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现实启示

2021-12-02 14:24李惠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实践观现实启示马克思主义

李惠

摘要: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最本质的基础,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马克思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的基石,是科学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认为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是实践的必要构成条件,探究实践活动中的对象性关系,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理论的内在相关性、完整统一性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观点指导当代社会主义现实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现实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批判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从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层面去定义科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实践的发展,离不开实践观的发展,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可见,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最本质的基础,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人类不断改造世界、不断改造自我的全部过程,因而实践是社会进步和变迁的动力与源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是我们把握人、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理解、诠释和评价一切相关哲学问题的根本方法,需要深入分析并掌握其对我们生活实践即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通过漫长的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实践的探索而得出的一种方法论原则。实践的观点贯穿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及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核心和基础,影响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认识和把握,因而实践观问题的形成与发展值得我们认真考察。马克思关于实践的科学认识是在不断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完成的,马克思的实践观初步诞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终形成。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初步形成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入阐述实践的观点,对实践的观点已经成形,把生产劳动看作是实践的基本范畴。在《手稿》中,马克思说:“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在批判黑格尔的人类的主体是意识的唯心主义与费尔巴哈哲学的人的类本质异化论的基础上,对劳动异化进行分析,认识到人的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覺的活动,是创造对象世界的感性活动,他说:“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在生产劳动中把人类和动物区分出来,认识到实践是区别于人和动物特有的感性活动,规定生产劳动是人类创造生命和改变世界的实践的基本内容,对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有了关于实践观点的雏形。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分析,批判旧唯物主义中的没有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实践观,把对象、现实和感性的理解只从客体的直观的形式出发而忽略主体,没能正确对待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解决。”[1]只有通过对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实践活动,才能克服片面的理解方式,把客观现实与人的主观性联系起来,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两个方面去理解实践,把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明确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马克思还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真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足够科学的方法来检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自己的新唯物主义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这种新哲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实现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在破除旧哲学的思维禁锢的基础上,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从理论层面引申到实践层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活动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确立了实践观思想的主要内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正式提到实践并对实践的内涵作了界定,确定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和逻辑关系,并将实践落实于他的哲学研究中,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关注人及其人类社会,全面而系统地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为研究劳动生产及社会发展提供认识问题和看到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标志着科学实践观的正式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三种对象性关系

根据对象的不同,马克思在《手稿》中区分了三种对象性关系:即人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人与他人(社会)的对象性关系、人与生活自身的对象性关系,这三种对象性关系是内在的紧密相联的。三种关系相应地也会产生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人对自身的实践三种实践活动,这三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表达,同时跟每一个处在社会活动中的人息息相关,因而,正确认识这三种关系十分必要。

1.人与自然关系下的生产实践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中的一对基本关系范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认为,自然环境承载着人类生产所必要的物质条件,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而人类以劳动为基础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连结的桥梁,通过实践形成了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开展,逐渐出现在“自在自然”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人化自然”,自在自然纳入到人们认识和改造的范围之内会成为人化自然,通过生产实践来将自然客体进行改造。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的生产实践存在着物质交换的关系,涉及到人对自然的态度及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程度,会产生人与自然的对立的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信心和能力都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观念越来越强,自然规律的维护在人类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不择手段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行为中逐渐淡化,采煤采矿、伐木、捕捞等带来的可观收益,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索取与征服的欲望和行为。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的报复与生态的失衡,被排放大量污染物污染的大气环境,被过度打捞和水体污染的水资源,森林被大量砍伐和煤矿被大量开采带来的土地荒漠化、贫瘠化等等,漠视自然规律最终还是要承受随之而来的结果,这些危害也阻碍了人类的发展脚步。

