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松涛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资助政策也日趋完善,但是在高校资助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多数高校在执行过程中太过片面,未将资助与育人进行有效结合,大大缩减了资助在高校育人中的效用。为此,高校应该更新资助理念,探究高校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多样化资助模式,将教学工作与资助相结合,并通过提升自强不息优秀个人在资助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从而形成“扶困 扶智 扶志”三位一体模式高校资助模式。
关键词:高校资助;扶困;扶智;扶志
一、扶困与高校育人的关联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帮扶政策也日趋完善,但是在高校资助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多数高校在执行过程中太过片面,未将资助与育人进行有效结合,大大缩减了资助在高校育人中的效用。为此,高校应该更新资助理念,探究高校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扶困、扶智、扶志相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高校资助模式,从而提升育人实效。
二、“扶困扶智 扶志”三位一体资助模式的内涵
(一)扶困
顾名思义,扶困就是利用高校的资助政策,将在经济、学业、心理和就业等不同方面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帮扶,提高该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当下社会,在教育的飞速发展过程中,“困难生”一词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再像以前单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现在的“困难生”一词意义非常丰富,既包含家庭困难的学生,又包含学业困难、心理问题和就业困难等多方面的学生。所以,目前的资助政策应该更加全面和细致,进而才能扶助在生活中不同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从而达到资助的初衷。
(二)扶智
“扶困先扶智”,为了能更精准的资助生活中存在困难的学生,提升“扶智”在扶困过程中的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设立,可以说是精准资助道路中的一道曙光。国家励志奖学金自2007年开始,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出资设立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旨在奖励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高校学生,以激励其勤奋学习、开拓进取,发挥示范效应,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1]由此可以看出,类似于国家励志奖学金这种奖项的出现,一方面确保了资助由之前的“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使家庭经济困难且学习优异的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树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心,培养了奋斗精神,摆脱了贫困的困境,从而慢慢切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2]
(三)扶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展扶贫工作中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貧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五个一批"工程,虽然我国在2020年已经全面脱贫,但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始终是高校扶困道路中一项艰巨的任务。[3]高校在扶困过程中,要注意资助的方式方法,在积极宣传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们自立自强的品质,消除学生懒惰和依赖的思想,戒掉“等靠要”的消极懒症。[4]第一,通过心理微课堂,改变大学生们原有的认知模式和提高在校期间的自我调节能力。当目前的高等教育阶段,高等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开展心理课堂,高校还组织在校生参与心理相关的主题班会和活动。然而,这些相关的活动都仅仅是心理知识的普及和输入,并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受到帮助的学生缺乏心理关怀。因此,许多高校的受助学生会慢慢出现被轻视和自卑等情况,最终导致受助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自我认知,通过一些外在的衣物或者高消费来掩饰的实际情况,更有甚者会误入歧途,轻信不法分子,参与“校园贷”,从而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和接受实际的家庭情况,通过群体心理教育和个体咨询相结合,利用专业的指导改变其固有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性,提高在校期间的适应能力。第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力更生。在较多的扶困研究中指出,正确的价值观是摆脱贫困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扶志”教育中,要着重注意学生产生安于现状的观念,让其摆脱命运天注定的这种悲观人生观,通过多方努力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通过增加勤工助学岗位,评选自强之星的方式,让困难生有更多的机会改善自己的处境,从而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创业技能,能在未来的就业创业之路上找到自己的归属,让学生看到和相信改变生活的希望和可能性,成为真正的接受者和自助者。[5]
三、“扶困扶智 扶志”三位一体资助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资助需多样化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各地高校也相继出台了多样化,精准化的资助模式,助力精准资助模式的顺利开展。首先,拓展资金来源,利用国家政策和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增加资助金额的来源,形成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协力,三位一体的资金体系。其次,通过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甄别,确保精准找寻资助对象,从而使资助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最后,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例如,针对家庭突发事件和患重大疾病的学生设置临时困难补助,随时增补困难生档案,建立动态档案,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动态管理,或者可以通过党员等学生干部力量,建立“一对一”帮扶体系。
(二)针对扶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需与教学相结合
目前在高校中,许多创新创业的项目与学生紧密相连。在大学期间,学生处于一个充满无限想象力,同时又处在一个需要认识自我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无论是家庭情况优越还是困难的学生,都对大学的专业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的想法会具有相当的创新性,而作为学生的引导着-教师则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将延续自己的创新性。这正体现了扶智在困难学生帮扶过程中重要性。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扶困的质量。因此,在高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需培养“双师型”教师,保证教师既能传道授业解惑,亦能助力学生创新创造。[6]在具体实践上,高校的各部门之间要协同发力,例如通过开展人文素养类的课程和相关人文知识竞赛来提高困难生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和交往能力,同时利用智慧树、知到等线上授课形式,为不方便参加线下活动和比赛的同学的营造充分的学习环境,从而做到“扶困”和“扶智”的全方位结合。
(三)针对扶志,需提高优秀个例在资助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针对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于某学院进行以下调查,设置线上调查问卷,发放给某一年级471名学生,调查内容为“若作为一名困难生,你将倾向于何种类型的资助”。
调查结果显示,有13%学生倾向于勤工助学等有偿性的资助;有36%名学生倾向于国家助学金等无偿的资助;有51%的学生并不在乎何种资助方式。因此,在高校受资助的学生群体中,有大部分学生希望不付出任何劳动就获得资助,因此在高校资助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种“等靠要”的错误意识。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在资助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资助手段多样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形成“五多”工作模式,即“多宣传,多引导,多交流,多分享,多跟进”。首先,可通过成立资助宣讲团,为学生宣讲本学院自强不息先进个人的优秀事迹,让学生们了解到发生在身边的优秀案例;其次,引导学生们将自己接受资助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进行交流,使“星星之火”产生“燎原之势”,将自己的奋斗历程分享给周边同学,促使学生群体中产生一种“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奋斗态度;最后,要多进行跟进,不但要确保奋斗精神的赓续,更要帮助学生在奋进中过程中解决一些无法处理的困难,以防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参考文献
[1]仲晨星,张满,刘倩.关于创新国家励志奖学金运行机制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8(09):120-122.
[2]钟迎春.精准扶贫视域下高职学生“扶贫必扶智”教育的模式和教育的评价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9-11.
[3]陈咏苗,陈伟峰,陈丽.基于扶志视角的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模式思考[J].大学,2021(18):112-115.
[4]刘合光. 精准扶贫与扶志、扶智的关联[J].改革,2017(12):36-38.
[5]刘伟华,王艳.资源多样化精准资助育人新模式的实践探索[J].学习月刊,2021(04):52-54.
[6]钟迎春.精准扶贫视域下高职学生“扶贫必扶智”教育的模式和教育的评价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