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元瑞;西南财经大学,田成志;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吕萍
本文节选自《财经研究》,2021年第8期
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为何逐年下降?”“为何倾向于进体制内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等青年人就业选择问题也已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1999 年至 2018年,我国劳动参与率从 77.6% 下降至 68.7%。在我国生育率下降及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背景下,劳动参与率势必也会对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官方数据显示,国家公务员考试岗位平均竞争率从 2016 年的 33∶1,上升到 2021 年的 61∶1。北京大学 2019 年发布的就业报告也显示,在2822 名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的毕业生中,进入体制内(泛指公务员、国企编制内员工或依靠国有资产获得收益的群体)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超过了 75%。这背后体现出我国劳动力市场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即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寻求体制内工作的倾向加剧。而青年群体的这种劳动就业选择转向,势必会对劳动者本身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
与此同时,伴随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家庭住房资产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家庭最为重要的家庭支柱性财富。那么,作为家庭主要财富的住房资产会多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多数研究关注到了房价对个体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且大都认同住房财富会对个体的劳动参与率产生影响,但就已有研究看,似乎住房财富对个体的劳动参与影响存在着较明显的争议和对立。
但考虑到研究对象、样本选择和国内外文化差异等因素后,这些研究成果其实也并不完全相悖。因为,得出房价会提升劳动参与率结论的研究大都选择了年轻房主或存在房贷压力的女性为研究对象。这些群体的住房资产在研究当期来看,基本都是“房奴效应”大于“财富效应”。总体来看,住房体制转轨及房地产市场发展使得不少家庭实现了财富增值保值,房产财富或房价上涨确实也容易抑制个体的劳动参与,甚至产生不愿劳动的“住房食利阶层”。
本文基于中国的家庭代际文化背景,利用 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的“城乡常住居民居住状况与社会融合”调查数据,探究了父辈住房财富与青年子女劳动参与间的关系,从理论与实证上对当下青年群体“劳动参与率降低”及“热衷于体制内工作”进行了解释。主要结论如下:
(1)父辈住房财富对青年子女的劳动参与率有一定抑制作用,父辈房产价值的上涨和房产数量的提升都会带来青年子女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而在参加劳动的青年子女中,父辈房产财富对青年子女的劳动供给时间和非体制内就业选择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父辈房产价值越高、数量越多,青年子女劳动供给时间越短,选择体制内工作的可能性越大。
(2)相比男性青年,父辈住房财富对女性青年的劳动参与负向影响更大,对参与劳动的女性青年选择体制内工作的提升作用更明显。
(3)相比异地的父辈房产,与青年子女工作生活地同城的父辈住房财富对青年子女劳动参与及就业选择的影响效应明显更强。
(4)从学历水平上看,父辈房产财富对高学历青年的劳动参与负向影响较小。从学历质量上看,父辈房产财富对非重点高校学历青年选择体制内工作的正向影响更大。
(5)由父辈房产产生的代际财富传递与子女继承期待为青年子女提供了较好的原生家庭物质基础,容易带来青年子女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及体制内工作倾向加剧。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苏德超
本文节选自《道德与文明》2021年第4期
一位急于求医的老人,在没有买到全程坐票的情况下,由其女陪同上了火车,找了一个空位置坐了下来。该位置的座票的持有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她不同意让座或者跟这位老人挤着坐。在同车另一位乘客主动让座后,事态得到短暂缓解。老人的女儿在跟让座者的交流时谈到,“年轻人应该多学学”。这一内容引起了年轻女性的强烈不满,她感觉受到了道德绑架。据网上投票,近九成网友支持不让座。
以这个故事为例。在火车上给老人让座在道德上是好的,所以它是应该做的。我是老人,我站在你面前,从道德上讲,你就应该给我让座。如果你不给我让座,你就应该受到道德上的谴责。我们可以把这个论证称作道德绑架的“核心论证”。
种种道德绑架得以进行,均需要预设以下核心论证:如果一件事情在道德上是好的,那么它在道德上就是应该做的(“好—应该”联结论题);如果一件事情在道德上是应该做的,那么不做它就应该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谴责论题)。
在核心论证中,“好—应该”联结论题很难被反驳。它几乎是定义性的:“不管是什么,只要是好的,就应该去做。如果一个行动是好的,那一定有去完成它的理由。
谴责表达论题也几乎是不可反驳的。直觉上看,如果某個行为应该受到道德上的谴责,那么,行为者就应该接受对他的谴责。把这种谴责表达出来是让他接受这种谴责的必要条件,所以,对相应谴责的表达并无不妥。
由此可见,道德绑架之争的焦点在谴责论题上。我们要是能够在这一点上阻断核心论证,就有可能阻断道德绑架。常见的阻断方式有三种:区分完全义务与不完全义务、主张义务的整体性、诉诸免责条件。
但是,这些阻断都不彻底。道德绑架的实质在于,施事方所要求事项的“道德性”与这一事项在受事方眼中的“不合意性”之间的矛盾得不到调解。由于资源、人的能力与认识的有限性,道德绑架现象会长期存在。
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施展
本文节选自《俄罗斯研究》2021年第5期
如何理解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秩序,需要特别关注几组核心要素:力量与人心、地缘与观念、陆地与海洋、政治与经济、大国与小国,以及技术更新。
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秩序将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在经济上,各国极度相互依赖,且这种依赖不会因为贸易、政治对抗而发生实质性逆转;但在政治上,又相互不信任,高度对抗。
今天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大体上可以用“美国创新、中国生产、全球销售”来概括。中美之间这种比较优势的不同,在十几年之内不会出现实质性逆转,因此,整体性的脱钩是做不到的。但无论如何,过往的国际秩序无法继续下去。
今天的世界很可能需要一种新的全球再分配机制。这样一种再分配机制应该通过一些穿透国界、不以国家为单位的产业来实现。在这些产业的运转中,基于经贸过程找到某种新的分配机制当下的困境才有解,我们才有可能找到某种新的全球秩序的生长基础。
数据问题、气候问题、病毒问题(公共卫生)都是全球性的,无法以单个国家为单位来解决,这三个人类要共同面对的普遍问题,对应着三个产业:互联网经济、新能源经济、生物制药产业。
新的全球再分配机制,应当通过这些产业来寻找。此时需要的是突破过去的观念与框架,进行某种升维,找到新秩序的真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