,著名医家张锡纯提出消渴病“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的发病观点,认为治疗消渴应注重调理中焦,用鸡内金消食化痰以降脂化浊,佐以知母、天花粉等生津润燥[24]。
冠心病发生与心、肝、脾关系密切,可以从脾胃论治,用鸡内金、焦三仙、丹参等化痰降浊[25],药理研究发现鸡内金通过降脂、抗凝、改善血液流变学的途径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26]。
肿瘤在中医学中归属于癥瘕积聚的范畴,鸡内金化瘀软坚又能健运脾胃,攻邪不伤气,尤其适合肿瘤的治疗,《医学入门》指出:“善治癥瘕者,不可猛攻峻施,宁扶脾胃正气,待其自化”。张锡纯治疗水臌气臌并病,取鸡内金五钱以化瘀利水;治疗妇人癥瘕,选皂角刺和鸡内金合用以软坚散结,破血化瘀;用理冲汤治一切脏腑癥瘕积聚,均取鸡内金化瘀兼能扶正的优势,剂量可以酌情加至四钱,气血充盛者还可配伍三棱、莪术等破血化瘀。黎月恒教授认为“虚、瘀、毒”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常配伍黄芪、茯苓、西洋参等益气健脾治疗中晚期胃癌[27]、食管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等[28],取其消食和中,化瘀消癥的作用[29]。
《本草纲目》记载鸡内金有消酒积、解酒毒的功效,《医方简义》所载葛花解酲汤方后加减中提到:“加鸡内金三钱,专治一切酒积”。陆齐天等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鸡内金确有解酒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肠道对乙醇的吸收作用、延缓醉酒的发生时间、减低血中的乙醇含量等[30]。
鸡内金外用可收敛疮口、止血生肌,疮疡不愈,口腔溃疡等,如《吴氏医方汇编》外敷通用方中用鸡内金、朱砂、巴豆各等分研末外敷疮口,可治疗一切腐肉;《奇效良方》将鸡内金焙为末外敷以止血收疮治疗疮口不愈,鸡内金散用鸡内金二钱,硼砂一钱半,南山豆根二钱共为细末吹患处治一切疡症;《普济方》记载鸡内金烧灰存性可治一切口疮等。孙爱芹通过鸡内金烧灰外涂局部溃疡面的方法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涂药2~4次痛止,3~10次溃疡面即可愈合[31],对于放化疗后出现的口腔溃疡,用鸡内金粉局部外用后溃疡面明显缩小,疼痛减轻,坚持7 d后溃疡可痊愈[32]。
鸡内金作为药食两用之佳品,可用于食疗保健领域,以增进食欲,改善体质[33]。张锡纯创益脾饼、期颐饼等用于食疗调理小儿脾弱、老人气虚。还可配薏米、黄芪、茯苓熬粥服用,以健脾利湿补肾,调理脾肾;尿急、尿频、尿液浑浊等,可取赤小豆30 g,鸡内金10 g熬粥调养,起到利湿化瘀的作用。
此外,鸡内金还有治疗喉痹、扁平疣、斑秃等的记载,如治疗斑秃,将鸡内金炒黄研末,每次1.5 g吞服以生发;将鸡内金在米醋内浸泡后,用药汁涂擦患处治疗扁平疣[7]。
鸡内金所含的胃激素、蛋白质等不耐高温,故应用鸡内金不宜久炒、久煎,研末冲服效果较佳[34];本品消食磨胃,稍具攻伐之性,单纯脾虚而无积滞者应慎用;能通经活血,为保证安全在女性孕期应慎用。此外,取其化瘀消癥功效时,生用效果更佳,大气下陷,咳嗽吐血等均应忌用[35]。
综合医籍文献记载和医家经验,总结鸡内金应用有以下规律:单用吞服剂量为1.5~6 g,入汤剂的剂量范围为6~30 g;治疗各种结石常用剂量范围为9~30 g,且以30 g多见,宜生用入煎剂,疼痛明显者也可醋制,常配伍金钱草、海金沙、滑石、石韦、威灵仙等;治疗闭经多为9~30 g生用,常配伍山楂、水蛭、土鳖虫、刘寄奴、牛膝等活血通经;治疗遗尿常烧灰服用,也可研末吞服,一般单次剂量为3~5 g;治疗遗精入汤剂一般剂量为10 g,入散剂为3 g,常配伍山药、桑螵蛸、牡蛎等补肾涩精;治疗消渴常生用,一般剂量为10 g,常配伍天花粉、黄芪、山药、知母等;治疗肿瘤一般醋制,常用剂量为10 g;外用治疗疮疡一般焙干研末或烧灰研末外敷。
鸡内金药食两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通过对鸡内金功效、应用、配伍等的文献梳理,挖掘其潜在功用,扩大应用范围,为今后鸡内金在临床应用、食品开发、保健品开发等领域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