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

2021-12-03 09:41钱立生韦文联施咏清
蚌埠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协同思政育人

钱立生,韦文联,施咏清

(1.安徽科技学院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2.蚌埠学院 党委办公室,安徽 蚌埠 233030;3.安徽科技学院 教务处,安徽 凤阳 233100)

当下,面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文化思潮纵横交错、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等多方面的挑战,传统“漫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已无法很好地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求知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课程思政”这一战略举措应运而生,其所强调的是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内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充分发挥价值引领功能,使之成为铸魂的有效载体,并且由点到线、聚面成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如何进一步廓清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求等基本问题,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以及辅导员和管理服务人员多方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形成思政育人的大格局和同心圆,真正把课程思政融入到高等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1 协同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1.1 历史逻辑

历史逻辑——立德树人任务的题中要义。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深刻蕴含“德”之要义的“两为”确立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1957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2],首次突出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形成对我国教育事业具有持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3];2002年十六大,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4];2007年十七大,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5];2012年十八大、2016年高校思政工作会议、2017年十九大,重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发展、调整和完善中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价值遵循。诚然,坚守立德树人这一生命线,思政课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但其他课程都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使命担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或缺的抓手和渠道。推进课程思政育人这一创新举措,可以将"主渠道"的目标指向和育人理念延伸至全员参与、全时贯穿、全域协同育人。

1.2 理论逻辑

理论逻辑——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根本吁求……该理论主要涵盖了人的个体能力(体力、智力、交往能力等)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化以及人的个性(身心和谐、个体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观念等)的全面发展3个方面……同时,马克思也认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因此,在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之后,就不难理解课程思政理念的终极目标诉求。通过课程这一学科知识传播、改造和拓展的主要载体,打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每位教师都要梳理所授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使其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种好各自的思政教育“责任田”,确保高校学子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使其将自身所学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1.3 实践逻辑

实践逻辑——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高校思政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指导,以“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方法论,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时代,肩负着时代新使命的高校思政教育更应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将着力点放在实践育人上。以思政课为单一渠道的传统思政教育,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短板和弱环,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强调所有课程都具铸魂功能,推进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拓宽主渠道;强调所有课堂都有思政元素,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创新主战场;强调所有教育都负有思政使命,推进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协同,拓展主阵地;强调所有老师都担立德大任,推进思政工作队伍和专业教师队伍协同,壮大主力军。课程思政突破了原有思政教育模式的发展瓶颈,推动思政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将“十大育人”体系融入“三全育人”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2 协同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的现实需求

“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7]如何解决好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两张皮”的问题,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以及日常思政教育协同推进,是当下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2.1 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德者,才之帅也。”当前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时强调,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高尚的品德修养、广博的知识见解、具备综合素质和奋斗精神”[8],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切实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1]。这就要紧紧围绕“思政”两字,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涵养家国情怀、复兴使命、民族气节等“大德”,勤修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克己奉公等“小德”,在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正确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多元碰撞的文化思潮带来的冲击,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2.2 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课程是为培养人服务的,课程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9]“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中发〔2004〕16号)。这就要紧紧围绕“课程”两字,根据人才培养基本单元、师生互动基础环节的职能定位,开展课程设计,寓“弘道”于“授业”中。专业教师要善于挖掘课程内容都所蕴含的德育因素,用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尊重规律、热爱专业、勤奋学习的思想;要以自身的学术威信、人格魅力、行为垂范培养学生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履行职业责任、社会义务的能力[10]。要激活教师动力,增强课程思政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强德育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思政课与其他课协同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推进灌输性与启发性高度统一;创新教学手段,协同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模式;规范教学组织,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质量与效果;修订专业教材,固化思政成果于校本教材之内;推进基地建设,补足大学生思政之钙,解决好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对接不紧密的问题。

2.3 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新时代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1]。可见,“‘课程思政’不是哪一门课或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系统工程。”[12]这就要求紧紧围绕“协同”两字,不仅要抓思政课程育人和课程思政育人,还要举所有课程之力、集全体教师之智,更需要全体教职工包括辅导员以及管理和服务人员等全员参与,思想上高度认同,立足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来审视;工作上大力推进,从建设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来谋划;感情上互相支持,从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来对待。不仅要妥善处理校内各领域、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构建大思政的内环境,还需要建立各界广泛参与的外环境,形成覆盖更广、力量更强、效果更好的育人合力,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吸足思政营养。

