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在党建引领抗疫中的作用

2021-12-03 10:36张凌丽蒋杏茂张玉蓉
现代医院 2021年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抗疫

张凌丽 蒋杏茂 张玉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首《国家》,唱出家国情怀最朴素的内涵,道尽家与国、整体与局部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情感认同,是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1]。千百年来,成为中华民族儿女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文化密码和深沉情感。曾经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文明、进步,到了今天,仍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现实价值。作为抗“疫”中万千集体与个体的缩影,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和常态化防控期间,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作用于医院“家-HOME”文化,激发全院上下在党建引领下,同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逆行者并肩前行,勇毅担当。

1 家国情怀的历史溯源与现代承袭

我国“家天下”的理念已有4000年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禹建立夏朝,在他死后,儿子继承王位,禅让制取代世袭制,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到了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成为“家国一体”思想的重要奠基,它按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进行分封,把家和国紧密结合。自此,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逐步形成。而后,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不同学派、不同流派的士人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提出不同的治国策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积极主张“仁”、“仁政”,提出“帝道治国”应以“天下家国”为主,士大夫要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理想和行为的标杆。这些思想都包含着“定国安邦”、“家国同构”的思想,并由此衍生出“舍己为家”和“保家卫国”,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命运连接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在其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家国情怀成为一道穿透历史的光亮,无数仁人志士怀揣着一腔奔涌的赤子情怀和爱国情感,忧社稷、思苍生,为民族的安危奔走呼号、前仆后继[2]。从西汉时期大战匈奴的爱国将领霍去病,到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再到明清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清朝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无不承袭了千百年以来的家国情怀,成为鼓舞、鞭策中华儿女挽救民族危亡的旗帜。

到了现代,家国情怀深深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方向与遵循,一代代共产党人都赓续萃取、激活其中的养分和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会议中多次引导人们厚植家国情怀。他讲到,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3]。

2 新冠疫情下,党建与家国情怀的融合

新冠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4]。对于中央的号令,让人感触最深的就是全国上下同心同向的高度配合及响应,印证且凸显了家国情怀在患难时期强大的呼应以及聚合作用。

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医护人员在此次抗疫中成为主力军,用“家国情怀”扛起“中国担当”。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哨点监测医院和南通市核酸检测应急基地、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后备医院,在家国有难的关键时刻,“家-HOME”文化的“和谐、责任、使命、效率”内核与“家国情怀”一脉相承、交互融合、双重叠加,释放出巨大的精神能量,激发出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强烈的“家国天下”责任感、使命感。全体上下紧紧团结在医院党委领导下,积极投身保家卫国的抗疫洪流。无论是反应的速度、行动的力度、成果的效度,都是无与伦比的[5]。

2.1 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了关于加强党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问题,给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指明了工作方向[6]。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迅速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在疫情尚未传入江苏省时,就科学研判,周密部署,靠前指挥,及时做到“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早研究、早保障”[7],成立以书记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各专业工作组,严格把握责任意识、紧迫意识,以最严要求、最严状态,严密筹划,严控时间[8],召开防控知识培训和院内协调会、专题会,不断审视和优化应对疫情的思维方式,整合、提升和延展既有的医疗资源,并组建了“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临时党支部”。无数个“小团队”将保家卫国的“大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2.2 诠释家国大义,党员干部发挥先锋带头作用

作为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公立医院承担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福址的职责[9]。在这场攻坚战里,医院党员干部带头坚守在最困难、最危险的岗位上,用生命守护生命诠释什么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第一次院内部署会召开当日,后勤支部即完成了临时发热门诊的搬迁,为医院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开辟了“前沿阵地”;面对紧缺的防护物资,药剂科不分昼夜寻找供货商,确保防控物资能第一时间配发;门诊部、保卫科党员24小时轮岗值守不间断,搭帐篷、规划进出医院通道;总务科党员“常驻”应急医院建设工地,在短短15天内迅速建成应急隔离病房;书记带头,亲自带队值守在预检分诊等防疫一线;院长等10名党员和医护人员向险而行,奔赴湖北黄石抗疫第一线和昆山花桥接驳中心;3名党员主动请缨值守市区集中医学观察点。

2.3 党建带领团建,“90后”青年站上战疫C位

党员干部“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大格局、大境界,广大青年看在眼里,深受感召,迅速聚拢在党旗下,组成“青年突击队”、“志愿示范岗”,成为抗疫的“生力军”,湖北、交通卡口、应急医院建设工地、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区、志愿服务点,战疫的各个角落都活跃着青春身影。他们不惧危险,勇挑大梁,将最美的青春在抗疫一线“绽放”。截止2020年12月,全院共计1 852人次青年值守南通高速入口和机场查控点,780人次青年值守发热门诊,370人次青年值守核酸检测基地,为百姓筑牢生命安全。

2.4 激发家国情怀,筑牢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疫情初发之际,医院党委连夜发出倡议书。“冲锋号角”一经吹响,即收到来自集体以及个人的请战书362份。宣传部门以笔为戈,采写宣传报道97篇,推送微信162条(总阅读量586 000),微博 121条(总阅读量462 300),学习强国、人民网、央广网、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持续报道。同时,编印两期《人文六院》内部资料,策划“抗疫大事记”、“同心抗疫,共克时艰”、“感动人物”等抗疫专题;创作了《等风雨经过》、《南通北,有我在》等抗疫主题MV,并邀请医护职工和子女拍摄了《抗疫·故事》微电影,演绎真实事迹,展现深厚细腻的家国情怀。作为南通市医院协会文化建设专委会主委单位,医院还组织开展了“抗击疫情,记录最美逆行者”系列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征集到诗歌作品107篇,摄影作品268幅(组),微视频31部,书法和绘画作品115幅,策划布展了纪实摄影、书画展,分为群防群控、应急建设、热血出征、驰援湖北等六大主题版块,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展出方式致敬平凡英雄,坚定抗疫必胜信念,激发家国情怀,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患者及家属,并接待了50余批次近3 000人来院参观,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有力平台。

