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育公共精神的儿童道德自我觉悟

2021-12-03 23:22
江苏教育 2021年49期
关键词:品格童心道德

赵 华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崇宁路小学”)以“涵养公共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为总目标,秉承与深耕“八大训育目标”,坚持德育为先,践行立德树人。学校以公共生活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在公共生活中开展儿童品格习养实践,成效显著。

一、涵育公共精神的时代价值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理性启蒙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社会结构的公共化变迁、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公共”一词同市民社会联系在一起,获得了其现代意义并成为特定学科理论建构的起点。在汉语中,“公共”一词是由“公”和“共”构成的。“共”是由“公”引申而出,表示与大家同在一起之意,后引申为“共有”。在西方,“公共”(public)的本源性语义有:古希腊语pubes(成熟)与koinon(源于另一个词komois,即关怀),意为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重在强调情感和心智已经达到成熟的状态,能够正确理解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东西方在“公共精神”的理解与发展上是有差异的,我国重在“君子慎其独”,强调“明德亲民至善”的自我坚守,西方重在“契约和自我实现”。

那么,新时代的公共精神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从本体论视角看,公共精神是公共生活本质的观念形态,它集中反映了自我意识对于公共生活的理性认知关系;就认识论而言,公共精神反映了自我意识对于公共生活的情感态度和思维方式;就实践论分析,公共精神是指自我意识与关涉公共生活诸要素之间所形成的良性互动关系。公共精神是自我意识与公共生活之间理性认知关系的集中反映。公共生活是公共精神的物质基石,良性互动关系是公共精神本质的理论旨归。当代中国公共精神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沃土,它以马克思主义公共精神思想为指导,又回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公共化转型过程中的精神文化吁求;它既大胆借鉴了西方公共精神思想的精华,又生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母体之中。因此,当代中国公共精神除了具有公共精神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质。当代中国公共精神的主要特点有底线性、志愿服务性、民族性、理想性和世界性。

儿童涵育公共精神的意义何在?新时代儿童从文化传承上看,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育,也有多元文化的学习与包容,加之网络和自媒体的开放性学习,新时代儿童的公共精神和公共意识比任何时期都要启蒙更早,因此,涵育有根的公共精神比任何时期都重要。崇宁路小学开创性的实践,打开了儿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道德成长之路,学校将公共精神理解为儿童对公共事务的热切观照,对公共秩序的自觉维护和对公共利益的认同追求,并进一步阐释为三个发展性过程:“公共意识”到“公共理性”再到“公共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提炼出“和、理、责”三要素,“和”是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情感,是有善心的乐群,“理”是人们以公共价值为目标的道德判断力,是有品位的明理,“责”是人们自觉自愿维护公共利益的行动坚守,是有情怀的担当。“和、理、责”又从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四个维度来具体化,建构“三要素四维度”序列,明确了“乐群小伙伴、明理小主人、担责小勇士”的具体培养目标。他们在儿童公共生活的三大场域中实践探索,从“习”和“养”两个方面入手,“习”主要指向道德学习与实践,在公共生活中进行道德学习,将学习定格在一切场境和仪式中;“养”指涵养与自觉,以行动的内在自觉感召每个儿童,内嵌美德,重在道德体验、道德觉悟和自我觉醒。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觉醒

学校是如何涵养儿童公共精神的呢?他们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关系优化、空间建设、课程涵育、实践浸润、评价激励,统称为“五大习养行动”。

一是践行建立“平等”关系的童心蒙真行动。学校推进关系优化行动,倡导“以童心涵养童心”的理念,着力打造生生之间的伙伴关系、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家校之间的同盟关系,共同编织学校公共生活。“平等中的首席”“我们是最美伙伴”“同盟军”等德性共同体不断推进和深化。

