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0)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ort.),是鸢尾科唐菖蒲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球根花草,与月季、菊花、香石竹共称为“四大切花”。可用来美化环境,作为大气环境抗性和指示植物等,也可入药食用,制作化妆品,其经济价值较高。现如今人们对于生活与美好事物的追求越来越高,都希望有个更舒适的居住环境,而鲜切花因其外观和寓意,市场也逐渐繁荣,中国是世界最重要的生产中心和消费新市场[1]。所以,常年供应和贮藏保鲜切花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许多研究表明,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会引发切花茎口的导管物理性堵塞[2],切花水分亏缺会使细胞丧失紧张度,导致出现弯颈现象,降低商品价值[3]。而青霉素有灭菌的作用,因此联想到在保鲜剂中加入青霉素能否延缓鲜切花的寿命。青霉素成本低廉,无毒性,无污染,开展青霉素对唐菖蒲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试验材料为露瓣初期,长势一致,无机械损伤病虫害,健壮新鲜的报春花唐菖蒲。
试验共设七个不同浓度保鲜剂组合(见表1),蒸馏水为对照,20支切花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2次,自瓶插后开始,每48h测定1次相关指标,并计算平均值。
45°斜切底部茎干,减留60cm,插入盛有500mL蒸馏水和不同浓度青霉素的保鲜剂的瓶子中,每瓶插2枝,置于25℃,空气湿度为55%~60%的实验室内。
丙二醛含量测量方法[4]: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参考刘萍、李明军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叶绿素含量测量方法[5]:根据Arnon法,参考萧浪涛、王三根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6]:洗净容器后后在烧杯中倒入50mL蒸馏水,取剪碎的叶片1g,分别放入烧杯中,摇匀,静置1h后,用电导仪测量其电导率,并记录。
由表2可知,各处理后MDA含量随叶片衰老而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低浓度青霉素下,浓度越高,上升趋势越小。当达到一定浓度时,上升速度又加快。可知一定浓度的青霉素可延缓MDA增加的趋势而100mg/L的青霉素对MDA含量的延缓效果最佳,可维持细胞构造稳定性,延缓衰老。
各个处理间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都不明显,但处理1与CK对照差异都非常显著。说明不同浓度青霉素都可以延缓叶片叶绿素分解。其中100mg/L青霉素效果最佳。
全部处理变化趋势表现一致,都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一直上升。此中处理4升高速率缓慢,且电导率较其他处理低,都低于对照。表明这些处理均能不同程度上维持细胞膜透性,抑制细胞内物质渗漏,具有延缓细胞破坏作用。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组别唐菖蒲切花的MDA含量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处理4MDA含量上升趋势最小,而处理1~4随青霉素浓度的增加,MDA含量上升趋势逐渐减小,处理5~6上升趋势又增大。对于叶绿素含量,所有试验组表现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在第4d达到高峰,随后减小。处理4叶绿素含量最高,而低浓度对叶绿素分解的延缓效果不明显。唐菖蒲电导率逐渐上升,在第6d达到最大值,第6~8d下降,随后又上升。其中处理4升高速率缓慢。
综上表明,五种浓度青霉素具不同程度的保鲜效应,其中2%葡萄糖+100mg/L青霉素明显改善唐菖蒲的瓶插寿命。本次试验是以三种生理指标反应青霉素的保鲜作用,与黄娇用形态指标测定三种抗生素的保鲜作用的结果有相似之处[7],形态与生理有所对应。本试验只选取了30mg/L、50mg/L、100mg/L、200mg/L、300mg/L浓度梯度的青霉素溶液,未研究其他浓度的青霉素溶液,由于多种原因限制,未全面的测定试验材料的所有重要参数,如脯氨酸等生理生化指标,有待于后续深入研究。不同类型与品种的切花保鲜效果和衰老机制也有很大差异[8]。有研究表明,30mg/L、50mg/L青霉素浓度对月季切花的处理效果最好[9],后续可以进一步试验研究青霉素对于其他切花的保鲜效应。期望通过本文研究,可对以后唐菖蒲切花的保鲜剂成分有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