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辉(天津职业大学)
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各国通过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来应对尾气排放问题。2009年6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文件;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6年10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6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明确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概念。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现在已逐步形成完整的支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中国先后制定了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大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三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实现低碳交通的发展目标。2020年10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室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在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模成效。从2009年起,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一直呈现增长态势。2014年7月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随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资本的投入,科技研发的进步,基础设施的推进,消费者环保理念的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材料、零件、电机、电控、电池以及整车各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实现了逐年大幅度增长,2020年产销突破136.7万辆。从2015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销售量超过了5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逐步实现了由政策导向型到市场驱动型的转变。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形成了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巨头为代表的三足鼎立的造车格局。传统车企的优势在于企业本身有较多的资金储备,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制造能力,积累了多年的造车经验以及有制造业人才储备的优势。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下,传统车企之前的制造优势反而成为羁绊,车企决策成本较高,转型速度比较慢。近些年造车新势力发展势头迅猛,开拓了一条与传统造车企业完全不同的路,他们借助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的优势,结合线上和线下直营店,以代工或者自建工厂直接进入新能源企业行业,由于这些企业没有传统思维束缚,贴合消费者需求,虽然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企业还未实现盈利,但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站稳脚跟,发展速度很快。科技公司巨头携带充足的资金和庞大的客户数据信息进入汽车领域,努力打造公司新的创收路径。由于科技公司在软件、算法、大数据等领域有着深厚积淀,顺应“智能汽车”的趋势,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地域分布来看,中国目前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超过15万家,具有规模化生产的有74家,其中最主要的18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国内的公司总部、研发中心及已投产的生产基地共有63处,分布在全国22个省级行政区的42个城市之中。新能源汽车总部、研发中心偏好选址一线城市。天津市目前有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等汽车制造企业入驻。
从新能源汽车销量城市分布看,2020年上海市全年销量12.5万辆排名第一;北京市2020全年销量约9.1万辆排名第二;第三是深圳7.6万辆;第四是广州5.3万辆;第五是天津4.3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天津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本文采用PEST宏观分析模型对天津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分析。
P即Political Factors政治环境分析。天津市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天津市政府推出的产业政策也是一贯连续的。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天津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推出了新能源车牌号申领不受限、购车减免购置税、出行不受限,此外天津市还推出了购新能源汽车送充电券的补贴活动。天津市政府在制定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战略时,实行长期鼓励企业入主天津的亲商招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入驻初期还提供补贴和解决员工户籍等政策帮助。2020年11月27日,天津公布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这份《建议》中,天津提出了“制造业立市”,并将其写入发展规划。汽车产业在制造业构成中是最重要、规模最大的领域之一,强调了大力发展新制造业就一定要积极鼓励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天津市还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
E即Economic Factors经济环境分析。2020年天津市国民生产总值为14083.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3.05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51.37亿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54元,增长3.4%。天津市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常住人口为1386.6万人,比2010年人口普查增长7.17%,年均增长0.69%。自2018年5月启动了“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到2021年4月底已累计引进人才38.7万人。天津市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从晚清时代开始就是中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天津市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和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2020年天津国民生产总值全国排名第十一,掉落前十,但是天津的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8627亿元,在全国排名第九,北方第二。天津是全国工业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工业门类的41个大类中,天津占39个。
S即Social Factors社会环境分析。截至2020年末,天津市人口组成中,汉族占比96.80%,少数民族占比3.2%。天津市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24所,普通高校56所,研究生招生2.83万人,在校生7.90万人,毕业生2.17万人。普通高校招生17.50万人,在校生57.22万人,毕业生14.27万人,天津具有科研和应用人才储备优势。天津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373.6万人,占人口比例为26.94%。天津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29年,指标在全国排名第三位。天津市人口组成中14-59岁人口为899.53万,占比64.87%;60岁以上300.27万,占比21.66%,天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T即Technological Factors技术环境分析。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公司处于产业的第一梯队,并且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天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整车和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汽车模具、轮胎、涂料等核心零部件在内的,既有自主品牌又有合资品牌,多系列、多品种的完整汽车产业链,聚集了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三大品牌,形成了稳健发展的产业格局。天津市公交集团还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组建天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以纯电动大客车为主。恒大国能汽车也将首个生产基地设在天津。此外,天津还新建了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建设项目,这一项目将有力助推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体系和检测方法体系的建立。
第一,针对目前天津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认真执行《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从政策上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对外招商引资,引进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入驻,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针对新能源汽车品牌北方布局的空间间隙,可以利用天津的政策和区位优势吸引一些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或者新能源汽车行业独角兽企业落户天津,为天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活力,带动天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第二,坚持产学结合,创新驱动。利用创新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利用天津的高校优势,结合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以及天津众多职业院校的人才优势,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
第三,继续推进天津市的人才政策计划,吸引外来人才高端制造落户天津,为天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引进人才;天津的高等院校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本土人才,弥补人才缺口,积极培训在岗人员,提升天津制造业技能水平,为天津新能源汽车行业储备制造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