2.人与社会关系下的交往实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的存在,人的个体活动及共同活动也是社会本身的实现形式,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从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交往阶段,到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一切劳动产品、能力和活动的交换阶段,再到现在所处的建立在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资料的基础上的自由、自觉、自愿的交往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以人的需求和目标为导向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体现出人与同时代人方向一致,才是保证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已经比较健全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能有效且有序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会产生分歧形成矛盾,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随着生产力地不断进步,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物质财富快速增加的同时资源平衡问题也随之出现,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显露。政治上人民的主体意识与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得部分公职人员滋生腐败与奢侈享乐之风,文化上互联网的普及与价值观的多元化,使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连结起来的交往变得更加便利,但同时缺乏深入思考的言论也更加泛滥,不良内容的传播冲击人们的文化信仰,不良舆论的有目的引导容易导致人们的价值观确立发生偏离。

3.人与自身关系下的对自身的实践

马克思认为,“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2]“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3]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有意识地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人不仅通过实践与自然、社会产生联系,还把自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人对自身的实践包括对思维的改造和对自身自然的改造两个方面,对思维的改造主要是对人脑的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锻炼和开发,增强人的实践活动的自觉自由性,对自身自然的改造则是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在自由和休息时间,对自己身体素质和精神素养进行提升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使得自己生存、生活和发展有更高的层次。

人们利用先进的社会物质条件提升了自己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容易产生享乐主义的不良风气,人体技能随着锻炼的减少而退化,思维被动接受代替主动思考,依赖电脑与网络等科技产品,弱化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记忆力、创造力。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人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自身的态度与言行影响人在社会实践中的活动,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世界,沉溺于虚拟社交,在现实中逐渐弱化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未发挥出人能够参与并改造社会的本质属性。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启示

1.在实践中实现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类于自然界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自然作为我们基本活动的前提,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模式,面对当前人类与自然紧张的关系,我们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实践观的指导下,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修复与自然的关系。第一,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是建立良好生态关系的前提,深刻反思人类自身掠夺式的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威胁,“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第二,正确把握保护环境与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以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理念指导生产实践活动。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利用科技进步与信息化的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渐弱化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对环境的影响。面对不可避免的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我们从意识和行动上积极应对并努力改善,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审视和反思我们的行为,并以正确的实践活动来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2.在实践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调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人们在加强自身个体发展的同时,努力增强个体之间交往的研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调,在良性的交往实践中达到人类自身和和谐状态。第一,要重视人作为实践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基本生活的系列政策措施的同时,人们也应该在此指引下增强自身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项实践活动中追求自己的社会价值。第二,强化权力运行机制和完善监督体系是制约公权力的有效途径,个体在社会上承担的角色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人在社会中的角色拥有的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义务,对义务的履行程度是个人对他人及社会的价值标志,也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社会的良好秩序是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參与,需要人们承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第三,发展先进文化要注重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们精神文化的涵养,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视文化体制的创新,并建立健全文化交流及准入门槛,创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更加优良与多元的文化环境。

3.在实践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我们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追求的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达成这一目标,克服自身发展中的不足,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主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是我们发展的前提,主观能动性是发挥是个体改造世界的重要指导,在实践过程中,人有意识的活动是可以控制事物发展的走向,科学的价值观来指导实践,改进自身存在不足,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其次,我们知道人的实践模式是“主—客—主”的模式,有了正确实践认知后,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参与实践,在一次次的实践检验中不断增强对世界的认识,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培养投身社会需要的经验和能力。最后的环节是回归到人的本身,进一步对实践中所收获的东西进行升华与内化,真正使实践产生的效用作用在人的身上,使人们的身体和思维在劳动实践中和谐地得到改造和提高,为实现自己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

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更加关注人类世界,它是马克思把握人、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理解、诠释和评价一切相关哲学问题的根本方法。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将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这些都需要我们正确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人类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变革和发展的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一次次反思和现实实践,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正是在于它的科学实践性,它的最终诉求是最广大人民的实践的最大解放,其根本即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认识到人与世界相处的科学模式,注意在人与自然界的实践中实现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在人与社会实践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调,在人与自身实践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2.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8.

猜你喜欢
实践观现实启示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马克思对旧哲学基础的反思批判
简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