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闰鑫 张其爽 宋柔颖
摘要:人社部2018年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1.65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但其中高技能人才只有4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物流人才培养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职教20条的发布全面推进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国家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质量革命。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指出,到2021年底,就业人员总量的25%是技能劳动者,其中,有30%以上是高技能人才。355所院校成为教育部首批物流管理领域“1+X”证书制度的试点院校。而作为“1+X证书制度”重要的参与主体,试点院校、培训评价组织、物流相关企业、物流行业协会在证书的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管评价中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虚拟现实;物流教学;创新人才培养
引言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物流行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我国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应大力发展物流行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品流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物流教育模式也应进行创新发展,在我国新发12类紧缺人才中,现代物流人才已被纳入其中。物流人才的长期缺乏容易导致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迟滞,因此高校有责任承担为物流行业培训物流人才的光荣使命。虽然我国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历史较长。但传统的人才培养定位与专业设置都和现代经济发展需求脱节,现代经济所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要求社会化、现代化与专业化,所以新形势下要求高校建立一个科学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物流管理学科体系。
1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概况
2019年2月印发的《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指出,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国际贸易量稳定增长,尤其是随着线上贸易的兴起,物流业迅速发展,因此对于各层次物流人才的需求量都日益旺盛。截至2020年3月,全国共有物流相关法人单位约4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据统计,截至2019年,在物流行业从业人员中,中专以及初中以下学历人员占比超过了65%,这显示出了在现阶段,职业教育是物流行业的主要人才输送枢纽,初级物流人才在物流行业中大放异彩。物流行业所需求的专业人才按其层次可分为高级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和初级物流人才。高级物流人才主要指能从事科研、教育培训、规划以及企业高级管理的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主要指在企业中从事主要管理岗位的物流人才;初级物流人才则是指从事一线物流操作和基层管理的物流人才。当前我国对于初级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在职业院校内开展专业教育,另一种是由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其中,基于职业教育所培养的物流人才,专业学习时间长、所掌握的物流知识比较系统,因此具有较高的物流专业素养,成为初级物流人才的主要来源,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2沉浸式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优势
2.1紧贴5G技术,具备创新可能
随着5G的加速到来,物流行业将全面进入科技化时代,持续向智慧化、绿色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物流网络进一步优化,跃上新台阶,迎来新变化。当前大多虚拟仿真课件更多是从内容上仿真,不具备网络化、物联网化的可能性,未来物流工程将融合更多的技术。沉浸式虚拟仿真技术在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国情,迎合即将到来的5G浪潮,条件成熟时将5G网络与物流场景产生关联。
2.2支持远程教学,利于赛事孵化
建设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可以充分共享虚拟仿真的建设成果,不局限于实验室内的教学。由于此次疫情的影响,很多学科竞赛被迫采取了在线竞赛的方式。因此,虚拟仿真平台建设,需要考虑兼容远程教学,除了目前的视频在线教学外,如果能发挥沉浸式虚拟仿真的能力叠加网络化教学,那么既可以发挥沉浸式虚拟仿真固有的优势,又实现了网络化教学的架构,对于学科竞赛利大于弊。
3物流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
3.1建立健全物流行业政策体系
在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国外物流体系与我国物流差距不仅存在于资金技术装备等方面中,还有对物流行业的认知与观念上的差距,应加强对物流行业的宣传,树立人们对现代物流的正确认知理念,结合相关专家进行小组讨论,给出物流行业宣传对策。通过各个媒体向人们介绍物流的相关知识宣传物流的基本思想理念,让社会公众了解物流并愿意从事物流行业,创造物流行业发展软环境,同时我国高校师资力量多是交通运输学机械工程学经济学等教师转移过来教学的,导致物流专业教学水平不高。故此应加强物流教师培训力度,并引进海外物流人才,努力提升物流专业教师水平,对于物流教材方面还应组织相关学者和专家更新物流基础教材,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物流行业。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与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将理论与实际高效融合,在實践环节中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造精神与创新意识,摒弃传统课堂中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案例分析等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还应加强高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应鼓励物流企业建立研究机构,并与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加强物流技术的应用与开;另一方面政府应组织相关物流行业专业力量,进行物流规划管理与技术相关研究,以提升我国物流行业整体水平。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尤其重要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与优秀的教师资源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是要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业技能,每年组织一到两次教师实践活动,选拔优秀教师前往物流企业进行学科研习、实际工作;鼓励青年教师入职知名物流企业进修实践,同时各高校也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为师资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要在招聘时增加对实际工作经历和学历的要求,提高教师准入的门槛,从而提高整体师资团队的实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形式,杜绝“水课”设置“金课”。
3.3校企合作建立评价体系
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持续推进校企合作,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与企业共同探讨建立职业素养与物流操作技能并重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追踪评价考核。为完善和优化物流专业人才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需要在职业教育的最后一年,也就是顶岗实习阶段,对学生的物流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专业技能评价和职业道德素养评价,评价时间节点、评价人的选择和评价具体内容都应该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商讨确定。专业技能评价应该通过实习岗位操作熟练度、工作流程熟悉程度等方面进行。职业道德素养主要是对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协作能力、工作主动性等进行评价。通过校企合作的评价考核,对今后完善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意见,同时也便于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社会需求、职业层次以及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进行培养,课程设置要体现出应用性、综合性,教学内容要贴近物流管理的生产实践以及工作流程。同时高校也要保持对物流行业的密切关注,努力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适应性以及前瞻性.
参考文献
[1]谈梦.中职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现状和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4):92-93.
[2]刘呈佳.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04):171-172.
[3]陈路平.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1):131-132.
[4]陈进军.互联网+背景下冷链物流专业人才战略研究[J].才智,2019(36): 181.
[5]杨传明,卓青青,GABORHorvath.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2019(3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