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文杰,孔德慧,张 微
(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混合式学习的实质是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将不同的教学要素相结合,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设计Fig.1 Teaching design
任务单是基于SPOC和智慧树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出发点和重点。任务单的内容涵盖了学习指南、教学大纲、针对性问题及解决建议、各类测试等。本研究主要论述学习指南,它是供学生进行有效且独立的课程学习的一个地图和说明,它起着指导作用,也反映了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指南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建议等。通过学习指南的指引,会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指南中的学习建议除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外,还可以展示课堂教学的设计预览,让学生明确接下来的教学目标和活动,这些都是知识性的引领。学习指南除了可以达到学习目的外,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考虑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特点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度。 学习任务由几个子任务构成,每个子任务应做到清晰、可测量、可实现,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资源质量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因此,在设计资源内容时,务必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知识水平、思维程度来进行设计和展现,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智能教学平台的资源要具备一定的多样性,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资源,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混合。
微视频是智能教学平台中最主要的资源,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设计出不同种类的视频,如创建环境、动作分解及过程知识等。微视频的时长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微视频制作“微”和“准确性”之间的关系必须平衡,有必要根据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整体课堂时间来进行安排,以保证微视频长度和质量的合理性。
扩展材料也是智能教学平台中常见的资源,例如,电子书、教科书和其他材料等,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及时对知识进行补充、巩固和传播。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爱好存在不同,对于扩展材料的设计也应该呈现出多样化,以供学生选择。
学习资源的来源需要丰富化,核心的内容资源应由教师自主设计并进行制作,其他来源则通过信息网络等体系进行下载,学生也可以自我查找一些数据资料。
A.课前阶段。基于SPOC和智慧树混合式学习的智能平台设计,使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向学生推送每次学习的任务单、测试内容等,这些资源可分阶段推送,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和课前测试等。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可以将问题发布到智能教学平台的讨论和问答模块中,与教师以及其他的学习伙伴一起讨论。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解决好学生的问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一系列的课前学习设计,学习的模式可以是协作学习,也可以是非正式学习。
B.课中阶段。基于SPOC和智慧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不只是教学前的预习,课中的教学任务也很重要。基于智能教学平台,可以在教室中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如问卷调查、小组探索、成就展示。问卷调查为教师提供了实施精确教学的机会,教师可选择集体讲授或一对一讲授,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小组探索是针对小组成员的一种学习协作方式,可以锻炼成员的自我表达能力、探索研究能力、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成就展示是将班级内沟通讨论出的结果分享到群组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二次解释。
C.课后阶段。教师可以在智能教学平台上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或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估,并在后期进行教学反馈调查。
教学评估是SPOC和智慧树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机制来实现,如:定量与定性、教师与学生、个人与小组、章节测试和最终测试等混合评估方法。在教学平台上,学生的信息访问情况、测评结果、活动的种类和成绩等,整个过程都会在平台上记录,这是过程评估的数据支持功能。
智能教学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小组学习,有效评估学生的作业和测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策略的设计应该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如:建构主义理论、大师学习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动机理论、重要理论。教学策略的设计有必要结合当前学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情境策略、启发式策略、自主学习探索策略、协作策略、任务驱动策略。每一个策略都具有独特优势,教师务必要适应每个教学阶段的变化,设计出恰当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继续在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对学习平台提供的学生学业状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进度。
基于SPOC和智慧树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充分发挥了每个学习要素的有效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