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谈之三 “黍”无愧为五谷之长

2021-12-03 09:26杭州外国语学校杨文玫
中学生天地(C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先王许慎大暑

杭州外国语学校 杨文玫

图/视觉中国

《论语》中,隐士对孔子冷嘲热讽,那是常事。但是,像那位荷蓧丈人嘲讽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后,又留宿孔子弟子子路,并“杀鸡为黍而食之”,这在《论语》也就仅此一回。

“杀鸡为黍而食之”如从字面理解就是,杀鸡做菜、煮黍为饭来款待子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是再普通不过的饭蔬。其实不然,在上古时期,“黍饭”是贵族阶层的日常主食,平民的日常主食是“稷饭”。只有在大丰收之年平民才有可能吃上“黍饭”。荷蓧丈人此举的意图就是向子路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希望通过子路婉谏孔子放弃“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执念。可见,这顿“鸡黍”饭非同一般。

“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穜(同‘种’),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凡黍之属皆从黍。”(许慎《说文解字》)许慎的这番解释,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是“黍”因在大暑时播种,故得名为“黍”;二是黍米是有黏性的;三是孔子说“黍”米可以用来酿酒。

许慎以声训方式来解释“黍”的得名,非常巧妙。“暑”和“黍”同音,大多数的黍种确实差不多都是在大暑时节播种。至于那种“蝉鸣黍”,也就是蝉鸣时成熟的黍子,可能只是少数黍类品种。

在已辨识的一百多个甲骨文“黍”字中,多数是沾有“水”的。但是,“黍”长于旱地,耐干旱,按理应该与“水”无关。许慎引孔子的话说:“黍可为酒,禾入水也。”以“黍”可以酿酒为由,说明“黍”是“禾”“入”“水”三位一体。这样解释“黍”字带水,似乎很合理。但是,典出何处,查无实证。这是不是也有类似于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杜甫说”“鲁迅说”的嫌疑?其实,“黍”有黏与不黏之分,用来酿酒的,常常是指黏性的“黍”。用黍米酿制的酒叫“黍醴”或“黍觞”;用黍米熬制的粥叫“黍酏(yǐ)”。“黍酏”也常常用来酿酒。“酏”就是米酒、甜酒或黍酒的意思。比如,“禾田春风起,种黍酿成酏。金鞍垂两镫,不如负耒耜。”(清·潘咨《高楼篇》)诗中“种黍酿酏”,即是羁旅之人对田园美好生活的一种想象。

商代人特别喜欢饮酒,“黍”又可供酿酒,“黍”无疑是商代主要的农作物。从现代考古情况来看,“黍”的种植范围极广,南至河南、山东,北达东北诸省。北方人称它为“黄米”。“黄米饭”香醇,营养丰富,宋代诗人贾似道曾有言:“鸡豆菱肉尽非宜,不及朝朝黄米饭。”(《养法十二条·其四》)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里有一则“黍雪”(谓用黍子来擦拭桃子上的毛)小故事。相传孔子侍坐鲁哀公,哀公赏赐他桃子和黍饭。孔子先吃黍饭,再吃桃子。左右的人捂口而笑。哀公提醒孔子,黍饭是用来擦桃子的,不是用来吃的。孔子说,据他所知,黍为五谷之长,是祭祀先王的上等祭品。瓜果中桃为最低等,祭先王时桃子连宗庙的门都不得进。现在用五谷中高贵的黍来擦拭瓜果中低贱的桃,他认为这样做有损于“礼义”。在这里韩非有意借用圣人之口,道出“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并指出“黍雪”行为是对“礼义”的践踏。从“礼义”高度关照“黍饭”,“黍雪”不是个例,汉语中还有“弄黍”一词,意即戏玩黍饭,后借指文人的傲慢放纵。

可见,“黍”为五谷之长,在古代粮食生产、祭祀庆典、文化建构等领域都彰显着其不同凡响的地位和影响力。

比如,“黍尺”,即将100 颗中等黍米粒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1尺的标准。黍米横向排列的长度叫“横黍尺”,黍米纵向排列的长度叫“纵黍尺”。“横黍尺”1 尺等于“纵黍尺”8 寸1 分。这是西汉末年经学家、韵律学家刘歆首创。他根据《周礼·考工记》记载的“栗氏”所确定的黄钟律管长度,用黍米来校核黄钟管长度,然后厘定分、寸、尺、丈、引的长度: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汉书·律历志》)

这样制定度量衡的方法,乍看确实有点儿玄乎。但细想之下,不能不佩服刘歆的天才妙思。“黍”为谷物,其形状大小,天生有常,以它的大小为标准,制尺求律,正是道法自然的具体实践。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核舟记》注释即借用“黍尺”之说,将“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的“·二·黍·许”解释为“二分左右”,这样解释是准确可信的。

“黍尺”一词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不是十分普遍,但在古代音乐类书籍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也偶见于古人诗词之中。比如,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十):“消息闲凭曲艺看,考工文字太丛残。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通篇借用“黍尺”这个典故,揭示当时市场度量衡的混乱,奸商“抢攘廛间”,官府却不加以校正,以致市场欺诈丛生,民不聊生。从深层次来看,龚自珍也是借此暗讽当时法纪混乱,公职人员执政失度。

成语“黍离之悲”,典出《诗经·王风·黍离》。相传西周亡国之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宗庙,看到昔日繁华国都,满地禾黍,触景伤怀,怅惘徘徊,写下了这首诗《黍离》(节选):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关于本诗主旨历来有不同解释,但是不管如何阐释本诗主旨,都离不开对“黍”这个核心意象的理解,以及对“黍秀宫庭”的情境把握。在这里“黍”无疑是家国情怀的一种载体。后来,“黍离”也成为文人骚客抒写亡国之痛的重要文化符号。

凡此种种,是否都与“黍为五谷之长”的说法有关,已是无法考证。但在五谷之中,确实是“黍”最为活跃,“出场率”也极高。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俨然就是一种别具特色的“黍文化”现象。

猜你喜欢
先王许慎大暑
农事 大暑
大暑
农事 大暑
试论荀子的“先王观”
荀子“圣王”的三种解读
许慎德
知耻自律
泰民众愿行善报答先王
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许慎文化研究
游许慎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