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民
(聊城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山东 聊城252000)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开展,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日益引起各招生单位的重视。因为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不仅关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且还涉及到研究生对所在高校学科建设的贡献度。研究生群体思维活跃,如果培养方法得当,可以极大提高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术成果数量。不过,随着研究生扩招,在校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从而给各招生单位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带来了新挑战。研究生队伍科研潜力巨大,尽管近年高校的研究生成果数量和质量稳中有升,成为提升学科水平不可忽视的力量,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而且不同高校研究生在学术贡献度上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探讨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新方法,总结研究生培养上的有益经验,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研究生群体的科研贡献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的研究生选拔制度日趋多元,主要有考试和推免两种方式。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考制度以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较快。研究生初试的专业课程,有统考和自主命题两种形式,统考题难度适中,如历史学考研的标准是“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1]。自主命题的难易程度,不同高校有明显差异,由于初试大多不是招生单位组织,因此,研究生的复试在招生选拔中起着重要作用。即便在2020年疫情期间,各研究生招生单位都没有取消复试,相反还加大了复试成绩的占比,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选拔出相对优秀的青年学子。
随着研究生扩招,一些高校的专业考试倾向于选择自主命题,重点大学试图通过自主命题选拔到优秀生源,于是在选拔考试中加大了试题难度,出现了考生所说的偏题怪题;普通高校选择自主命题,则能对上线率进行有效把控。不过,自主命题由于存在保密性差、管理混乱、成绩判断标准多样等问题[2],又使得一些高校部分专业的研究生招生重新回归统考模式。
近年来,虽然拥有研究生推免权的高校日益增多,但不同高校的推免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国内重点大学推免生比例不断扩大。“双一流”大学比较注重推免生的招录,推免成为其研究生招生的主要方式,这类高校通过推免抢占优秀生源,甚或把招录“双一流”高校学生的数量作为评价优秀生源的客观标准。2019年北京大学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中山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1945名,其中有1770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达到91%。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1849名,其中有1613人本科来自于 “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达到87.24%,甚至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部分专业全部接受推免生。对于推免研究生的做法,社会上存在不同看法,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质量高于统考生,超过六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政策对考生来说比较公平;与此相反的是,超过八成的考生认为推免比例提升不公平。[3]
研究生推免目的是通过互推,提前招录优秀生源,这一做法改变了研究生招录中重点大学学生的占比,生源质量有所提高,至于研究生推免是否有失社会公平,这问题则需要科学评价。对于研究生推免制度,要肯定这种做法的积极效果。因为研究生推免可以把推免学生从繁重的备考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学术兴趣,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较为有利。招生单位把不同高校的优秀学子招录到学校,亦有利于招生单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不过,这种做法被考生认为有失公平的原因,在于考生认为推免有涉嫌歧视之嫌,尤其是当推免生日后发展不如考试入校学生的时候,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就更会遭到怀疑。
研究生推免制度始于1984年,近年重点大学推免比例不断扩大。研究生推免的标准,高校通行做法是事先制定相应的文件,推免标准一般具有操作性强、标准相对客观的特点,考虑到了推免的公平性。不过,由于“推免生的考核机制没有统一完善的考核体系”[4],选拔标准并非尽善尽美,如推免标准比较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综合表现情况,没有能够全面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科研潜质和创新能力,致使推免生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和统招生相比没有明显优势。有学者曾对推免生质量不高的原因进行过分析,认为:“现行的免试生,推荐的主要量化依据是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总分名次,而考试成绩与真实学识水平又并非一一对应。事实上,考得高分的学生就并非一定是最优秀的,往往一些死啃书本、靠死记硬背的学生分数可能会很高,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基础扎实并能有创新的学生未必都会得高分。此外,还有极少数学生为达到拿奖学金、毕业时能分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和被推荐免试录取为研究生的目的,着力于搞人际关系,周旋于任课教师之间,猜题、套题,谋得高分。上述种种,形成高分低能现象,增加了准确把握推荐质量的难度。”[5]为了保证推免生的质量,招录单位要加大面试力度,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张岂之曾提出七个方面的要求,在招生上就特别强调要严格入学考试和注意面试,重点了解考生思维是否清晰,以及考生理论和专业的广度和深度。[6]这样做,比片面根据毕业学校层次来考察生源质量要合理的多。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7年初,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到2020年,“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7]。随着研究生招生的大幅上升,目前重点大学的推免比例也不断上升,尽管很多考生认为不公平,但推免并没有堵塞他们的读研之路,只不过上名校的机会减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推免还是考试选拔,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把那些潜力巨大、科研和创新能力强的“好种子”真正选拔上来。