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璐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辽东栎是山西省地带性植被顶级群落松栎混交林中栎类的主要树种,山西省自然分布的辽东栎约占天然林的50%,常与油松组成针阔混交林。顺应林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由大面积针叶纯林向稳定的针阔混交林演变成为必然趋势。如何通过人工干预促进松栎混交林中辽东栎的天然更新,从而形成生长良好、分布合理的次生林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林内光照条件是影响天然更新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模拟不同郁闭度的遮阴条件,研究遮阴对辽东栎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揭示郁闭度与辽东栎天然更新的关系,以期为混交林改培中择伐方式及密度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以太岳林局青岗坪林场(山西霍州)苗圃培育的优质2年生辽东栎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苗木长势均良好。试验地设在太原市阳曲县,地理坐标38°5′56.629 8″N,112°43′51.243 6″E,海拔961 m,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 ℃~9 ℃,年平均降雨量441.2 mm,无霜期164 d左右,属辽东栎适生区。
利用不同孔隙度的遮阴网设置4个不同透光率的遮阴棚,分别模拟0.3,0.5,0.7,0.8的郁闭度环境,以不设遮阴棚为对照,共5个处理。将苗木栽植在φ30 cm的花盆容器内,每盆1株,每个处理30株。栽植后对每株苗木进行编号,试验设计见第34页表1.
表1 试验设计
1年后调查苗木苗高、地径和生物量。苗高用米尺(5 m)测量,精度0.01 cm;地径用游标卡尺测量,精度0.01 mm;生物量采用称重法,精度0.01 g.
不同郁闭度条件下辽东栎苗高和地径的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郁闭度条件下辽东栎苗高和地径变化
通过表2可以看出,对照成活率最低,说明遮阴能够提升辽东栎幼苗成活率。不同区组间地径平均增长量差异显著,株高平均增长量差异不显著,说明遮阴处理对地径的影响较大。区组3(模拟郁闭度0.5)地径平均增长量最大,且明显高于其它区组;地径增长极大值为5.76 mm.说明区组3处理下,对辽东栎苗木地径生长最有利,地径增长量是对照的2.3倍。
不同郁闭度条件下辽东栎苗木生物量调查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平均叶生物量占比为CK>区组5>区组4>区组1>区组3.说明遮阴影响植物生物量分配,不遮阴处理CK的叶平均生物量最大,4个遮阴处理对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不大。区组1平均总生物量最小,且与其它区组差异显著,说明该处理下遮阴限制辽东栎苗木生长。区组4和区组3平均总生物量均显著高于CK,说明该遮阴条件下有利于辽东栎幼苗生长。区组3根系生物量占比最大,叶生物量占比最小,说明该遮阴条件下最有利于辽东栎幼苗根系发育。
表3 不同郁闭度条件下辽东栎生物量调查结果
通过遮阴能够提高辽东栎幼苗成活率,有利于根系发育。但郁闭度过高(>0.5)时不利于苗木整体生长发育,郁闭度为0.5时辽东栎幼苗生长情况最好。在林内补植辽东栎或进行幼苗培育时,通过择伐或者遮阴实现0.5的郁闭度环境,能够有效提升辽东栎幼苗的生长水平和苗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