3 协同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随着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带动高校思政教育走向纵深理念的深入人心,如何在用好思政之“盐”的基础上,做鲜课程之“汤”,促进新型课程体系的成型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实施“五个四工程”,即强化“四个导向”、深化“四个内涵”、实化“四个协同”、活化“四个环节”、优化“四个保障”,可真正落实“教之以事而喻诸德”的育人理念,“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13]

3.1 强化“四个导向”,厘清课程思政新思路

一是强化目标导向,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习总书记指出,“中国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与五千年中华文明分不开的,也是中国人民历经艰难困苦奋斗摸索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与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将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14]在这里,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课程思政改革不是一时之计,是长久之策、固本之举;不是单课作战,更不能拘泥于某个专业或某个学科,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需要瞄准靶点、统筹布局,坚持全校一盘棋——把落实党中央文件要求、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实现社会人才需求有机统一起来,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推进课程思政出成果、出效果。

二是强化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不含糊。检视问题是课程思政落实的基础。问题找得精准不精准、剖析得透彻不透彻、解决得彻底不彻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思政的实效性。要坚决摒弃德育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的认识误区,要彻底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现实状况,找到“传道”与“授业”中遇到的问题,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再拿出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把初心摆进去、把使命摆进去,盯着改、持续改;围绕实践实干实效实绩,坚持治标治本同向发力,从根本上回应学生的关切与诉求。

三是强化过程导向,坚持一抓到底不松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过程管理和控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统筹布局到课程大纲的精心设计到每堂课的具体实施,从内部氛围的营造到外部机构的协同,都要讲究方法和态度,都应持续跟进、不断完善,实现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15],使课程思政真正入耳、入眼、入脑、入心、入行。

四是强化质量导向,坚持追求卓越不止步。质量文化培育是从外部驱动转向自我驱动、从强调“教”转向强调“学”的关键。只有秉承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树立“出精品是尽职,出次品是失职,出半成品是不称职”[16]的质量观,加强基于PDCA模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17],形成课程思政质量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才能避免“花架子”“假把式”,将课程思政改革改到深处、落到实处。

3.2 深化“四个内涵”,找准课程思政新抓手

一是增强政治认同,培养时代新青年。现在,全球化日益加剧、信息化持续推进、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给当代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了全新的空间参照系,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课程思政教育是多维度的,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溶解”到各个学科专业中,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使青年一代在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中立志、养德、勤学、修身,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

二是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思想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8],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信仰之源,是民族文化、人文情怀的智慧之源[19]。课程思政建设要让文化自信教育从理念层面转变成现实层面,使大学生在学习中探寻传统文化之根、感受传统文化之光、领略传统文化之美,赓续红色文化之脉,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重任,彰显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最持久的精神追求、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和最突出的精神优势。

三是涵养大国情怀,扛起使命新担当。“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20]课程思政建设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考得更深——不仅要从本质上意识到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还要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超越历史、时代的分化,超越国家、民族的分野,超越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的分歧,超越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的分别,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自觉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建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

四是聚焦能力提高,造就强国新本领。自然科学课程以揭示现象实质为本质属性,指向的多是技能、技术、技艺等应用性内容,价值属性的体现不及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鲜明,但自然科学课程讲授者对自然界规律的传授过程必然承载着自身的价值观念,应然地彰显出育人功能。这就决定了自然科学课程应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引导学生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不断增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努力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和本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人才支撑[21]。

3.3 实化“四个协同”,激发课程思政新动力

一是实化“机制构建”与“氛围营造”协同。加强模式探索,践行“党建团建+课程思政”创新模式,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改革规划和方案,要求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在内的各类课程全面启动课程思政改革,实现改革全覆盖;加强宣传发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和楷模典型事迹宣讲活动,为课程思政增添鲜活的时代素材。

