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视域下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提升与市民化策略研究

2021-12-03 10:51
职教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市民化城市化人口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国在国家层面指出了未来城乡发展的方向,作为发展主体的人,在市民化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适龄劳动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而农村因为生产水平等原因,产生了剩余劳动力,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城镇化是我国将长期坚持的政策,在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进程中以及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人通过学习获致城市性是极为重要的。由此,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通过终身学习方式提升城市性,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提升与市民化的重要抓手。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成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致力于解决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同落后的知识技能之间的矛盾,是21世纪盛行的思维方式,可以维持并逐步改善社会生活的质量和水平。终身学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较为常用的有自我导向学习、情境学习、社区学习、非正式学习等。

(二)农业转移人口

一般而言,农业转移人口即是指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由从事农业生产到非农生产的人口。目前而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了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组合。名称的变化,体现出以人的城镇化取代了传统城镇化的道路,同时也反映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崭新的内涵。

(三)城市性

城市性就是城市生活所具有的特性,亦即城市生活区别于乡村生活的特征[1]。城市化的内涵和城市性的内涵既有共同点,也有相互区别、相互侧重的部分。城市化侧重于城市的规模的扩大,城市发挥出更多的作用,而城市性则侧重于与乡村的迥异之处。

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和城市性密切相关,城市性是蕴涵在城市人思想行为之中的,会通过一言一行表露出来的。城市化过程衍生了城市性,城市与农村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形塑了城市的特点。

(四)市民化

市民化(citizenization)是指取得市民的身份,并且逐渐过着市民生活的过程,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中工作、在城市中居住、有社会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保障,个人及其家庭逐渐融入城市,并在心理上完成角色转换的过程。这不单单是户籍的变化、工作方式的变化或者单纯的地理位置的转换,更加侧重的是在生活理念、思想方式、兴趣习惯和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化,身份转变以及获得与市民平等的权利方是市民化的本质[2]。市民化中有本质的区别,也有转变程度的深浅差异。市民化的最终结果是获得了城镇市民身份、享受市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经济生活条件有所改善、综合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等,意即具备了与该身份相匹配的其它特质。

二、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提升与市民化困境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既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特殊性的一面,也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其进程存在“半城市化”现象,即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社会名声污名化、发展能力弱化和社会认同内卷化[3]。在理论与实践中,生活方式市民化,即城市性的养成与市民化进程都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二元城乡户籍衍生制度性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奉行二元经济政策,新时期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改革二元户籍制度着手,打破城乡壁垒,实现城乡一体化[4]。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推进城乡户籍制度一元化,取消城乡的区别,推动城乡共同发展。政策的落实也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多年的二元户籍制度已经严重地阻滞了农村和城市的同步发展局面。

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居住生活在城市却无法得到城市的认同,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以及自身素质等方面都与城市居民存在着巨大差异,并且不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严重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其市民化的进程。而当二元户籍等制度性障碍被破解时,城市性提升将成为农业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抓手。原有的户籍分类下的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方式的不足,体现在教育、医疗、政治和文化等诸多方面。

(二)社会际遇差别违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城市化新理念中强调“以人为本”,将人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初衷就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目标也是为了让人们更方便和幸福。如要促进“人的城市化”,就要以提高人的城市性为抓手,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让农业转移人口积极主动参与,通过文明层次的逐步提高和言谈举止接洽,从而在融入过程中有获得感,真正体会到心理满足感,达到城镇真正的“人的城市化”。而当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在社会待遇和心理认同中,会有被差别化对待甚至被歧视,这是不利于和谐的人际发展的,有违“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三)城乡地位差异导致区域发展不协调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向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改变[5]。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性,使其逐渐缩小与城市人口的在各方面的差距,是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一环。贫富差距过大,是滋生犯罪的温床,同样,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也要保证城乡的平衡态势,促进共同参与,共同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城乡协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路上,衍生出来的城乡差距的问题是影响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政治参与不足导致主人翁意识不强

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各类人口切实参与政治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农业转移人口的政治参与是有难度的,是需要有制度保障的,应给予其公平参与政治的权利,促使其真正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在人口格局变化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性积累越多,其素质越高,不稳定因素便会相对应降低。在城市化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通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性提升,才能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最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农业转移人口无法通过充足的城市公约和政策法规等的学习和实际有效的政治参与,解决所遇到的社会问题,无法培养较好的主人翁意识,较难彰显主人翁的地位。

