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好要素“三步舞” 巧抓阅读“生长点”
——低中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2021-12-03 03:32福建省光泽县寨里中心小学蔡家爱
亚太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句习题要素

福建省光泽县寨里中心小学 蔡家爱

近年来,语文要素逐渐成为学科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热频词”。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全国特级教师武琼等专家都多次提及“语文要素”这一概念,即构成语文的基本要素,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方面内容。可以说,语文要素的提出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的功能不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还延伸到“授之以渔”的层面。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应以落实语文要素为主要方向,在丰富知识积累、提高语文能力、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笔者围绕语文要素的落实,就低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谈谈看法。

一、钻研教材,读懂意图,把准“双线”

特级教师武琼说:“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先钻研教材,才能读懂编者的意图,才能知道课文的价值,才能知道我们教什么,才能不走错路。”在统编教材中,每单元都隐藏着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双线,那么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如何统一呢?

(一)阅读教学应关注单元的语文要素

研究“教什么”比“怎么教”更有价值,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来自教师对语文要素解读的准确性。如一年级上册“秋天”这个单元,人文要素是认识自然,本单元语文要素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就是语文要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是朗读课文的要求。

(二)关注课后习题,落实“双线”统一

教材课后习题是语文要素的分解,因此要达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要认真落实课后习题的要求。如一年级上册课文《秋天》,课后习题:(1)朗读课文,注音“一”的不同读音。(2)背诵课文。教师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注意“一”的变化呢?这是我们要研读教材、落实要素的关键点。在课上出示一片落叶,学生一眼认出是落叶,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看到的事物和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行表述。当笔者把树叶从手洒落下去时,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生1形容说“一片叶子掉下去了”,生2形容说“落下去了”,这样生成了语言“一片”。接着出示另一片叶子,学生说“又是一片叶子”,教师补充说“一片又一片的叶子”,这样学生的词汇就丰富起来了。我们呈现事物,孩子们进行描述,这样创造性生成语言的过程学生非常感兴趣。

形象是第一学段儿童的思维状态,形象的事物能够帮助丰富孩子们的语言。当孩子们看到一幅画面:“刮风了,树叶一片片落下来了。清洁工人扫落叶时……”孩子们就会说“一堆叶子”。儿童的语言与他们认识的事物紧密相关,他们能看到什么,就能用什么恰当的词汇描述出来,因此让语文走进生活,让语文与生活融合,这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方式。此外,由字到词再到句,由形象到画面,并由此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对四季变化的关注,这也是人文要素的生动写照。最后,语文与生活、人文的互动也将带来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的转变。当学生理解了“一片片”的意思,文中再提及大雁时,学习起来就非常轻松了。生:“一群大雁,还可以说一群群大雁或者说一群又一群大雁。”自然就把课文中所有“一”都带出来了。师:“这个‘一’你们发现什么了?音调有什么变化?”生:“有的时候读第二声,有的时候读四声,有的时候读一声。”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孩子的思维状态带动语言发展,并反过来用语言的发展推进思维进步,通过“双线”类型将有趣的语文活动结合在一起。

二、钻研学生,找准起点,落实要素

钻研学生,准确把握孩子们原有的知识起点,以相应的支架推进课堂。孩子的阅读经验与阅读能力,永远会成孩子的阅读方法,这就是策略,阅读思维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里的“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就是教点,那么教师要教给孩子什么方法呢?就是“借助关键语句”,一种是直接用关键语句说出大意,另一种是借助关键语句的提示说大意。以《花钟》为例,文章在段首、段中、段尾明确给出了关键语句,因此教师要让孩子们知道:关键语句在段首,我们怎么概括?如果关键语句在段中,我们怎样把它提炼出来?如果关键语句是两句话,我们怎么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孩子们在学习《花钟》这篇课文时有了这样的基本阅读能力,带着这样的阅读经验走入第二篇课文《蜜蜂》。这篇课文里虽然没有提示关键语句,但课后习题中要求“把整个实验过程概括下来,填写‘实验步骤、实验结论’”,这看起来与实验有关,实质上是每一自然段的中心段意,我们把每一自然段提炼出的中心句子组合起来就是实验过程。由此可见,课后习题与单元要素是紧密相关的,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向决定学生的思维走向。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过渡的阶段,教材编写深刻地把握了这一特点,引导孩子们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

三、精心设计,运用要素,逐步落地

统编版教材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从教学语文要素出发,站在学生学习的视角来设计语言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学会语言文字运用,从而实现语文要素与学习活动的融合,实现深度教与学。

学习《葡萄沟》这一课,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关键词“五光十色”,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当阳光在葡萄上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就能体会“五光十色”,不仅颜色鲜艳、品种多、有光泽,并且能够感受用词的准确性。这时候再让学生欣赏图片,阳光照耀下的葡萄五光十色的样子,听到学生的惊叹声,这也为课后习题“你喜欢葡萄沟吗?说说理由”做好了铺垫,紧接着又出示课后练习第三题:“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____, ____。”请学生读一读,提问:“你见过这些花吗?想象一下,这些花盛开的时候具有什么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颜色、姿态、味道等多角度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交流后回答:“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天,香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继续出示课后练习第三题“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_________,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这句话侧重如何写具体,可以同桌合作完成,先读句子,再说一说横线上可以填哪些内容。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启发学生围绕“欢声笑语,热闹极了”补充下课时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的活动,教师可以提供直观的图片营造积极的语言表达环境。

借助文本语言,关注语言现象,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搭设支架,逐步引导。如《葡萄沟》一文,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材料等,注重营造语言运用的语境,让学生充分表达,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点。从教学现状来看,营造阅读氛围,提升阅读能力,必须将语文要素的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语文要素为线索贴近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语句习题要素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重点:语句衔接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