研究生阶段,尤其是硕士研究生阶段,受限于外部条件,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或许并不能得到很好表现,博士生尽管对于学校学科建设的贡献率要高于硕士,也不适宜完全看成果多少来进行衡量,而是要注重研究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制度至今仍然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制度,尽管这种制度需要进一步改进。就文科研究生而言,当前的考试内容偏重于记忆性内容的考察,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问题能力的考察明显不足。当前研究生所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并不是考试制度本身有问题,而是考试内容无法反映考生科研水平。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在考查内容的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考试内容上我国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考察的知识有限,不能全面考察一个人的能力。[8]考研的学生平常学习比较刻苦,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考研教室,许多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学生备考是围绕考试棒转的,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有些知识需要多次巩固记忆,一遍遍重复记忆知识内容,背了忘、忘了背,精神压力和花费的精力巨大,却没有真正去理解知识内容。由于在大学阶段分析问题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到了研究生阶段就很难快速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就目前研究生复试来看,复试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即便规定了高占比,由于一般参加复试人数比例是1:1.3,被淘汰的学生人数很少,甚至有地方院校的研究生复试,至今仍然是等额复试,且有的学生还是调剂而来,根本没有太多淘汰余地。因此,即使规定了复试高占比,也没有实质意义。在研究生复试权重加大的情况下,还得考虑招生公平问题,而这一点恰恰又是需要加强监督才可以实现的。
研究生招录涉及面广,需要完善之处甚多,如在研究生录取制度中存在的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制约招生单位自主权、考试科目内容设置对人才选拔针对性不强、时间安排不合理、学术型研究生选拔的有效性下降等问题。[9]在研究生培养上,“导师是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真正领路人,导师的学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研能力,对学生未来的科研地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10]。因此,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应该考虑扩大导师招生的选择权,同时加大对研究生导师培养研究生质量的监控,制定具体的奖罚措施,使得研究生导师成为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由于研究生导师最能判断自己学生的学业水平,同时为了避免人情关,还应适当加大对导师的考核,使得成为研究生导师不仅是一种荣誉,还是一种责任,学校要采取措施减轻研究生导师的非学术性事务,对导师的评价要实现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变。同时,对研究生的培养,不应仅仅满足于按时毕业,对于研究生的优良中差不同等级,要采取具体的奖惩措施,只有这样,导师才会对自己招收学生的学业水平引起重视,从而避免招生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人情现象,有效激发研究生导师提高培养质量的积极性。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建设对于保障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11]。通过对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调查,发现研究生课程总体满意度不高,既涉及开设课程,也涉及教师授课水平。因此,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首先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开设上,对教学课程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点不同的高校做法有着较大区别。由于同一个研究方向研究生较少,为了节约教师资源,有些高校采取单一的课程体系来完成研究生修业学分要求,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
在课程开设上,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灵活设计课程。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减少通论性课程,增加方向性课程。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要把导师给研究生上课作为一项硬性要求规定下来,因为导师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前沿和重要问题较为熟悉,能清楚了解哪些知识和能力对于研究生最为重要。当然,相关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起到引进门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奠定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至于学生的具体修为则离不开其自主学习的努力程度。
第二,在研究生课程师资配备上,要请教师讲授自己最有研究的内容,有条件的高校,还要利用好其他高校的师资资源。研究生培养的目的是造就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不能照搬本科生培养的模式,要以提高性课程为主,目的是培养研究生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据调查,“具有副高级和中级职称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在评估中的综合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而由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讲授的课程的综合得分显著更高”[12]。尽管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很多,但师资水平直接影响着培养质量,因此,对课程执教人可以采取申请、遴选的方式产生,把师资水平和研究生导师遴选一样制度化,只不过课程教师的遴选由具体院系来执行。在课程开设上,一定要广泛征求意见,并参照其他高校做法,尤其是本专业研究生导师的意见。张蓓等对华南地区6所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缺陷,提出“必须增强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构建符合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13]。在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中,要实行动态调整,针对新的学术热点,相关学科就需要及时开出前沿课程,这对于学生能够迅速占领学术前沿、关注学术热点、培养学术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第三,许多高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基本上属于概论或提高性课程,鲜有基于文献的探索性课程。