二是建设“交流”空间的童心童现行动。学校不断推进空间建设行动,设计“乐学”教室空间,开放“乐活”校园空间,优化“乐现”网络空间,创新建设,丰富实践,倡导儿童参与,鼓励儿童完成。以教室空间为例,“生日树”为每个儿童带来感动,“班级留言板”“优秀作品展示区”“便笺交流墙”“点赞区”等让儿童在温润的空间中浸润美德。学校还精心打造了榴园展示厅、蘅塘苑、时光隧道等特色空间,为儿童开辟了更多的公共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三是实施“公共”的童心养正建构行动。学校推进课程涵育行动,把儿童品格习养落实在三类课程中。在学科渗透课程中,分为三个主题:乐群伙伴篇、明理思辨篇、担责成长篇等,对语文、思政、科学、艺术、体育等课程中的关联性主题进行深度挖掘。在专题课程中,将公共生活校本课程分3个篇章、12个品格、36课时,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其中12个品格分别是:自信、宽容、友善、珍爱;守规、知礼、诚信、明道;勇毅、合作、奉献、担当。在综合课程中,突出“伙伴行”“红领巾寻访”等综合实践活动,如“6+1伙伴行”主题课程就设计了六年级和一年级的学生结对相伴活动,学生在共游校园中传承爱心,责任共生。

四是开展“亲历”实践的童心敦行实践。学校推行实境浸润行动,强调儿童“亲身经历”公共生活,培育公共精神。在班级生活中,引导公约共定,岗位共选,事务共商;在学校生活中,提倡媒体同办,项目同创,组织同建。班级生活“三共”、学校生活“三同”的常态化建构,帮助儿童重建自我管理方式,重建学校公共生活样态。例如:“石榴娃伙伴节”,每届有一个主题和三个仪式,活动中,学生们“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乐群乐为,共情共长;“红领巾发布会”集中发布寻访成果,学校按“一个中心、三种团队、五步环节、六大主题”系统推进该活动,已经培养了一批优质项目,如学生自主发起的“抗疫英雄云寻访”项目,寻找身边的英雄,采访、传播英雄事迹,举行“云发布会”。为了引导儿童在真实的社会问题情境中实践学习,勇担当,乐成长,学校还研发了“蚕猫”文创项目、“小娄巷文化寻宝”项目、“星辰守护联盟”项目等,进一步激发儿童的自主设计和自我体悟能力。

五是记录儿童公共成长的童心涵泳实践。学校开展自我评价和伙伴激励行动,以校园里的百年石榴树为元素,设计石榴奖章、石榴娃成长册、石榴成长树等,记录公共生活关键事件,叙述品格成长故事,汇聚成“成长时光轴”,彰显品格培养的张力。

三、公共精神的实践反思

崇宁路小学从三大场域、三种方式、五个途径等方面开展品格习养实践,建立“3+3+5整体习养”的实践范式,全方位建构学校生活,从而涵养儿童公共精神。然而,在小学阶段实施公共生活下的公共精神涵养,还有几个问题需要学校深度思考,如班级和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之间的关系、儿童自我意识唤醒与公共奉献之间的关系、社会道德伦理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再回到公共精神的理解上来,《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文化中的“公共”本身就包含“德”的元素。在西方,古希腊将公共精神理解为城邦公民所具有的政治德性,托克维尔诠释的公共精神就是公民在“正确理解私人利益”的基础上参与公共生活所达成的共识,密尔则将公共精神理解为公民的基本美德和精神面貌,等等。西方学者的这些观点表明,公共精神是一种共有性而非特有性、公有性而非占有性、分享性而非独享性的精神品质。因此,中国文化视域下的公共精神具有一种独特的中国气质,新时代“有根新人”的培育必须站在中华文明之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柱下思考和实践。

马克思对公共精神的理解充满着对于公平、自由与法制等的思考。儿童公共精神的涵育,应该从公共生活着手,在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发体悟和自由成长中浸润每个儿童的公共精神,最终让每个儿童实现道德自觉和公共意识的觉醒。

崇宁路小学公共生活中的公共精神落地,是德性场境的童心塑造、“有根新人”的文化传承、道德境界的体悟式实践。

猜你喜欢
品格童心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