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唱、敲打、表演,培养节奏感之“三部曲”

2021-12-03 10:53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云陵中心小学方惜金
家长 2021年35期
关键词:首歌曲三部曲节奏感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云陵中心小学 方惜金

快乐的心情、热闹的场面、高兴的事情,在音乐中可以用欢快的节奏表达;忧郁的心情、冷清的场面、难过的事情,在音乐中可以用缓慢的节奏表现。节奏,是美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节奏,音乐的表现力就会骤减。正因为节奏在音乐表现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聚焦教材内容、着眼学生素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尽管绝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都知道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对如何有趣、有序、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而感到一脸茫然、无所适从。归因于小学音乐教师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方法“不对头”、过程“不对路”,所以导致教师培养学生节奏感的过程事倍功半。

一、数唱,让学生初步感知节奏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通过聆听去感知节奏,那么,学生对于节奏的感知就会显得比较模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聆听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剔除”各种音符的“干扰”。为了引领学生“剔除”各种音符的“干扰”,更为清晰、更为真切、更为准确地感知音乐的节奏,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各种数唱方法,让学生在朗朗上口、形式多元的数唱过程中,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

《少先队采茶歌》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四二拍,节奏是中速稍快,感情是欢快的、活泼的。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这首歌曲的节奏,笔者运用了“数唱”的方法。首先,笔者利用电子琴演奏这首歌曲的旋律,在演奏过程中,笔者一边利用节拍器打拍子,一边为学生示范数唱节拍的方法。紧接着,笔者继续利用电子琴伴奏。与此同时,笔者一边利用节拍器打拍子,一边鼓励学生跟着节拍器数拍子。因为节拍器的辅助,所以学生数唱节奏的难度明显降低。接下来,笔者让学生对照乐谱,和着节拍器数唱节奏。一开始,为了降低学生数唱节奏的难度,笔者有意放慢了节拍器的节奏。随着学生对乐曲熟悉程度的提升,笔者逐渐加快了节拍器的节奏。最后,笔者关闭节拍器,让学生直接对着乐谱,自主数唱节拍。尽管没有了节拍器的辅助,但是,因为有了之前的数唱节拍做铺垫,所以学生数唱节拍的难度明显降低、效果显著提升。

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数唱节奏,不仅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节奏,还能为学生欣赏歌曲、演唱歌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敲打,让学生真切体验节奏

让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只是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前提与基础。为了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引领学生真切地体验节奏。敲打,正是教师引领学生体验音乐节奏感的一条蹊径。活泼、好动,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音乐课中,让学生和着音乐节奏敲打节拍,与其说是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不如说是在释放学生的天性。当学生的天性得以释放时,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对音乐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这首歌曲时,首先,笔者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数唱初步感知了这首歌曲的节奏。紧接着,笔者让学生一边聆听电子琴伴奏,一边跟着乐曲的节奏用手敲打桌子。尽管每一位学生在敲打桌子时,都不是很用力,但是,全班所有学生敲打桌子的声音汇集到一起,这首乐曲四四拍、中速、稍快的节奏感就非常明显。之后,笔者又让每一组学生分别拿起不同的打击乐器(在课前,笔者就已经下发给学生),有铜锣、板鼓、摇铃、木鱼等。此时,笔者开始利用电子琴演奏这首乐曲,而学生则和着节拍器,分别用铜锣、板鼓、摇铃和木鱼敲打节奏。以一个四四拍为例,第一拍时,敲击铜锣;第二拍时,敲击板鼓;第三拍时,摇动摇铃;第四拍时,敲击木鱼。这样一来,四四拍“强-次强-中弱-弱”的节奏力度也就同时表现了出来。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从敲击桌子到敲击打击乐器,循序渐进、真真切切地感知到了乐曲的节奏。当学生对乐曲的节奏有了真实的感知后,他们欣赏乐曲、演唱歌曲的难度也就会降低。与此同时,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也会在兴致勃勃、乐此不疲的敲打过程中逐渐形成。

三、表演,让学生尝试表现节奏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不仅要让他们感知节奏,还要让他们体验节奏,也要让他们表现节奏。让学生围绕乐曲内容,手舞足蹈尽情表演,正是他们表现节奏的一种形式。相比于数唱节奏、敲打节奏而言,表演节奏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节奏感的理解、对乐曲的理解等。正因为如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材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合情合景地为学生创造各种表演机会,让他们在惟妙惟肖、全神贯注的表演过程中表现乐曲的节奏。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歌曲为例,当学生对这首乐曲的节奏有了初步的感知、真切的体会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身对这首歌曲的理解,载歌载舞、自编舞蹈。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或透过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或通过教师设计的任务获得,学生就会知晓:这首歌曲是一首“二段式”歌曲,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这首乐曲的引子是“自由的”节奏,A段是“热烈的”节奏,B段是“欢快的”。整首歌曲以激情昂扬的旋律表达了“北京的喜讯传到边寨”时,边寨人民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的喜悦心情与喜庆场面。因为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内容、创作背景了解得比较透彻,所以他们在根据乐曲自编舞蹈时,就会显得从容不迫。在引子环节,学生或拍手、或踏步、或转圈、或昂首、或低头……用各种动作自由自在地表现这首乐曲的节奏。紧接着,在表现A段的内容与情感时,相比于引子环节,学生的动作节奏明显加快了,动作幅度明显变大了。如此一来,学生就将A段乐曲中“热烈的”节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表现B段的内容与情感时,学生不仅手拉手载歌载舞,还适时地加入了欢呼声。一幅欢快的场面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出来。

显而易见,表演,既是学生进一步理解乐曲内容的蹊径,也是学生对乐曲的再创造。节奏的变化,是学生尽情表现乐曲内容、思想与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不仅如此,变化的节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节奏的艺术。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也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通过数唱节奏、敲打节奏以及表演节奏,既可以让学生感知乐曲的节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对乐曲节奏的感知,有助于学生更全、更深、更透地理解乐曲的内容与体会乐曲的情感;音乐节奏感的形成,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提升了,核心素养发展了,他们就可以走进更为广阔的音乐世界,在音乐这眼甘泉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如此来看,数唱、敲打、表演,不正是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三部曲”吗?

猜你喜欢
首歌曲三部曲节奏感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