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洁
从20世纪末开始,国家制定了高等教育扩张政策,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迅速扩张。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得知,我国高职院校有1 322所,而且近几年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民办高职院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较为严重的生源危机。如何在萎缩的生源市场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成为当下民办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民办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1世纪初开始,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招生,民办高职院校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其中生源危机问题最为严重,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源数量下降 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高考毕业生与少数就读五年大专的初中毕业生。近几年来,民办高职院校出现招生困难的问题,出现较为严重的生源危机,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状况堪忧。国家对高考政策不断开放,全国各地高校不断扩招,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公办高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增加,但近几年高考毕业生数量在不断减少,这是高职院校生源数量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全面实施,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虽然国家现在已经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孩,但是由于生活压力的影响,二孩政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人口出生率降低的趋势,这也将继续导致就读大学的学生的比例会逐年下降。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近几年,我国中学在校学生人数减少3 000多万,这直接影响了民办高职院校的招生[1]。
本科院校的招生政策更有吸引力 目前国内本科院校实施降分扩招政策,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精英教育”到“普及教学”的转变,“大学生”不再是好学生的代名词,现在的高考毕业生不存在没有学校就读的问题,只要想读书,都可以进入大学。我国本科院校的降分扩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民办高等院校的生源数量。加之很多人固有的传统观念,他们宁愿去复读,也不愿意去民办高职院校就读,因此,每年的招生工作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说难上加难。
国外高校争夺生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外众多高校凭借资源、学校声誉、教学水平等优势,不断地抢占我国高等教育生源市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持续保持高速,很多家庭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持孩子到国外读书,尤其从2010年以后,高考结束后去国外读书的学生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从国家公布的数据可知:2008年后,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连续几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如2012年的数据:当年高考结束后去国外读书的学生人数达到40万人次。从近几年的数据分析来看,未来几年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还将会保持不断上涨的趋势,我国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个留学大国。国外高校为摆脱生源危机的困境,给我国留学生诸多留学优惠政策,吸引我国学生出国上学。为夺得我国的生源市场,很多国外知名高校与国内多所本科院校进行联合办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的留学市场。除此之外,还有国内家庭富裕,但成绩不足以报考本科的高中毕业生也会在家人的支持下选择出国留学。上述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民办高职院校的招生。
费用偏高 民办高职院校花费整体偏高是造成生源危机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学校有很大的区别,公办高职院校每年都有相关部门的财政拨款,而民办高职院校的运营费用主要来自学生的学杂费与学校投资方的投资。为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民办高职院校所收取的学杂费用会远远高于公办院校。此外,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对民办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他们认为民办高职院校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在学校学不到有用的知识。在同等条件下,大部分家长都会让学生选择公办高职院校。此外,民办高职院校的一部分生源来自广大的农村,他们的家庭条件难以支付学生在民办高职院校就读的费用,这为民办高职院校的招生带来很大的阻碍[2]。
民办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弱 与民办院校相比,公办院校有政府投资办学的优势: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优良的师资队伍、政府的教育拨款。从社会的认知程度、办学实力与社会层次等方面进行比较,民办高职院校大多处于高等教育院校的最底层。从最初开始,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就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经过多年的努力,民办高职院校教学成效虽然有所提升,但还是无法改变人们心中固有的认知。截至现在,大部分人依旧认为民办高职院校比不上公办院校。
同时,大部分地区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学校的大部分运营费用源于学生的学杂费,很多民办高职院校想要扩张规模,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是又缺少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使其难以培养竞争优势。
注重区域发展,打造学院特色专业 为争夺生源,很多民办高职院校会开设社会需求较大的热门专业,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缺少完备的师资力量,从而导致大专毕业生的质量下滑,市场就业率较低。由于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就近就业,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民办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地发展情况,开设当地市场人才需求较大的专业。如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抓住中南地区的市场需求,重点开设小语种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这成为该院校招生的优势。面对生源持续下滑的危机,民办高职院校需要分析当地的市场需求,从而开设相关的专业,打造自己的专业优势,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为学校的发展和招生奠定坚实的基础[3]。
实现企业与民办高职院校互动机制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强调:民办高职院校是建设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企业是连接教育与行业发展的桥梁与纽带,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相关行业的指导,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可以与当地企业联合办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半,去企业实习半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意识不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为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可以将实习分散到每个学期当中,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理论知识对实习工作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从而实现民办高职院校的转型。
探索生源渠道的多元化 民办高职院校面对生源萎缩的状况,要想办法拓宽生源渠道,打破单一的生源结构。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高中毕业生。为打破这种现状,民办高职院校可以探索建立中职生源渠道,从而保证学校生源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民办高职院校可以打破传统的录取政策,在学校招收一些中职院校的毕业生、部队的退伍人员、在家待业的青年农民工、家庭成员再就业人员,以及举办企事业单位的培训,接受继续教育的成人等,并根据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与教育模式。例如:对全日制教育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周一到周五上课,成人教育则可以在周末开设,充分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民办高职院校在生源市场竞争中的基础条件,也是吸引生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专业差不多的条件下,学校的学习环境决定了家长与学生的选择。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学校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所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增强学校的经济效益 民办高职院校的收入主要来自学生所交的学费和其他创收项目,为维持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建立遵循市场规律的办学机制,组建有作为的领导集体,将学院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发展的重心,培养学校员工的经济效益意识。要建立专业淘汰机制,淘汰经济效益差、重复率高、市场需求少的专业,做大做好市场就业好、前景光明的专业,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通过这样的方式,民办高职院校可于无形中提高学校的竞争力,生源质量也会得到一定的保证。
综上所述,在高考制度改革以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学发展迅猛,但随着适龄学生不断减少,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面临比较严峻的招生危机。为此,民办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发展需要,积极转型发展,找到适合区域发展的专业并将其做大、做强,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在生源市场上的吸引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