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陆彪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与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对于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在保证学生成绩的同时注重学习能力的发展。地理是一门复杂且较为难理解的学科,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们一直致力研究着教学方式,力求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地理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魅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通过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辅助,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本文就针对多元化教学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多元化;高中;地理教学
前言:
当前时代的教育理念要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应当结合自身专业,利用各种便利资源对教学手法进行创新。同时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在高中这样一个学生的人生关键期,给予学生自由的探索的机会,利用地理辽阔的知识特点,舒缓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感受国土的地势地貌,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利用情境式教学法
情境式教学法是各科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其优势在于能够将原本课本中单一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更加生动的形象呈现给学生,给予学生身临其境般的学习体验。那么高中地理教师想要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就要从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出发,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情境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情景内容,以达成教学质量快速提升的目标。同时,教师在开展情境互动教学的时候,相应的教学手段也应当随之进行灵活转变,有效适应学生的具体需求,体现出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1]。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传道授业者,所要做的就是及时给予学生帮助,突破学习难点。为了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在学习中第一时间向教师询问自己的问题,促进高效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科的教学中,且获得了不小的成效,在高中地理这样一门抽象复杂的学科中需要用到多媒体技术,教师通过视频或是图片等等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地理变得更具直观性,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师讲解到《地貌》知识时,可以通过视频来带领学生观看中外各种地形地貌,像是西藏的扎达土林、腾格里沙漠的彩色湖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你都了解哪些有趣的地势地貌?知道这些地势地貌的形成原因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此再进行深化教学。
二、利用探究式教学法
在以往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尽快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师们多半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傳输理论知识为主,忽略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培养。而想要让学生真实到获取到对自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并懂得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就需要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在探索中获得的知识能够很大程度加深学生印象,有利于今后的人生发展。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当提前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了解,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相应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2]。
比如在学习到有关交通线路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设旅游的情境,带领学生设计多种旅游的方案,比如从长沙到嘉峪关的整体出行路线,应该怎样设计才能够达到高效出行的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自主的路线设计,可以参考铁路交通的路线,整理网络上的旅游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地理知识的有效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也可以将原本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更具直观性的形象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就会懂得利用自己的双手来整合资料,对学生今后的出行、天气等方面的知识应用大有帮助,将地理知识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三、利用体验式教学法
地理是一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学好地理对今后的出行以及了解天气变化都有着相当大的作用。比如可以通过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了解近期的天气变化;通过观察河流走向,寻找到水源;结合太阳的角度和高度变化,能分辨出自己所在的方位。这些虽然在城市生活中基本用不到,但学生一旦有野外活动的经历,就会了解到这些知识对自己的作用,也凸显出大自然的奇妙之处。那么为了将地理知识的实效性发挥到最大,地理教师就可以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确保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地理知识,并懂得利用地理的知识来解读自然环境的变化。比如在讲授有关四季更迭的知识点时,教师带领学生结合本堂课的知识,了解到四季变化原因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上移动,进而出现不同区域的季节更替。然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回忆在季节更迭前后经常会出现的现象,通过翻查日历上的春分,立秋,夏至,寒露等等日期,来感受奇妙的地理知识,同时也科普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
或是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到《自然灾害》的知识点时,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简单了解海陆风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海洋和陆地温差导致的,山谷风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照射的变化,也受到大气保温效应的影响,当大气层受到损害时,就很容易出现自然灾害。为了便于学生深入了解该知识点,教师可以开展一项趣味实验活动:在密闭空间中通过空调机使空间温度产生差异,结合这种差异导致的现象,让学生猜想这种风什么类型的风?引导学生说一说这类风的形成原理。通过实验直观感受地理知识,切实观察到风的形成,得到更加新奇有趣的学习体验[3]。
结论:
综上所述,地理作为一门记录自然环境的学科,想要达成高效学习的目标,单靠教材中的文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利用最先进的教学资源,采取最符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将枯燥难懂的地理知识转变为图案、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让学生足不出户就了解世界各地的地势地貌,了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现全方位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周静.高中地理多元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21(25):53-54.
[2]张秀娟.多变花样——高中地理教学多元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9):27.
[3]常丽欣.高中地理教学多元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20(0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