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伟
好班一股绳,差班一盘沙,是绳还是沙,关键在班主任。
“老师,他一到做卫生的时候,就不见人影。”值日生委屈地说。学期初,我就把“班级卫生值日表”早早挂在教室前面,但挂了许久,却形同虚设,值日組长找人,不是说忘了就是找不到。该怎么办呢?
我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听到隔壁班的张老师教育学生:“叫你不要打架,记不住,是不是?”“老师,他欺负我兄弟!”……“兄弟”两个字突然窜入我的脑海。当年学教育心理学,老师曾在课上讲过,同伴在孩子心里的地位会随着年纪增长不断上升,到了高中,会明显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地位,跃居第一。回想起班里的小团体,我计上心头。
凭借对班里孩子的了解,我迅速挑选了8个团队核心人物。我对他们说:“你们是老师选出来的最优秀的小组长,你们自己选7个组员。”一个孩子问:“随便选吗?”“是的,选跟你关系好的,选你管得住的。”我说。然后,我把班里的卫生分成8块,每个组长领一份任务,带领着自己的“亲兵”干活。
接下来几天,教室很干净。看来这法子奏效了,我很开心,但是能不能长久,还要观察。三周过去了,我在教室外巡视,听到了学生的对话:“快点,篮球场抢地盘。”“卫生咋办?”“咱们的区早就打扫干净了,我提前做了。”“咱们”两个字像一阵春风,缓缓吹过我的心间。我明白了,卫生问题终于落地,孩子们也将班级挂在了心头,成了真正的主人。
我没想到的是,小团体的内部统一不仅解决了班级卫生问题,还形成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10月的全校秋季运动会,我班出尽了风头,在老师没有参与的情况下,8个组长根据本组优势,自行分工。他们为如何表现我班气势争得面红耳赤,个个绞尽脑汁;为了赢得名次,加紧训练。运动会那天,我默默下楼,想去运动场欣赏孩子们的英姿,无意中逮到几个运动会“逃兵”,没有一个是我们班的。对呀!怎么会有我们班的呢?孩子们早已握住主动权,成为当家人,哪有家里搞活动,主人跑走的道理呢?
我给学生一个平台,学生还我一个惊喜。我最初只是想把班里的日常琐事分给大家轮流做,找一些人际关系好的、朋友多的孩子安排任务,孩子们可能更能接受。孩子可以背着老师溜,却怎么也不好意思拂自己朋友的面子,让朋友为难。但后来,我发现,一次两次班级事务完成得好坏并没有那么重要,一群孩子切切实实地团结在一起才是最难得的。
在一次一次历练和磨合中,孩子们团结在一起,共同成长,一条条线终于拧成了一股绳。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