一个专业方向有着本方向的基本文献,开设专门文献研讨课就非常必要,文献的范围并非仅限于古典文献,这类课程在研究生培养中甚为少见。河南大学是建校较早的高校之一,该校有多位老师对《左传》素有研究,曾先后为学生专门讲授《左传》。《左传》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文献,田昌五在谈到自己治学经验时,就特别强调《左传》一书对其治学的影响。赵世超在回顾自己治学时,也特别提到河南大学郭人民曾给他讲授《左传》。[14]这种边讲边议、融合教师心得的讲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读书效果。可见,打下某一研究方向扎实的文献功底,对于今后的学术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对于研究生来讲,最缺乏的往往是本学科的文献基础,一定要开设与研究生研究方向一致的基本文献研读课程,这种课程不能完全放到课下由学生自己阅读,而是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的课程对于夯实研究生的基本文献功底至关重要。
第四,要给研究生开设学术史课程,并且要根据学生实际不断调整讲授内容。这种课程要通过梳理古今学者的代表性成果使学生获得新知,进而有效扩展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启发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这种课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研读、思辨、创知来引发新见,引领研究生一步步走入学术殿堂。根据洪妍对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研究生对于课程的合理性和前沿性评价较低,为65%左右,课程教学对于研究生能力方面的评价普遍偏低,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只有8%。[15]目前存在的研究生视野狭窄固然和研究生阅读不足有关,而研究生阅读不足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要求和目的达成也紧密相关。
在课程建设上,研究生的修业学分不宜安排太多,要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开设真正对学业发展有利的课程,用处不大的课程坚决不开,可有可无的课程亦不要开设,尽量避免一门课程一个老师从头讲到尾的安排,不同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主讲,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一般来说普通高校教师课业负担较重,而研究型高校教师教学任务则相对较少。普通高校教师课业负担较重的原因有培养体系设计不尽合理、高校师生比达不到规定要求和领导层面的以教代学的培养理念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生培养课程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修完了相关学分,不能使学生具备从事科研的相应知识储备,无疑会增加导师指导的难度,在论文选题上会受到局限,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研究生的学业评价涉及起点评价、过程评价、追踪评价等,“学业发展是研究生在校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一切活动的中心,是其身份所赋予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学业质量是指学生在学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水平,以及在获得学业成果的发展历程中实施过程的质量,即在指定方向上的学习效果”[16]。由于涉及过程管理,很多高校在学业评价过程中,评价体系包括招生、培养、毕业论文、就业等诸多方面。
湘潭大学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19年5月公布了《湘潭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办法》。[17]值得肯定的是,湘潭大学对于校内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采取定期考核,评价体系涉及的一级指标有招生选拔、师资队伍、培养过程、思政管理、培养效果五个方面。这一评价体系利用动态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来激励各培养单位的积极性,对校内各研究生培养点的评价采取较为客观的评价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招生选拔方面,二级指标有推免生、一志愿生源数量、招生质量三个方面。对于生源质量,一些高校往往根据自己学校的层次来划定标准,比如“985”高校,会根据招收的“985”高校学生数来进行评价,“211”高校则根据“211”高校学生数,湘潭大学不是“985”“211”高校,也不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因此,其研究生生源质量标准是一本录取率,这种标准颇有代表性。就培养效果而言,湘潭大学主要考察学科竞赛、高级别研究成果、学生优良率、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就业率、论文质量、考核淘汰等方面,其中研究生论文质量分值占比并不高,在培养过程中并没有突出以科研创新为导向,这和当前研究生招生扩大分类教育有着很大关系。
研究生教育不应被看作本科学制的加长版,职业技能教育对于研究生教育固然重要,但创新意识更为重要。目前,“研究生群体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18],由于在一流学科建设中,研究生培养占着重要比重,为了建设一流学科,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更快发展,一些高校陆续出台研究生培养评价的指标体系,这是研究生培养日益走上正规化的表现,但是在具体评价指标设计上尚存在某些不足。毋庸讳言,当前的研究生群体中,不适合、不打算从事科研的大有人在,据常正霞、狄美琳对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西北五所大学不同层次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调查发现,只有12.80%的研究生入学动机为学术研究,75.80%的学生并没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打算。[19]许多学生读研究生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找到相对理想的岗位,并没打算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这正是不能令导师满意的地方,导师希望自己的学生通过硕博培养,日后走上科研岗位,而许多学生则希望读研获得文凭以便找一个不用从事科研的轻松岗位。
当前,研究生选拔机制已经多元化,并且有日益国际化的趋势,研究生导师都希望遇到“好种子”,而“好种子”毕竟是凤毛麟角。高分低能学生固然反映了当前的考试制度存在一些问题,这种学生不仅普通高校存在,重点高校也同样存在,只不过重点大学学生整体水平较好而已。所谓高分低能学生,主要指“他们学习和考试能力比较强,但是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却较弱,科研方面不能提出自己见解”[20]。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积极探索制定出能真实反映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来代替学校等级考评的简单做法。
