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1300)
随着社会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导致空气、水源污染严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干扰。这一背景下,社会各界逐渐对植树造林产生了更高的重视程度,并开展大量造林工程,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改善自然环境,以构建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然而通过大量实践表明,林业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人员、理念等多方面因素得以影响,导致整个工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导致造林工程质量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影响造林工程的实际作用。所以,应通过合理的方式,对现有问题予以改进,以提升整个造林工程的效果。
对于林业造林工程来说,涉及内容较多,可以可以将其划分成多个环节,每项环节工作开展的结果,均会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轻则可影响整个工程质量,重则使整个工程失败,不利于自然环境的改造。同时,相对于其他工程来说,造林工程周期较长,从林木育苗开始,一直到树木成活并茁长成长,通常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因而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非常巨大[1]。所以在造林工程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具备高度重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加强对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以保证整个工程顺利进行,为自然环境的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造林工程开展之前,需要设计出合理的造林规划,只有这样,才会对整个造林工作予以引导,确保整个工程有序进行。然而通过对我国造林工程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工程开展时,由于人员对规划的不重视,并未针对环境、天气等状况,合理的设计规划,导致工程建设缺乏有效的引导,使得工程质量并不是很高,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对于部分造林工作者来说,并未对造林工程产生准确的认知,只是将其当做临时工作,因而在工作中,仅关注考虑造林面积,而忽略了造林质量[2]。同时,造林项目建设前,专业人员并未开展全面的调研工作,未掌握造林地区环境、天气等状况,使得规划内容不合理,常常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而导致造林失败,如苗木生长条件不符合当地生长需求,导致苗木死亡率居高不下,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等。
在造林工程当中,涉及内容较多,如气象、调研、耕种、病虫害防治等,只有将这些内容有效结合到一起,才会保证整个造林工程的质量。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健全的管理体系。虽然,造林工程建设时,均制定出来了相应的管理体系,但管理体系并不健全,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导致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首先,在现有管理体系当中,部分内容存在一些漏洞,一些人员利用这些漏洞,为自身谋取利益,或降低自身工作量,如制度中有这样一条内容:“苗木选择时,应严格遵守规划要求,特殊情况下除外”,其中,并未对特殊情况予以说明,一些人员利用这一漏洞,采用价格低、质量差的苗木,导致苗木很容易死亡,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3]。其次,现有体系内,大部分为造林要求、流程或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少部分为人员出发方面内容,而对于人员奖励内容来说,则并不是很多,导致现有管理体系缺乏激励效果,影响管理体系的使用。
整个造林工程当中,育苗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林木的存活与生长状况。然而在实际当中,部分造林工程开展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育苗技术,加上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培育出来的苗种质量不是很高,难以符合造林工程的需求。同时,在树种方面,种类也不是很多,缺少新树种培育工作,导致整个造林工程较为单一,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对造林工程效果带来一定影响[4]。此外,部分造林工程育苗时,未构建出专业化的育苗场,只是利用自然农田而建,也会降低育苗效果,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
林木栽种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密度不科学。很多人员认为,种植密度越大,郁闭越快;密度越小,郁闭越迟,因而在实际种植时,均以大密度种植为主。但实际上,若种植密度过大,将会影响苗木营养的吸收,进而制约了林木的生长效果。同时密度过大,还会产生更大的卫生问题,提升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并造成更高的安全隐患。(2)整地不合理。造林工程当中,缺乏对整地的了解程度,通常一边整地一边造林,使得整地效果不佳,影响林木的生长。(3)栽种存在缺陷。部分造林工程忽略了所在地区地质条件、天气等因素,未能采用合理的栽种方式,选择最佳的栽种时间等,进而影响林木的生长情况。
为了使造林工程质量达到要求,造林机构应在造林之前,合理设计出造林规划。首先,设计规划时,专业人员应深入到造林现场,采集土壤、水源等样本,通过对这些样本的缝隙,掌握造林场所的地质、水文情况;通过对当地多年天气预报数据的分析,了解当地自然天气变化情况。掌握这些信息后,设计人员利用这些信息为基础,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从苗木选择、育苗方案、林木栽种等多个角度出发,设计出合理的造林规划,为整个造林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指引[5]。其次,加强对造林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转变其对造林工程的认知,了解造林工程的重要性,确保其在日常工作当中能够认真负责,保证造林面积的同时,提升造林质量。
由上述分析可知,因造林工程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导致整个工程的建设可能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造林工程的实用价值。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造林工程质量,必须要构建出完善的管理体系。首先,加强对现有管理体系的分析力度,从中寻找出缺陷内容,并针对内容的具体情况,予以适当优化。以上述“苗木选择时,应严格遵守规划要求,特殊情况下除外”这一条款为例来说,应从天气状况、地质条件等多个方面着手,明确出特殊情况的具体信息,为苗木选择提供更加准确的引导与规范,确保人员选择最佳的苗木,为苗木生长提供重要帮助。其次,在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更多奖励方面的内容,如对质量排名第一的人员给予资金上的奖励等,确保奖励与惩罚相平衡,通过惩罚,约束人员行为,通过奖励,激发质量控制的主动性,进而提升整个造林工程的质量[6]。
想要提升造林工程质量,必须要强化育苗工作。首先,在育苗前,应更具当地地质条件等信息,选择最佳的树种,保证树种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出叶率以及成活率。确保苗木能够茁长成长。其次,通过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对新树种进行研发,逐渐培养出一些质量更高的树种,以提升树种的成活率。再次,选择合理的地理位置,建设出专业化的育苗场,在该育苗场内,完成苗种培育工作,以提升育苗工作的质量[7]。最后,为了确保育苗工作有序进行,还应构建出高素质的育苗团队,育苗人员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相互配合下,逐渐提升整个育苗工作质量,进而为造林工程提供高质量树苗。
除此之外,想要提升造林工程质量,还应科学栽种林木,具体来说,主要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栽种之前,以造林场所地质条件、气候状况等信息,采取合理的计算方式,确定出栽种密度,以确保栽种密度符合林木的正常生长需求,促进林木健康、茁壮生长。其次,应针对造林场所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整地方式,如地面较为平坦,则采用全面整地的方式,即将所有土壤全部翻起;若地面凹凸不平,或呈带状,应采用局部整地的方式,即将部分土壤翻起。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将整地与栽种换分成两个环节,在最佳的时间进行整地,并在合理的时间栽种[8]。最后,还要制定出合理的栽种方案。造林时,应根据环境具体情况,结合前期的造林规划方案,选择最佳的栽种时间,确定合理的栽种方式,采用科学的养护手段等,以保证苗木栽种后的成活率,进而提升造林质量。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当中,通过造林工程的进行,能够扩大绿地面积,加强对自然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现代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造林工程建设时,经常受到人员、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个造林工程出现造林规划不合理,管理体系不健全,林木育苗存在缺陷,林木栽种不科学等问题,导致造林质量并不是很高,影响造林工程的实际作用。所以没了进一步提升造林工程质量,造林部门必须要设计合理的造林规划,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强化育苗工作,科学栽种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