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浙江衢州 324000)
“食育”,最早由日本著名的养生学家石塚左玄提出,他认为:“体育、智育、德育、才育即食育”。“食育”不同于营养教育或健康教育,通常指对受教育者给予食物营养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价值观、人生观和能力教育的培养。食育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①饮食教育,包括营养知识教育和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②价值观、人生观及能力教育,借助食物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对受教育者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教育。
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食育既符合生物学学科特点,也有助于加强对学生合理膳食的教育,提升其健康素养,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塑造健康饮食习惯和优良品行,还有助于学生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均衡饮食是指营养需要与膳食供给之间保持平衡,能量及各种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生理及体力活动的需要。均衡饮食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利于身体均衡发育,有利于智力发展和提高。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分子组成”时,教师可以设问:
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哪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糖类,分别属于什么糖?
人体中的脂质有哪些生物学功能?哪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人体中蛋白质有哪些生物学功能?
……
学生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从而认识不同食物中所含的组成成分和生理功能是不同的。同时,通过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学生亲身体会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含量是不同的。另外,教师还可通过教材中小资料栏目“甜的物质都是糖吗?”“人体的必需氨基酸”等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人体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上述一系列问题和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饮食中,人们不能靠单一食物获得所需的营养素,帮助学生发展营养均衡概念,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同时养成全面膳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保证均衡营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对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学校一方面必须重视对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状况的整治和检查;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关注食品的安全指数,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食品观念。
例如,在进行“细胞呼吸”教学时,教师可以设问:为什么夏天温度高,食物容易变质?怎样可以延长食物的保鲜期?为什么有防腐剂的食品需进行高温和密封处理?为什么罐头、牛奶等食品过期后,瓶盖会鼓起?食用过期食品会有哪些危害?学生通过分析这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一方面理解了细胞呼吸受多种因素影响等生物学知识;另一方面帮助树立和健全食品安全意识。又如,在学习“基因突变”时,学习到致癌因子包括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和生物因子,教师可举例吸烟时烟雾中的尼古丁等物质、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某些病毒等都可以导致细胞发生癌变,组织学生“收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方法”活动,帮助学生健康饮食、践行安全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学习转基因技术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栏目、学生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为改变校园餐饮浪费乱象,教育部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要求大中小学校大力培育“厉行节约”的校园文化,推动光盘常态化,把勤俭节约内容融入中小学德育课程等教育环节,在中小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中深入发掘教育资源,鼓励探索开发地方或校本课程。
例如,在学习“能量流动”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假设你流落在一个荒岛上,只有少量玉米和鸡可以食用。采用何种方法可使自己活的最长等待救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问:为什么地球上植物比动物多,植食动物比肉食动物多?为什么越是处于食物链高位的动物,数量越少,价值越高?在种植农作物时,为什么需要施肥、除草、治虫?学生通过上述情境的分析和问题的讨论,一方面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和研究意义,认识到人们在获取食物时只能得到其中10%左右的能量;另一方面可体会到粮食生产的艰辛与不易。
在假期或周末,教师可布置学生走进厨房的实践,参与将蔬菜烹饪成佳肴的过程,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农业生产基地参与劳动,体会食物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切实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养成勤俭生活、珍惜粮食的习惯。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课程内容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历史悠久,饮食文化丰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挖掘饮食文化中的生物学课堂资源,这样既有利于拓宽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又有利于学生学习饮食文化中的生物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利用酵母菌、醋酸杆菌分别制作果酒和果醋。泡菜制作、酿酒和制醋是我国最古老的生物技术,至今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通过对传统食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和实践,学生可理解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基本原理、微生物灭菌的常用方法、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等生物学知识,同时可以达到传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渗透追求健康生活理念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开发《发酵与美食》等相关校本选修课程,加强健康食育理念,推广食育课程。通过对饮食文化的传承、对传统食品的加工,使人们对食物产生感恩之心,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饮食习惯又补了一课。每一次的病毒暴发似乎都与滥吃野生动物有关。人类该不该热衷于吃野生动物,今后该如何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这一系列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
在学习“人类与环境”生物多样性内容时,教师可介绍一些常见的野生动物种类以及人类的活动已造成大量野生动物的灭绝;同时,可向学生普及野生动物价值的科学知识。野生动物对于人类的价值远不止人类从它们身上获取的那些东西,野生动物在科学、美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以及它们对保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起重要作用。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野生动物是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一环,是世界的宝贵财富。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为了公共利益以及人类社会的良性健康运转,拒绝野味,拒绝交易野味,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良生态环境。
食育是源于生活的教育,也是回归教育的生活。食育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的新亮点,正发挥着“润物细无声,持之见永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