(五)城市性积累不足导致角色转换缓慢

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新市民,首先需要职业的转变,当农林牧渔业发展遇到瓶颈,就需要从事新的职业,融入城市生活的职业。并且,农业转移人口会放下一些陈规旧俗,接纳所在城市的文明因子。当农业转移人口被城市社会双向牵引,通过外部赋能与自身增能,提高城市适应能力,逐步获得城市性,完成角色的逐渐转变,有利于其真正市民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顺应潮流和趋势,才能与时俱进,农业转移人口才会成为城市社会中合格的一员。而在现实生活中,农业转移人口内卷化严重,社会联结方式单一,城市性积累缓慢,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角色转换形成了障碍。

三、终身学习视域下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提升与市民化策略

每一个农业转移人口都是一个行动者,都是理性的决策者,有自己的目标、意愿和选择。终身学习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提升与市民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农业转移人口开展终身学习提升城市性、主动城市化,辅之以政府的不断支持,将更能完成城市性的获致乃至顺利市民化。

(一)以情境学习优化生活理念和行为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和社会共同的建构过程,这不仅关乎个体的发展,也是在社会中以实践带动更好的实践的过程。农业转移人口需要创新生产生活和交流方式,多渠道塑造自我的城市精神,促进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升级。在城市中,生活节奏加快,所面对的环境更为复杂,需要应对的事物更加繁复。相比之下,乡村的整体生存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对城市性提升而言,高效的方式就是融入情境中,进行情境学习,不断模仿,到言行成型,甚至超越。农业转移人口要实现角色转化,首先要在形式上,即生活方式上进行改变,以市民的行为方式去生活,基于反思的行动,学习城市生活、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适应城市角色,最终适应城市,在城市立足。可以说,农民工适应城市的过程,即是其“转化学习”的过程[6]。农村与城市的社会生活方式显而易见是不同的,这是评价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性最直接的一环。转移期间,农业转移人口由从事农林牧渔行业转变为非农生产的行业,谋生方式和日常行为规范发生改变。而这些可以通过终身学习理论下的各种学习模式进行,达到言行向高水平城市性者看齐。

情境理论有三个核心观点,首先是知识和技能都具有情境性。城市性便是在城市的情境中逐渐积累的,理论与实践要紧密地结合,只有在情境中不断地去实践城市性,城市性的具象才能被深刻的理解。其次,实践性也是一个重要观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也是学习的目的和归宿,农业转移人口习得城市性,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实践,是更好的让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并谋求长足发展。还有就是协商性的观点,开始学习者可以通过从边缘到中心的过渡,而这个过程,就是城市性习得的过程,类似于“师徒制”,通过不断的思索和模仿,达到经历并成就的效果,甚至最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一位具有高水平城市性的个体。在城市生活情境中,农业转移人口可尝试并习惯运用现代交通方式及生活方式,比如地铁、共享单车和电子支付等;可利用好手中资源,用社保卡和合作医疗制度解决看病问题,并利用公共设施和场所进行身体锻炼等文化活动。乡村和城市文化风俗因环境、政策等的限制,导致城乡生活情境有差异,比如在乡村,地域相对宽阔,可以在过年时放鞭炮,而在城市生活情境中,由于政策和环境限制,不允许明火出现在公众场所,农业转移人口也将逐渐转变为不放鞭炮,或者转换为放电子炮仗等。

(二)以自我导向学习提升知识与技能

自我导向学习是相对于“外在驱动”式学习的概念,强调主动追求对个体发展的价值。时下共有三种模式最为流行,其中以诺尔斯为代表的历程取向模式最为突出,这种模式认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走过的历程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要善于总结经验,为谋求长足发展制定策略。结合城市性养成,这种发展模式的目标导向便是高效积累城市性,以期转化为合格的“城市人”。其次,寻找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主动寻找周边可以接触到的城市性水平高的人,并在耳濡目染当中逐渐进步。接下来,要能够评估自己的城市性水平,达到何种目标为合格,达到何种目标为优秀。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应当不断评估,并且做出相应的调整。

学习城市精神这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学习,而是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通过规范自身行为,不断增强市民的角色认同感,从量变到质变,逐步积累城市性。作为发展主体的农业转移人口,毋庸置疑需要进行有目标的自我导向学习。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适应过程中如果能够设定城市性提升目标,主动参与其中,就会转变学习动机和态度,利用潜在学习资源,主动掌握并习得城市性技能,从而获得高效长足的发展。因此,农业转移人口要树立自我导向学习意识,积极学习文化知识,通过文化学习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加强自身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民主观念等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尤其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自我形塑城市精神。