二是实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聘请专职思政教师评课,让专业课程充满浓郁的“思政味”;打造思政教育“生命线工程”,形成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云端教学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线上示范课,立足中国思政,讲好专业理论;结合防疫抗疫工作,量身定制“生命与思政”“健康与思政”等特色课程,探索生命教育、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三是实化“一二课堂”与“三四课堂”协同。将强调解惑、真学为主的第一课堂,强调躬行、真用为主的第二课堂,强调明识、真懂为主的第三课堂与强调自悟、真信为主的第四课堂有机结合,环环互动、共融共促,形成立体的、“活的”思政课堂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利用易班云平台,开通“易班思政微课”等栏目,推行“第二(三、四)课堂”成长记录单,延伸线下课堂的网络育人功能;出台社会实践护照制度,将其计入课程思政实践必修学分。

四是实化“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协同。举办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将教师自身德育素养和育德能力纳入晋级和评奖等评价环节,激励教师自觉提升育人铸魂能力;出台辅导员、党务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健全社会实践、进修、挂职制度,发挥特聘、联聘、兼职教师的联动作用,为思政队伍发展提供多重路径。

3.4 活化“四个环节”,拓展课程思政新渠道

一是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在“讲”与“学”的互动中提高学生思政认知,一方面,借力论坛、讲座、沙龙等形式,不断创造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共同探讨“双轮驱动”之路的交流机制,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实质;另一方面,开展“四集四提”活动(即集聚探讨提思路、集体备课提问题、集中听课提建议、集智评课提质量)等形式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班,帮助教师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二是深度融合思政元素,完善课程思政体系。科学设置课程教学大纲,解决每门课都能够讲出层次的问题。各专业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将立德树人总目标按以生为本的要求逐维分解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到三维目标相互映射、和谐共振;再按系统性、有序性原则加以整合,实现课程思政目标最优化,确保课程育人效果。

三是深刻体现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载体。系统调整专业规划和培养方案,解决每类课程群讲出体系的问题。创建研究中心,启动课程思政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等系列攻坚项目,突出教师、教研室、教学、教材的“四教融合”。研究完善各专业整体价值引领总目标,并将其系统分解到不同年级的相关课程群中,再逐一落实到具体课程上,形成逐级细化的课程思政实施路线图。

四是深切彰显思政元素,打造课程思政特色。打通教、学、考、评四大环节,解决每个课程体系讲出特色的问题。面向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课程,采用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原则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探索包括课堂实践、课外实践、虚拟实践在内的实践育人路径;研制科学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3.5 优化“四个保障”,开创课程思政新格局

一是成立领导组,优化组织保障。成立由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成员和校外专家组成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组,建立领导组包院抓课程思政、促协同育人督导机制,划定包联责任院(部),明确督导频次;由领导组成员实行督导全覆盖,督认识、督责任、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督作风。各教学院(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包学科包专业包课程,对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课程主讲人履责情况逐一排查研判。

二是落实责任制,优化制度保障。出台《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1个主体文件和《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机制深化工程实施纲要》《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形态重塑工程实施纲要》《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工程实施纲要》3个配套文件,形成“1+3”政策文件体系。建立教学院部、教学管理部门、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教学督导人员以及教师的责任落实机制,健全完善课程思政育人与教学质量考核、教师评价、评优评先、绩效考评、职称职务晋升紧密挂钩机制。

三是创设工作坊,优化师资保障。围绕抓课程思政促协同育人,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主题活动月,举办课程思政专题系列公开课、经验交流会、教学案例展、说课视频展、示范课程展及攻坚强化培训班等,创立“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开展百日冲刺行动,巩固阶段建设成果、表彰杰出团队和优秀教师,为全校全体教师、行政人员,尤其是新进教职工“充电”“赋能”,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攻坚克难能力。

四是完善督查制,优化考评保障。联合校督导考核办公室,通过随机抽查、实地调查、入室(教研室)核查、资料检查等方式,对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不定期、常态化督查,及时通报反馈问题、督促整改。同时,建立课程设置与思政培养目标达成矩阵,把课程思政要求融入一流本科课程遴选工作,推进课程思政金课工程,倒逼课程思政改革,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

猜你喜欢
协同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