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广辉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学与健康系,阜阳236015)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其目的在于阐明、控制部分生命活动,辅助农业、工业和医学等领域。高校是现代科研工作开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生命科学教学的基本平台。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对生命科学相关人才的要求也渐渐提高,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促使其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支持。
生命科学相关知识带有一定的结构化特点,以达尔文作品《生命起源》的发表为基础,现代生命科学体系逐步得到建立。在高校生命科学教学中,知识的复杂性、多样性更加明显,大量结构化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口述、书本等渠道完整呈现,教学工作开展存在难度。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效果无法保证,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其学习兴趣。
生命科学教学牵涉到多个方面,增加了教学难度,如生命科学概论,牵涉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形态学、解剖学、遗传学、进化论、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科学等内容。尝试在短时间内将大量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难度较高。常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用的资源总量不足,无法实现大量知识的集中、压缩,匮乏的资源限制了教学工作效果。
高校教学强调理论传递、研究、实践并重,这要求优化实际教学工作,从提升交互性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交互效果,实现知识的有效吸收。例如,进化论相关内容,属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一般纳入生命科学概论范畴,该知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可探讨性,通过教学改革,借助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等现代手段,可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内外、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更加频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容,为生命科学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支持[1]。
生命科学牵涉到多个领域,包括医学、基因工程等实用科学,也牵涉到生物研究、考古等理论科学,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运用,往往依赖于长期教学工作。在教学改革要求下,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新式方法的引入,能够将生命科学教学工作自学校、课堂延伸至校外、课后,有助于提升学生阶段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也能从长期角度为教学延伸、多样化教学提供依托,契合长期教学的改革要求。
1.直观性强
直观性强,是指多媒体技术借助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发挥作用。与此前教材、黑板、教师口述的方式不同,多样化资源能够更直观地呈现生命科学相关知识,也有助于提升教学交互性。如教师通过视频、文字和动态图等,系统展示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可实现大量知识的压缩和结构化呈现,而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资源直观了解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对于存在疑惑的环节,可以直接提问,请教师暂停播放或反复播放视频内容,也可与同学进行交流,借助有效交互解析疑惑,实现知识的有效掌握。同时,生命科学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多样性也可借助多媒体资源予以快速梳理、呈现,包括思维导图、鱼骨图等,便于学生形成对知识体系的直观认知,搭建学习思路和框架[2]。
2.资源丰富
多媒体技术下,高校生命科学教学可获取丰富的资源,实现资源匮乏问题的直接应对,同时多样资源的灵活运用,也为长期教学工作提供了支持。在生命科学概论相关教学中,因知识内容较为多样,仅依赖教师、教材,难以做到知识的全面展示,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将生命科学概论牵涉到的主要知识进行梳理,集中呈现给学生。在此过程中,生命科学知识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重构,可实现大量知识信息的集中展示,如同一个视频内可给出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的形态特点和差异,提升了知识的横向展示效果[3]。相关知识信息可进一步整理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由教师以远程方式发送给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放学后的时间进行主动学习,推动长期教学,实现教学改革。
1.延伸应用
延伸应用是指发挥多媒体技术适用性较高的特点,将教学工作延伸至课堂之外,同时延伸教学渠道,以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并行的模式,取代单一的课堂教学。另外,延伸应用也强调交互延伸,即以师生互动为基础,实现人机互动、同学互动、小组互动,优化高校生命科学教学改革效果。
2.重点应用
重点应用是指结合高校生命科学教学的具体内容,对核心知识进行加工、提炼,以多媒体技术服务知识传递、明确教学工作的主要线索,为学生吸收、思索知识内容提供依据。如在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传递中,可选取“进化”作为主线,以多媒体资源呈现生物形态的持续变化,使学生获取明确的学习线索。
3.普遍应用
普遍应用是技术推广的基本要求,重视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全程运用,在突出重点知识的同时,以便捷的方式、直观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各类周边知识,提供其他学习渠道、信息库。学生完成了主要知识的吸收后,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对自身感兴趣的周边知识进行查找,实现主动学习。
1.内容筛选与加工
以多媒体技术服务高校生命科学教学改革,应重视内容筛选和加工,原则上重视对知识的整理和重构,使多媒体资源具有丰富、详细、客观、重点突出的基本属性。就生命科学概论而言,内容筛选过程中需重视信息全面性,建议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首先筛选核心知识点,罗列“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形态学、解剖学”等生命科学的主要大项目,每个大项目应具有知识独立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所有大项目进行拆分,获取若干小项目,如“解剖学”可细分为“动物解剖学”和“植物解剖学”,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大项目下的核心小项目得到明确。
