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兴
(福建省大田县均溪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大田 366100)
大田县均溪镇许思坑村地处丘陵山区,海拔500 m,为单季稻区,以种植优质杂交稻品种为主,实行稻—菜轮作制。2000—2019年20 a平均气温19.8℃,降雨量1 780 mm左右,日照1 710 h左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适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优质杂交稻生产。单季稻田属青底灰泥田,地势较平坦,水源充足,沟渠排灌方便,机耕道路畅通,便于农事活动。闽红两优727系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闽红249S×成恢727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红米品种,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80021)。2020年在大田县均溪镇许思坑村单季稻田示范种植,表现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较耐肥,穗型中等,后期转色好,生育期适中,抗倒伏,产量稳定、米质较优、糙米棕红色等特点,适宜单季稻区推广种植。现将闽红两优727示范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闽红两优727示范种植面积3.7 hm2,田间测产实割,按一类田、二类田、三类田进行,实割面积分别为70 m2,平均每667m2干谷产量461.0~485.8 kg。对照(CK)Ⅱ优明86种植面积0.15 hm2,平均每667m2干谷产量441.2~459.3 kg。与对照(CK)比较,增产19.8~26.5 kg,比增4.5%~5.8%。示范种植结果表明,闽红两优727作单季稻种植表现产量稳定。
闽红两优727播种期4月26日,插秧期5月26日,秧龄30 d,始穗期8月18日,齐穗期8月22日,成熟期9月24日,全生育期151 d。对照Ⅱ优明86播种期4月26日,插秧期5月26日,秧龄30 d,始穗期8月20日,齐穗期8月25日,成熟期9月27日,全生育期154 d。闽红两优727生育期比对照短3 d。
闽红两优727在大田种植表现株型适中,叶片挺秀,分蘖力中等,较耐肥。穗型中等,后期转色好,脱粒性较好。每667m2有效穗数16.2万~16.5万,成穗率93.7%~94.7%。株高106.3~108.4 cm,剑叶长24.5~24.7 cm,穗长22.9~23.1 cm,着粒中密,每穗总粒数127.6~128.4粒,每穗实粒数106.7~108.5粒,结实率83.6%~84.5%,千粒重27.3~27.5 g。
闽红两优727在大田县示范种植田间调查,叶瘟0级、穗颈瘟0级,纹枯病轻度发生,没有发现稻曲病,抗倒伏,田间落粒少。
闽红两优727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2.3%,整精米率56.3%,垩白度1.8%,透明度2 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70 mm,直链淀粉含量14.5%,糙米棕红色,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1]。
播种前晒种1 d,提高两系稻杂交稻种子的活性。先用40℃的温水洗种,预防恶苗病和稻曲病。再用清水淘净,清水浸种24 h,日浸夜排间歇浸种,起水后催芽露白即可播种。单季稻种植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湿润育秧,秧龄30 d,本田每667m2用种量1 kg。改善秧田环境,增加秧龄弹性,提高成秧率。培育多蘖壮秧,控制净秧田播种量,稀播匀播,每667m2掌握15 kg为宜,秧田与大田面积比例1∶(7~8)。培育秧田,每667m2施生物有机肥(有机质≥45%、总养分:N-P2O5-K2O≥5%)40 kg为底肥,机耕机耙,有利土壤物质能量代谢,形成秧苗生长稳、匀、适、足的养分供应,达到良性循环的基础,同时利于防控杂草。秧苗1叶1心,每667m2施复合肥10 kg为断奶肥;秧苗2叶1心,每667m2施复合肥15 kg为促蘖肥,使秧苗3叶1心时出现分蘖大而叶片多;移栽前5~6 d,每667m2施尿素6 kg为送嫁肥。秧苗1叶1心前,畦沟半沟水,保持畦面湿润;秧苗2叶1心后,保持畦面薄水;移栽前5~6 d,保持畦面寸水,利于拔秧带泥插秧。秧苗1叶1心至移栽前5~6 d防控病虫危害。插秧时做到带肥、带药、带泥下田。根据多年田间观察结果,壮秧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抗逆性;插秧返青活苗早而快,有利于早发苗足成穗。壮秧的参考标准为5叶1心达到2个蘖、6叶1心达到3个蘖、8叶1心达到6个蘖,接近叶蘖同伸的分蘖数。
根据3 a来对杂交稻宽行窄株种植田间跟踪调查结果,宽行窄株方式插秧,改善稻田中后期的通风透光性,病虫发病危害较轻、虫口发生数量较少,且分蘖盛期以后有一定的控蘖作用,无效分蘖较少,达到稳长争群体,成穗率高,且穗齐、穗多、粒多,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株行距20 cm×26 cm,丛插2粒谷。插秧要做到浅、匀、直、稳,深度不超过3 cm。每667m2插5.5万~6.0万基本苗蘖,确保成穗16.5万~17.0万。
籼型两系杂交稻品种低位分蘖穗大且成穗率高,蘖位间穗型差异较大,本田促早发与秧田促低位分蘖同等重要。稻田土壤离不开有机质,施足有机肥,易于提高栽培水平。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采取平衡施肥法:前期适时施肥促进稳发稳长,中期壮茎强秆,后期适量补肥。每667m2施肥量为生物有机肥(有机质≥45%、总养分:N-P2O5-K2O≥5%)150 kg、复合肥15 kg、尿素7.5 kg。基肥为生物有机肥施肥量的50%;追肥为生物有机肥施肥量的50%和复合肥15 kg。基肥在机耙整地时全层施肥;追肥在本田插秧后12~13 d结合中耕除草撒施;穗肥在搁田或烤田或晒田,待现鸡爪裂时复水,撒施尿素5 kg,达到良好个体发育,又能确保中后期稳长;粒肥在齐穗后1~2 d每667m2撒施尿素2.5 kg,促进谷粒饱满均匀。
分蘖期间浅水灌溉促分蘖;分蘖后期适时排水搁田或烤田或晒田3~5 d,田间土壤出现鸡爪裂为宜,控制无效分蘖,壮茎强秆育大穗。抽穗至灌浆期间保持浅水;成熟期间干湿交替养根系保叶片,提高结实率、粒重和抗倒伏。收获前5~6 d断水,利于机收机脱和降低稻谷含水量。结合中耕和人工拔除,防控田间杂草。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适时及时由专业合社实行“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3次,第1次在6月10—12日、第2次在7月15—16日、第3次在8月25—26日,每次施药防治时间4~5 h。专业化统防统治节省农药使用量,提高田间劳动工作效率,每667m2可降低用药和人工防治成本85~87元。人工喷药防治需要4次,1人1天防治面积0.34~0.4 hm2。田间调查结果,其中稻飞虱防治效果达到92.4%~92.7%,人工防治效果86.5%~86.8%,提高5.9%,降低危害和损失。灌浆至成熟期间,清除田边沟边杂草,防控老鼠危害。
穗粒黄熟度达95%左右时,抢晴收获。采用收割机收割,单脱单收单晒,避免混杂。稻谷及时摊晾摊晒,不堆沤,确保品质品味和出米率,提高稻米的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