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同理心具有聚光灯性质,让人们只同理挑起他们情绪的对象,而忽略了在看不见的角落里,还有其他的受苦者。
中国是一个良善且重视道德的社会,常听大家说“中国最美的风景是人”;但西方也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谚语:“通往地狱的路往往是善意铺成的。”有时候立意虽良善,却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西方心理学家亦根据实征研究结果提醒世人,道德未必一定造成好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道德异化”。
举例来说,一般人觉得同理心是一件好事,但是同理心过剩,看到他人受苦就跟着非常难过,反而无法理性思考该如何帮助对方。美国耶鲁大学心理系教授布伦在《失控的同理心》一书讲了一个故事,恐怖分子攻击纽约世贸大楼的“911”事件,有一个医生也加入救助行列,然而因为过于同理受难者,她说:“下场就是自己承受不住,脑袋无法运转。好像开了消防栓喝水一样,结果自己溺死在里头。”根本没有办法帮助需要的人。
同理心具有聚光灯性质,让人们只同理挑起他们情绪的对象,而忽略了在看不见的角落里,还有其他的受苦者。由于人们对灾难数字无感,却会对一张照片或一个动人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同理心,使得社会资源大量涌向在媒体上曝光的受害者,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与浪费,挤压了其他受难者获得帮助的机会。心理学家将此不理性与不公正的现象,称为“可辨识受害者效应”。
那么,该如何化解道德异化的问题呢?古代东方哲学家采取的路径值得我们参考,无论是儒家的“仁学”或佛教的“慈悲”,皆以情理交融的方式来对治道德异化。
譬如儒家学说中,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应该“汎爱众”;而在佛家学说中,大乘佛教重视“慈悲”,不仅要关爱亲友,还要关怀陌生人。儒家和佛家不只关怀受苦者,更关怀犯错者,孔子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主张“德主刑辅”,强调统治者应行道德教化,而非只仰赖严刑峻法统治人民;佛家学说亦认为,真正的慈悲不仅要关怀陌生人,也应关怀我们的敌人。
那么,佛家慈悲观念(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否真的能够抑制道德异化呢?有学者以心理学方法编制了一份“多面向慈悲量表”,透过“助人慈悲”、“教化慈悲”、“镇定慈悲”和“平等慈悲”四个面向,搜集数百人的样本做了一个实验。透过量化研究证实,东方慈悲和道德异化现象(如对受苦者感到沮丧忧苦、可辨识受害者效应、对犯错者的报复和愤怒等)有显著负相关,佛家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对于抑制道德异化成效卓著,因而指出:“东方文化中,早已蕴含解决道德异化问题的良方。”
由此可知,當我们在同理、关怀受苦者时,也要记得调节情绪,保持“喜心”,才不会因为过多的沮丧忧愤而无法采取有效的利他行动;同时保持“舍心”,不要只看到“可辨识受害者”,如此才能平等地将其他受害者也考虑进来,让社会资源进行较为公平的分配。
编辑:修远 xdyszzs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