为避免出现教学知识过多、混乱的问题,可筛除非核心知识,结合剩余知识内容选取多媒体资源,以图片、视频等能够凝练呈现知识信息的资源作为核心,以文字进行辅助,完成多媒体信息的有效加工。内容筛选和加工,是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基本原则,可提升高校生命科学教学中知识的重构效果,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脉络,也能保持资源的丰富性,确保教学交互价值和改革长期可行性[4]。
2.课堂阶段的应用
进入课堂阶段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强调计划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其中,计划性是指结合资源筛选和加工成果,有计划地进行知识传递;灵活性是指结合课堂教学活动态势,实时借助互联网、计算机和在线资源作为教学补充。例如,本课时教学内容为“植物细胞学基础知识”,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以及解剖学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植物细胞结构、解剖方法、观察方法、核心技术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并进行整合。进入课堂教学阶段后逐一展示,使学生结合资源呈现的信息进行学习。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对部分内容出现疑问,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所不同,主要在哪些方面”。教师应重视、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建议学生进行发言或课堂讨论,如教学时间较为紧张,也可直接借助计算机等,调取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对比图、文字描述,作为多媒体资源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其逐步掌握对应知识。完成核心知识传递后应重视对关联内容的引导、整理,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区别在于有无细胞壁、有无中心体、细胞分裂时是否形成细胞板、有无叶绿体、有无胞间连丝、是否有液泡。
3.多媒体与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属常见教学方法之一,强调提升交互性,实现知识的共享。就高校生命科学教学改革而言,该模式可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发挥更多作用。以上文所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区别”为例,该知识属于生命科学基础知识,无须进行复杂探究,学生可通过观察、小组分析的方式,掌握理论内容。当学生就该问题提问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人,并借助多媒体资源展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由学生进行观察、记录观察所得,以小组形式进行知识共享和内部讨论。5分钟后结束讨论,每个小组选取1名代表,就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性发言,无论学生给出了何种结果,均给予客观记录,不做过多评定。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进一步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差异进行系统讲述和总结,学生在此过程中可深入了解知识内容,并认识到自身观察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基础知识的缺失,提升学习针对性,使教学效果也得到改善。多媒体技术和分组教学的综合使用,可推动高校生命科学教学改革,也可作为长期性措施,持续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
4.多媒体与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指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等工作均由学生负责。该模式也可与多媒体技术联用,从提升教学长期性和交互性的角度推动高校生命科学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成效。生命科学教学知识复杂,教师可对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每一类系统知识均作为一个学习项目,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内,以若干课时完成。假定所选项目为“生态学”,教师可将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机制、平衡模式等各类资源进行整理,以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确保所有知识均得到覆盖,之后发送给各学习小组,由学习小组进行知识的课后拆解、学习。教师每日了解一次小组学习进度,据此进行下一步引导。多媒体技术与项目教学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基于项目实现主动学习、长期学习,交互开展态势良好,能够多角度推动高校生命科学教学改革。
5.多媒体与碎片教学
碎片教学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性较高,属于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该理念下,教师可将生命科学教学知识进行重构,选取1个知识碎片提供给学生或学习小组,由学生借助该碎片进行学习,获取知识全貌。以进化论内容为例,教师可在课堂阶段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鸟类、哺乳动物骨骼,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思考,分析鸟类、哺乳动物骨骼差异所在。无论学生给出何种讨论结果,教师均可引导其思索“中空的骨骼有利于鸟类飞行”、“粗壮的骨骼有利于陆生哺乳动物行走”等知识信息,同步引入鸟类飞行、哺乳动物行走的动态图或视频,使知识的展示更具直观性。该模式下,借助“骨骼组织差异”这一碎片化信息,可实现进化论“全貌知识”的系统呈现,既发挥了多媒体技术优势,又从交互性提升角度推动了高校生命科学教学改革,作用突出。碎片化教学还可延伸至课外,以远程渠道提供碎片化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学习,优化教学效果。
综上,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生命科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价值突出,也具有理想推行空间。此前相关教学存在直观性不高、资源缺少的问题,应通过教学改革提升教学交互性和长期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应对上述问题、满足改革工作要求,在思路上强调发挥技术优势,有重点、大范围予以运用,实现教学延伸;在方法上重视不同教学阶段具体操作,实现多理念联用,推动高校生命科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