2.5 砥砺家国情怀,踏实为民服务暖人心

疫情期间,针对预约挂号有困难的患者,医院党委及时协调部署,组建了一支30人的“红马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同时,印制新冠肺炎健康科普知识手册2 000本,免费邮寄给有需要的社区和个人,还制作了《宅家抗疫》等系列科普视频。3月初,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复工复产,支部又组建起一支“助企复工健康小分队”,开展“结对共建,同心抗疫”六个“一”系列活动,切实帮助企业开复工穿上“防护服”,让返岗员工吃下“定心丸”。为降低交叉感染几率,同时缓解疫情期间患者看病难问题,医院运用互联网医院平台,在为非急症患者提供线上视频问诊服务的基础上,自2月1日起,在全市率先增开设“发热咨询门诊”。同时,首批入驻“江苏—湖北黄石医疗服务在线”平台,23个科室的101位医生从早8点到晚10点,利用休息时间提供免费远程医疗服务。与此同时,为有上门护理服务需求的患者和人群提供“手机下单,护士上门”的便捷贴心服务。

2.6 加强爱国教育,巩固拓展思政教育成果

加强爱国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10]。为弘扬抗疫精神,彰显并汲取榜样力量,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推进思政课内涵发展,医院组织、参与了市区抗疫系列宣讲会、道德讲堂23场,并联合学校组织学生来院开展“寻访逆行先锋,共沐小康之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厚植爱国情怀,“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同时,在院内开展“致敬抗疫先锋、弘扬模范精神”道德讲堂活动。医院党委以《凝练抗疫提精神、紧扣四问见行动》、《“战疫”当前,做新时代“硬核”共产党员》等为题,为支部党员上专题党课,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同时通过微党课、微会议、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打造提升党员素质、涵养政治生态的综合平台。

3 常态下疫情防控中,党建融合家国情怀的思考

正是由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无比坚强的执政力、领导力,千千万万个集体和个体拼出中国抗疫的壮阔图景,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南通也成为长三角唯一主城区没有确诊病例的城市。在这场战疫中,全体南通六院党员干部带领职工展现出医务人员的责任担当,医院荣获“中国医院科学抗疫党建先锋团队”称号,三位党员个人援鄂事迹获得科学抗疫优秀事迹荣誉。

这场抗疫给了我们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中国抗疫的阶段性成功,不仅得益于社会主义中国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的综合优势,而且也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因子息息相关[11]。

3.1 将抗疫实践经验和模式用制度形式予以固化

从上往下看,正是中国共产党“以民为上”的鲜明态度、有力决策,发挥出党组织严密的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汇聚起广大党员群众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从下往上看,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群防群控、守护家园,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义勇奔赴抗疫前沿,既是对党中央号令的绝对响应支持,也是深沉的由己及天下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这种上下同心,体现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相依相偎的高度统一,充分表明了理顺家与国的关系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精神内核。它昭告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核心,并认真去思考、总结疫情防控中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和模式,用制度形式予以固化[12],形成长效机制。

3.2 在更广阔的维度巩固家国情怀的发扬与光大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13]。“家国情怀”是贯穿战胜疫情的精神红线。伟大抗疫精神既是“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也是“家国情怀”在新时代内涵的丰富和延展。但“家国情怀”不是在“战时”凭空产生的,在于“平时”一以贯之的培育、深耕。幸逢太平盛世,远离动荡战乱,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很难有“硝烟四起”的危机感与“家国天下”的代入感,它引领我们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和空间维度下,用好“家国情怀”这一思想武器,推动传统单向的说教式宣传教向双向的分享式、互动式、参与式、演绎式交流转变,通过志愿服务、圆桌探讨以及抗疫纪实文化展馆、系列宣讲、道德讲堂、情景剧、微电影、短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持续而接地气的有形展示与无形渗透,加强巩固“家国情怀”的发扬与光大,让“家国情怀”的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将个人、家庭美好愿望的实现与国家改革发展、命运前途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3.3 站在培养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做好党建带团建

共青团是党的后备生力军,在此次抗击疫情和常态化防控中,广大团员青年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政治素质好、担当精神强的优秀青年。要进一步发挥好党建的模范带头和引领作用,在引领青年上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在服务大局中进一步深化统战工作[14],以抗疫伟大精神厚植新时代青年家国情怀、报国为民之志,站在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战略高度,识才爱才育才,下大力气切实抓好团员青年的培养和“推优”工作,帮助团员青年尽快成长,经风雨、无畏惧、立大志、行大道,扛起民族复兴重任。

3.4 激活家国情怀现代因子增强攻坚克难本领

要激活“家国情怀”的现代因子和精神引擎,激发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契机,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联合“大健康”视域下的一切健康提供方,找准痛点,高点谋划,持续发力,增强攻坚克难的本领,激发改革创新的锐气,合力推进临床与教学、科研、智能的有机融合、成果转化,平战结合提升风险意识与识别、驾驭与化解等能力。

文化无言,精神赓续。经此一“疫”,我们更加明白爱国爱家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在任何历史阶段、任何时代,都有着形式不同而精神一致的鲜活例证。伟大抗疫精神的实质彰显的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的延续与丰富,有着重要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价值[15]。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16]痛定思痛,疫情过后,在党的引领之下,全国人民必将把“家国情怀”融入砥砺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将会迎来一次更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诗人的家国情怀
少女情怀总是诗
家国情怀(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