(三)以非正式学习推动转换社会联结方式

非正式学习区别于学校内的正式学习,是在没有具体时间、空间规划,没有制度和物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类型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不需要有专门的讲师、专门的教室进行,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只要有学习动机产生,有学习的机会,学习者自身就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我国农业转移人口较为符合此类特点,非正式学习可以由农业转移人口自行发起和控制,当其需要学习某个知识时,其便在一言一行当中自觉进行。非正式学习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点,而农业转移人口也正好是由一种社会样态进入另外一种社会样态的过程,其知识和技能的来源也较为广泛,可以在生活的某一个行为中,也可以是在社会的某一个言语中。广泛而又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而通过与“新朋友”的交流,是人们行为中理性的选择,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城市性的特征,并不知不觉的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要想获得市民新生状态,农业转移人口必须打破原有初级社会关系和原生性次级社会关系的桎梏,发展生成出新的社会关系。因此,转变优化社会联结方式成为农业转移人口提升城市性的关键一环。非正式学习对团队合作较为依赖,“三人行,必有我师”,农业转移人口需要有学习的对象,即城市性水平比自己高的人群,在其交流中,便可以产生非正式学习。农业转移人口的非正式学习不一定存在明显的目的取向,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城市性得到提升。当以血缘和地缘为主的狭窄的人际关系网被超越,农业转移人口将会在社会交际中更加顺畅。非正式学习可以为这一转变提供助力,当农业转移人口转移到城市时,尽量往城市居民多的校区转移,在潜移默化中,在耳濡目染中,便不自觉地提升自己的城市性水平了,甚至无需专门去学校进行正规学习。社会联结方式升级后,农业转移人口个体会感受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会在新征程上,思考再出发。

(四)以社区学习推动多样化就业与发展

社区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一种模式,在信息和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内涵,社区不仅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社区中,还可以是网上的社区,即虚拟社区。农业转移人口处于生存发展的需要,其对教育的需要如饥似渴,对学习的渴望在不断的攀升。以往的社区教育一般由政府牵头,由财政资金和个体出资,这不仅是财政方面需要不断支出,同时,对于本身就收入有限的农业转移人口由此也会导致参与动力不足。因此,除过在线下社区设立学习点之外,还可以采用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方式,即构建虚拟学习社区。农业转移人口在虚拟社区当中,可以更便捷地进行继续教育。虚拟学习社区作为社区学习的一种新型模式,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递。

在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提升作为城市化抓手的城市性,政府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助力城市性提升。具体而言,可以在物质保障和精神文化创设方面进行。比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措施,助力推动廉租房等适合农业转移人口的硬件设施等,使其有所住、有所为、有所发展。重视社区的建设,通过社区组织、社区文化、社区活动、社区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提升社区成员的城市性,并以社区作为培育新市民社会的起点,这是学习社区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社区内应建立一整套系统的社区行为准则,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道德、思维观念和生活理念,并在生活中逐渐强化,内生为居民的自我规范[7]。另外,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女性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学习如何制作工艺馒头,可以学习更多织毛衣的方法,可以学生活小百科等,男性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在下班后学习一些现代化技能,比如如何开展直播卖货,如何锻炼身体等。由此可见,虚拟社区学习对农业转移人口提升城市性尽快市民化都将大有裨益。

(五)以学习型城市推动城乡居民协调联动

作为接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要成为学习型城市,要通过城市居民终身学习扩展胸襟,建立适当的城市接纳体系,以及农业转移人口不断学习提升城市性,城乡居民协调联动,共同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尽快市民化。城乡交汇发展过程的协调需要“先富帮后富”“先来帮后来”,需要城市性高的人带动城市性较弱的人。具体而言,首先,要保持农业转移人口的医疗和子女教育与原生居民相对公平的待遇,使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解决其后顾之忧;其次,在文化氛围方面,通过宣传栏、横幅标语、城市公约等,创建学习型城市,营造接纳并帮助农业转移人口的氛围,以互帮互助为美,优势互补,共同经营好和谐的城市生活。城市居民应对农业转移人口持接纳态度,做到不歧视、不排斥,并积极帮助外来人口,塑造出城市整体的包容性,做到新老人口和谐共生,从同助力城市发展。最后,农业转移人口应以每次活动为契机,切实参与其中,主动向城市居民学习,通过情境学习和社区学习等提高城市性水平,尽早融入城市。

总之,经济的迅猛发展是人口区域流动的根本原因,人类自然而然会追求更加方便、更加舒适的生活。在城市化过程中,人的无形城市化就体现在人的城市性的提升过程中。宣扬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人的城市性是贯穿人的城市化过程始终的牵引线。由此,应当给予必要的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逐步积累城市性,促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化浪潮助力,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奉献力量。

猜你喜欢
市民化城市化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山东省奖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新招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