就师资水平而言,重点大学的师资虽然比普通院校强,但真正大师级的学者仍是极少数。平台对于个体的发展颇为重要,一位教师在一流高校的发展条件要比在普通高校好的多,人才称号和项目的获取相对容易,成才生态环境也相对较好。不过,在普通高校也活跃着一些优秀教师,他们在相对劣势的平台做出了不亚于同行的业绩,他们中的部分人通过人才流动政策到了更好的科研平台工作,也有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留在原来单位,限于平台无法培养博士生,这是很可惜的。在研究生导师遴选上,如何突破平台限制,让优秀人才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亦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按照学术水平来评聘,突出研究生导师的学术能力,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领域的干扰,避免基层权力腐败,对于学术的发展是有利的。让最好的学术骨干给研究生上课或作为导师,这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二法门。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于老师和学生的科学评价并非易事,由于主观评价缺乏客观标准,因而制定出考评的客观标准就势所必然,按照毕业高校层次评价生源质量、按照“帽子”评价学者水平,都是这种评价制度下的产物。对于研究生学业水平的评价一般根据成绩优良率、学科竞赛、科研水平和就业水平等,不过,这些评价标准同样存在局限,如文科研究生很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如何区分其科研的潜在能力?就业水平固然代表培养水平,却和社会需求有着极大关系,很多用人单位招人时更为看重毕业生的毕业学校,而不是临场表现,而且学生的综合水平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展示出来。
研究生的学业水平并非不可预见,但这种预见却无法用于客观化的考评。陈寅恪在国外多年,却没拿下什么学位,梁启超反而力荐他来清华大学任教,这就是慧眼识才。因此,在学业评价上,首先要改革考试或考察内容,充分了解考生涉猎图书的广度、深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衡量一个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对于文科研究生的报考者来说,要规定准入标准,对于文献典籍和学术论著要有一个具体的目录,要求在大学阶段必须阅读完成。研究生招录试题要针对这些内容进行考察,借此发现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这是学术创新的先决条件。这种经典论著的阅读,不能完全推到研究生阶段来完成,在招生选拔阶段要求有志于读研的同学打下较为扎实的专业底子,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事实上由于自主命题的实行,报考重点大学的学生已经开始关注教材以外的论著了。有的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已经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大学四年购买和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已经具备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学生甄别相对容易,通过研究生面试就能发现,这些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后,会展示出较强的科研能力,而一些靠死记硬背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将来则很难有大的发展。
其次,通过助研和自主主持科研项目结合的方式,促进研究生快速成长。目前的学术论文发表,由于很多杂志往往存在门槛,如核心期刊基本不发表硕士研究生的文章,博士研究生发表文章也比较困难,有的杂志甚至要求博士研究生只能作为二作,还有的核心期刊明确表示不发表副教授和博士以下的文章,甚至有的高校学报还明确表明不发表非“211”高校教师的文章。这种现状,对于研究生来讲,要想在校期间取得高质量成果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导师招收研究生有项目上的要求,目的是通过研究生助研,提高科研能力,这种做法尽管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导师的依赖,甚至出现学生为导师打工的现象。有学者通过对全国27所高校研究生和导师的调查发现,选择对师生关系满意或很满意的研究生和导师分别达到了79.6%和91.9%,对目前师生关系不满意的研究生和导师分别只占到了3.2%和0.4%。[21]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通过设立一些研究生可以申请的创新和奖学金项目,让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获得资助,避免完全依靠导师方能锻炼科研能力的问题,会更加有利于研究生的发展。
再次,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多年学习水平、学识和能力的体现,甚或可以反映导师的学术水平,因此,要通过奖惩手段切实提高导师的责任意识。在研究生学业评价中,学位论文是核心,“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学习和工作的两项任务之一,与课程学习共同构成研究生日常生活的中心”[22]。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怀特海曾强调,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一代与年老一代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与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23]。对于研究生来说,按时完成一篇质量合格的毕业论文,这是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学生基础不是特别差,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学位论文应该不是多么困难之事,但是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则需要研究生和导师都付出巨大精力,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的指导作用尤为关键。对于毕业论文的要求,有的学校实行全部盲审,有的则是抽检,学校把抽检情况作为研究生学业评价的标准,这并不能全面反映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水平,因为抽检的数量毕竟有限。近年来不断爆出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抄袭事件,就说明单独靠教师的审阅是存在局限的,目前一些高校对研究生毕业论文全部查重和外审,就有效减少了这种现象,但由于有的学校论文出现延迟上网或不上网的情况,偶尔还会有抄袭现象发生。因此,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就显得尤为必要。
总之,随着研究生扩招,招录方式呈现多元趋势,并引发了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担忧。在当前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上,还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所开设的课程亦需要不断完善,尤其是前沿课程、专门课程、精品课程开设力度不够。同时要全面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除了提高生源质量和加强课程建设外,还要加大导师对研究生科研的扶持力度,研究生要主动配合导师开展科研联合攻关,导师要切实指导、负责研究生的过程培养,研究生管理部门则要通过具体可行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手段,以实现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