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新时期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新路径剖释

2021-12-04 05:21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罗志敏
亚太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班级区域学校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 罗志敏

“十四五”规划关于教育的要求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德育实效,推进智育创新,注重体育健康,重视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班级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班级师生在长期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培育形成的班级形象、奋斗目标、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的总和。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美育、劳动教育、智慧教育的实施。因此,思考加强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是十分重要的。

一、实施原则是打造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的根基

(一)在领导力量上,要形成一个“合”字

打造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除了鼓励个性发展之外,更要促进共性和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公开场合多次引用孟子这句话。意思是天下万物是各不相同的,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孟子这段话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放眼班级文化建设不难看出,不同的班级文化组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不同的校园文化构成了区域文化。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以区域规划为指导,以学校办学理念为宗旨,在此共性上根据不同班级具体情况,建立和发展不同班级的文化。尊重个性,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相处,更能彰显新时代的特色。

(二)在工作方法上,要突出一个“细”字

这里讲的“细”,是指打造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要关注主导和主体的互动配合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实现主导与主体的有机配合,在具体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分工明确,力量集中。因此,除了教师要发挥好其主导作用以外,学生更要实现主体自由,以期激发主体性、自主性、创新性等。在给予学生充分的主体自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自身形象上,要树立一个“正”字

所谓一个“正”字,是指打造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要把握正能量的引领作用。“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班级文化作为具体的实施步骤,其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除了学生自身行为习惯的提升以外,还要渲染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以此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熏陶。区教育局在带头传达落实国家德育新理念、新方法、新措施的同时,须有紧密切合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核心工作要点,这样便于学校班级有的放矢,使班级更接地气。

(四)在工作作风上,要坚持一个“实”字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既是动态,就有创造性的举措。对不同的班级活动主题应该设计不同的具有特色的文化渲染活动,不管活动的大与小,绝对不能走过场,因此要夯实一个“实”字。

每个时期的历史使命都是不一样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其具体实施部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特别是加强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开展,教师也要响应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特色思想理念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随时代发展而不变更新,实施动态文化建设。

二、精准路径是实施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以精神文化为引领,以大国工匠为榜样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通过班级内部来体现的,围绕大国工匠的“匠心”教育开展班级文化营造,这是从小陶冶学生心灵的一剂良方,我们不可忽视。要让班级变得有凝聚力,形成有组织的整体,就需要“工匠精神”引领,让学生通过合作共赢竞争等方式来达成。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标准是工匠精神的基石,精准是工匠精神的宗旨,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完美是工匠精神的境界,人本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对这个“匠心”话题,区域内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召开此类文化建设交流会,每个学校所展现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同的特色,通过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实现“以特色之美熏陶校园,以交流之态创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并通过学校内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选活动,从班级物质文化环境、班级制度文化环境、班级精神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来开展不同的活动,树立典型,表彰真正全面发展的先进,让班级文化建设并不是浮于表面的走过场行为,以此努力提高整个区域的班级文化建设水平。

(二)以行为文化为基石,以提升效益为中心

思想统一,执行才会到位。区域文化建设离不开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更是需要以每个班级的文化建设为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区域教学的全面发展,区教育局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学校师生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引导,并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帮助,协助解决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对一些新制度的实施,需要有准确的说明。各校师生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需一致且到位。教师作为建设的主导人,首先从理念上就要认清不是规则治班,而是文化治班。

同时,除了区域的助力以外,还需校内营造和谐氛围,形成环境重视。这其中包括良好校风的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以及良好的教师间关系,其主要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同班级之间教师的和谐。这些和谐的氛围都有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顺利展开,同时也促进大家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

(三)以和谐文化为境界,以卓越品质为目标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有一条是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往大了说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但立足于区域内部而言,则是实现区域、学校、家庭等各个环节的互相配合,要合理做好资源整合,要有团队经营的意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将“共享”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加强平行部门、学校班级的横向合作,同时也加深区域内部、学校内部等纵向发展。教育更应该开放化、多元化,经验互鉴,资源共享。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源头。学校内部教育具有系统性和计划性,社会教育具有广泛性,三者结合,将更好地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家长可以走进校园,参与和辅助班级文化建设,比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委员会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代表家长发表意见,更多的是发动和鼓励家长参与班级建设,不同家长的阅历和工作背景都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开设“家长服务日”“家长志愿日”等活动。因学校环境的熏陶,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可能更多停留在校园内部,为了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区域内社区部门可以增加对场地以及一些公共资源的提供,比如社区图书馆、活动室、展览室等场所的借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班级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同时也可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来促进学生对于文化建设的信心。

班级文化是一种区域性文化,是班级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作为环境育人的重要一环,具有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提升办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的作用。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跟上创新的步伐,以区域为指导,“内外”兼修,坚持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校园归属感,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面人才。同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鼓励学校创新特色文化建设,从而实现区域内“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和谐局面,为实现区域内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班级区域学校
班级“四小怪”
不称心的新班级
学校推介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班级被扣分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