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福
(高台县解放街小学,甘肃 张掖 734300)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要求德育为先。之所以强调德育为先,是因为国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就必须发挥德育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寻找有效的、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德育工作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为新时代中小学德育改革发展指明目标与策略[1]。
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寻找到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是当前小学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为,研究这一课题首先要做一个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对已有的德育措施做一个梳理,对德育目标及途径进行确认和探究。关于小学德育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德育不只是品德学科的内容,也不只是其他学科的事情,德育应当渗透于小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每个细节中。只有立足于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有效的小学德育途径应当是:关注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从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细节中寻找德育素材,抓住德育契机,并确立在小学生生活的细节中渗透德育的思路,通过“德育引导学生生活,生活培训学生品德”来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在以上总结的德育思路当中,有着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显性与隐性结合的思想。应当说,在开展小学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只有构建“显”“隐”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明晰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强调德育课程主体的话语权及强化隐性德育课程所要体现的价值[2],才能让德育真正取得实效。结合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笔者对小学德育的内涵及显隐结合的培育途径有以下几点理解。
一是今天的小学德育更加重视生活逻辑。对生活逻辑的重视,体现在生活德育等理念当中,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将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将德育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将这些思路凝聚为生活逻辑,那么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思路就会更加清晰,理念也会更加先进。同时,这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德育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认知过程。面向小学生的德育,不是让学生接受德育观点,而是让学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德育认知,然后再用这些认知来影响自己的言行,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德育思路。
二是今天的小学德育更加重视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人当然是指小学生,也就是说在小学德育过程中应当坚持“童本”思路。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童本”意味着教育者要有一颗童心,要知道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环境,要知道儿童在德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期待。只有知道儿童有什么样的需要,知道如何满足儿童的需要,才能寻找到有效的德育途径。
三是今天的小学德育更加重视实践逻辑。所谓实践逻辑,强调的是“实践出真知”,这对于德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德育不一定是要让学生能够说出大道理,而是把确实影响学生言行的良好道德品质体现在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因此,德育过程一定要坚持实践思路,要符合实践逻辑,这是探寻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途径的理论保证。
大量实践表明,对于小学生而言,对话是一条重要的教育思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应是师生在心灵上的对话,对话应当成为师生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3]。比如,笔者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想到的第一个德育内容就是班级集体荣誉感,这对于当下的小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德育内容。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往往有着较鲜明的个性,但与此同时,他们对集体荣誉感的认识却呈现出一种“退步”的情形。之所以在退步两字上加上双引号,是因为对其有双重理解:当今的小学生更重视个性,而淡化对集体荣誉感的重视;相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学生对自身个性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学生对集体荣誉感的拒绝,如果在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行之科学有效的方法,就可以实现两者的融合。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借助于开学之初发生的一件事情,捕捉了一次德育契机:班上有一个学生张某,在眼保健操时间跟同学打闹,被学校值日生记分。当笔者将这件事情与班上学生一起分析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无所谓。这让笔者意识到有必要进行一次专题德育班会。在班会伊始,笔者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在黑板上板书“集体荣誉感”,而是就发生的这件事情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就行。在发言的过程中笔者注意记录,不着急进行评价。
当学生发言完毕之后,笔者提出两个问题: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是否需要集体荣誉?集体的荣誉是不是每个人的荣誉?
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第二个问题,不出笔者所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在学校生活当中,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荣誉即可。但学生回答的原因却出乎笔者意料,他们认为,很多时候班级的荣誉并不能给自己带来荣誉感。例如有学生举例:“在体育运动会上,虽然班级取得了好成绩,但是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并不像拿到分数的那些运动员那样明显……”笔者立即意识到了学生对德育认知的不足,从而明确了一个观点:当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时,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有了这一思路,笔者就将这节课的德育延伸到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只要学生个体做出了成绩,都将其放在班集体的视角下来解读与积极评价。这样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集体的每一项活动、每个细节给予高度重视。从此以后,学生再也没出现过影响班集体荣誉的行为,这说明德育工作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反思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的过程与结果,笔者以为,在追求立德树人目标的同时,一定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一定要追求“德育一体化”。可以说,“德育一体化”就是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德育改革顺利步入深水区并向纵深挺进的关键所在[4]。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适当隐藏德育的目的,淡化德育的名称,与此同时丰富学生的德育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向的德育认知。说得通俗一点,那就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所谓“最好的”自然也就是“最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