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谢洋小学 林 泉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科目,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敏感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立足于数学核心素养展开小学数学的教学,能够迎合教学改革的形势,同时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创新和改进教学方式,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教育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被众多学校提上日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文化基础的学习、自主探究、人际参与和协作,是知识、情感和能力的综合展现。由于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包容性、发展性等特点,能够对将来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将来的学习和长期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运算、数据分析等方面。
由于小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接受知识,所以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成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简而言之,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从基础教育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要想形成其他素养,都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由此可见,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是重中之重。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仅注重课本内容知识点的讲解,而没有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数学知识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下,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不再只是教学进度的完成,也要求教师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将自身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使其建立适合自己的数学思维。
以习题“梅梅和欣欣相距10 公里,她们同时从家里出发,准备在某一个地点相遇,梅梅的速度是3 公里/小时,欣欣的速度是2 公里/小时,那么,她们什么时候会相遇?”这道题为例,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将已知条件分析出来,并将公式列出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要记住教师给出的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方法就可以了。然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一旦遇到题型转换,就不知该如何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根据已知题目自主分析、研究,并与教师讨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会受家庭和成长环境影响,导致学习能力出现差异。为了解决学生学习能力存在的差异对教学成果的影响,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由于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问题较为复杂多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答案往往具有多样性。所以教师应当仔细观察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水平使用不同的解决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让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都能够得到提高。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教师在讲解课程之前,可以将微课视频引入课前预习之中,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积极主动地预习所学知识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制作不同的教学视频。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视频中进行知识的延伸,讲解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学生在通过视频了解到相关知识理念之后,自主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在为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制作视频时,培养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借用生活中长方体的物品进行讲解,这些物品最好是与学生生活具有一定关系的,如橡皮、铅笔盒、储物柜等。在讲解这些内容之后,逐渐提升讲解内容的难度,循序渐进,最后制定适合的问题让学生解答。通过微课短视频实现差异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学习的注意力很容易因外界因素出现转移的情况,所以教师应当注重将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小学生与社会接触比较少,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通常仅有购物情景,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购物场景案例。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这节知识点为例,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掌握运算乘法的技巧,可以在课堂中设置购物的情境。这个场景可以设置为:小红需要帮小组同学买东西,小组同学一共有6 人。一块橡皮2 元,一支铅笔3 元,小红要为每个同学都购买一块橡皮和两支铅笔,需要花费多少钱?并且拿出橡皮和铅笔的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处于这样的生活场景会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思考使用乘法计算出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得到乘法运算的锻炼,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程知识。同时,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展开教学思考,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意识,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可以在这个学习小组展开学习探讨,而且不同的小组之间也会形成竞争关系,能够促进学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掌握长方体面积计算方法,可以在结束公式和运算技巧之后,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为每个小组安排难易程度相似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小组探讨得到更多的解题方法。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存在差异,对知识理念的掌握情况也不同,所以一个小组常常会出现不同方式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会直接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快速梳理,直接将数字带入公式中得出结果;而有些学生对部分数学知识理解不够,计算能力也不强,所以常常会采用逐个计算的方式,最后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这种解题方式会消耗较多的时间。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讲解问题,都能够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了解自身解题方式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各个小组完成解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言,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这样能够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情况,学生也能够通过课堂发言和教师的鼓励提升自己的学习信心与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在课堂上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时经常转移注意力。长时间的知识讲解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小学生对游戏有着强烈的喜爱,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教学游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的参与度。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表内乘法(一)”的时候,结束知识点讲解之后,展开“逢6 必过”的游戏,在遇到6 的倍数时,不要喊出数字,而是用拍手动作来代替。学生按照座位顺序展开游戏,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而且提升了乘法运算能力和反应能力。这种欢乐的游戏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积极性的推动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需要从根本出发,积极转变教育思想,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求知欲进行了解,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学习带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