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典名著IP《西游记》影视改编的策略

2021-12-03 02:41金丽萍李素敏
教师博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女儿国白骨精师徒

金丽萍 李素敏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一、取材改编

(一)强调正义无畏的英雄观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突破重重障碍的过程,是一个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过程。在师徒四人一路降妖除魔的过程中,正义无畏的英雄观与佛教文化理念紧密结合,以较强的文化适应性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在《西游记》影视改编中,强调正义无畏的英雄观是取材改编的基本策略。1941年,上海新华联合影业推出动画电影《铁扇公主》,该电影的情节设置与《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的情节基本相同,以影像化的方式将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贪婪、自私等个性进行了显性呈现,并突出了师徒四人在“借扇”过程中的智慧、团结与努力。电影一经推出就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除了艺术风格、故事情节等因素之外,其所弘扬的正义精神也是赢得大众好评的重要原因。

(二)彰显主流文化的精神感召

“忠孝仁义”“安身立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理念,《西游记》的根本理念趋向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核心。例如孙悟空从最初的任性妄为(大闹天宫),到三打白骨精——在紧箍咒下三叩师父才离去,反映了对传统师徒秩序的遵守。影视改编也对这些价值进行了传承,呈现更多元的文化内涵。在影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中,孙悟空仍然在菩提祖师门下学艺,之后被逐出师门,并在花果山自立为王。只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过程增加了更多的情感因素和人物关系因素,孙悟空一方面面临着花果山被毁、心爱之人死去的情感创伤,另一方面也被牛魔王阴谋操纵和陷害,使得其对天庭产生了极大的怨恨。该影片在原著情节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人物关系和情感细节,并通过孙悟空面对“如何起死回生”这一问题展开了个人成长的心灵记录。在原著的基础上,《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对孙悟空的心路历程进行了精心的描摹,并对“忠孝”“善恶”“轮回”“安身”“立命”“顿悟”等进行了更加具象化的呈现,凸显了孙悟空逐渐成熟的过程。

(三)追求感性维度的情感升华

情感是影视改编的核心内容,《西游记》对师徒情、亲情、爱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描写,但往往是隐晦的烘托,而非直白的表达。在“女儿国”的故事中,原著将唐三藏描绘成一个对女色没有任何兴趣的佛教圣徒,面对女儿国国王的示爱、关押和强迫,其始终不为所动,最终女儿国国王还是放走了他。但是,在1986年央视电视剧版《西游记》中,唐三藏在面对女儿国国王时,似乎有了微妙的情感,或许是出于尊重原著,电视剧并没有进行更多的情感细节描写。在2018年电影《西游记·女儿国》中,唐三藏与女儿国国王的情感被放大,其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唐三藏与女儿国国王共同抄经、泛舟等情节,二人经历了和世俗大众一样的爱情体验。不同于以往的隐晦式情感表达,《西游记·女儿国》以世俗化的情感经历对人物角色进行人性化刻画,将个人的使命、情感、未来融合在经典的故事之中,使情节更贴近人伦,也增添了真实感,提升了故事性。电影与原著基本类似,但在情感的表达上,尤其是对爱情故事的叙述和爱情真谛的阐释中,电影从感性维度对原著进行了更充分的表达。

二、衍生改编

(一)故事再造

进入21世纪,衍生改编的影视作品日益增多,其情节不再完全忠于原著,而是根据自身的主题设定,进行全新的人物赋能,从而呈现全新的艺术作品。2015年推出的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就是这样一部颠覆传统的影视作品,其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江流儿形象,他善良大度,无意中将孙悟空从五行山下释放,但是孙悟空此时法力尽失,在心态上也消极抑郁。在这部作品中,虽然人物形象被重新塑造,情节也与原著大相径庭,但是基本的故事框架仍然是善恶之间的较量。在原著中,孙悟空师徒四人作为善良一方与妖魔鬼怪进行较量;而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善良的一方变成了孙悟空和江流儿,而邪恶的一方变成了以混沌为首的山妖,其专门通过食用童男童女来提升法力。经过重重的较量与磨难,孙悟空最终在江流儿的激励下恢复了法力,消灭了山妖,与原著形成了最终的“和谐”。由此可见,经过人物形象的重塑,孙悟空不再是神通广大的英雄式人物,而是在特定条件下具有能力局限性的角色,对大众的传统认知产生一定的冲击。“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等情节仍与原著有一定的重合,齐天大圣的法力再现将观众又拉回到传统认知,从而使得该作品具有继承与创新的双重属性。

(二)情感再造

情感是最能够穿透人心的艺术,优秀的影视作品必定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子。在《西游记》中,以佛教徒为角色的人物结构对情感的表现较为克制,多样化的情感主要通过世俗化的大众形象来体现。在影视改编中,创作者们在现有人物角色的基础上,对情感内容进行适当的衍生和加工,从而推出了更具情感冲击力的艺术作品。2016年上映的电影《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故事原型,描述了孙悟空识破白骨精所变化的老妇人、女子等形象,并将其打死,却引来唐僧误会和驱逐的故事。与原著不同的是,该作品一方面强化了孙悟空内心的矛盾冲突,面对白骨精其显然应当将其斩除,这是其护送唐僧的责任和使命,但是被唐僧误会使他又有了重归自由的机会,而被唐僧的驱逐更为这份自由增添了一分哀叹;另一方面,对于白骨精这一形象,原著并没有对其背景进行阐述,电影将白骨精的前世刻画得极为悲惨,其前世是一位丧夫的悲情女子,因克夫被邪恶的村民推下山崖才化为白骨精。可以看出,《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通过情感的勾勒,将善恶交织在一起,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孙悟空与唐僧之间的师徒情,因为孙悟空打死白骨精而产生误会,不明真相的善也是一种无形的恶;白骨精一心想吃唐僧肉,以便于能够生生世世为妖怪,这一邪恶的念头背后,也隐含着其前世因为邪恶所承受的痛苦与磨难。通过情感的再造,原著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且具备感化人心的独特力量。

(三)价值再造

在主张开放、自由、热烈等价值观念的时代语境下,《西游记》的颠覆式产品不断涌现,将原著中的人物角色仅作为文化符号,并开展全新的故事编排和价值主张的作品开始被大众所认可,甚至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1995年的《大话西游》讲述孙悟空的情感经历,对《西游记》进行了极大的颠覆,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打造成痴情寻爱的男子,这种颠覆在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广泛关注。但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话西游》以其经典、幽默、有趣的表现形式收获了不少网络用户的称赞,逐渐成为“周星驰式”电影代表作。从时代背景来看,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是我国改革巨变的时代,也是与影视剧共同成长的群体走向社会的时代。《大话西游》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价值思维,转而呼唤一种自由化、娱乐化的价值观念,这一观念与影视娱乐传播思维相合,从而使得该作品能够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由此可见,对经典作品的改编离不开对时代语境的思考,只有弘扬时代需要的价值观念,才能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猜你喜欢
女儿国白骨精师徒
扎根现实的罗丹师徒
唐僧师徒为什么不“飞着”去取经?
Mosuo on the move
俄罗斯是“女儿国”吗?
唐僧师徒的超速罚单
动物界的『女儿国』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