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微介入

2021-12-02 15:40景晓蕾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城市空间公共艺术城市更新

摘 要: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我国城市建设已经开始由增量发展转为存量发展。区别于以往的大规模城市改造与建设,理性发展思维主导下的城市更新,是在原有城市功能、格局、空间之上的局部性修复、改造、更新,以提升城市品质、丰富人文气息、美化生活环境为主要目标。公共艺术近几年发展迅速,为城市文化空间塑造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在当今城市更新中,公共艺术开始以微介入的方式越来越多地融入城市文化空间。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切入城市更新的话题,对公共艺术在城市中微介入的特点和必要性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公共艺术空间微介入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空间;社区;城市更新;微介入

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由量的积累转为质的提升,不再是大规模的硬件建设改造,而是转为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与升级。这使得注重城市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成为当下城市更新的重点。随着城市功能结构由集约型向生长型的转变,城市的空间系统也随之改变。“社区”这类城市基本组成单位,兼具了物理“空间”和公众“社群”的双重公共性概念,成为当下城市空间梳理、研究的一个热题,同时也是城市微更新的主要实践对象。在当下新型城镇化时期,倡导以文化为导向推动城市更新,改变“千城一面”“同质化”的问题,通过公共艺术微介入的方式,探索“艺术社区”“艺术乡建”的可行性,推进我国城市更新的步伐,探索城市更新的多重路径。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及分类

公共艺术(Public Art)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其作为一种公共文化方式被普及和广泛接受,现已成为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公共空间营造、公共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当下城市更新实践性探索当中。从类型上,公共艺术可以分为:公共壁画(3D壁画、涂鸦等)、公共雕塑、景观装置艺术、建筑(外形设计及改造)及公共艺术设施、大地艺术、公共新媒体艺术、公共行为艺术等[1]。

二、公共艺术微介入的特点

(一)空间感与尺度感

当下的城市更新大都以社区空间为单位进行更新与改造,具体到建筑聚落、街巷、小型广场、口袋公园等公共空间。因此,空间与尺度是实践中需要考量的一大要素。公共艺术的微介入,是以小型空间为背景,需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空间占有,即艺术品与周围环境、建筑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这里包含了尺度、色彩、形态、媒材等因素;二是尺度体验,即作品与人之间的关系。小型空间的艺术品使得人与物近距离交流,甚至叠加了许多生活空间,因此人与作品之间必须保持“亲近”的尺度关系。由此可见,空间与尺度是公共艺术微介入需要重视的要素。

(二)在地性与互动性

当下,公共艺术以微介入的方式参与到社区、街区等空间更新与改造当中,在这一过程中,在地性与功能性也是其突出的特征。在地性思维在当下已被公共艺术学界所广泛探讨,也成为当代公共艺术优劣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在地性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微介入就是以艺术的方式深入细微地进入一个原生的空间场所、文化情境,以艺术的方式主动与之互动,从而衍生出新的文化艺术形态。这种文化的关联也就是在地性,其本身也决定着作品是否成立以及其存在的持久性。互动性是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大特征,这一点在微介入中也得以充分体现。社区艺术改造与介入,大都基于街区、小型公园和广场等场所。艺术品与人之间的尺度决定了二者之间近距离交流的必然性,而公共艺术的共享理念也决定了艺术与人之间互动的必要性。诸如一些具有互动性的景观艺术装置以及公共艺术设施,都是公共艺术微介入的有益实践。

(三)临时性与活动性

临时性和活动性是公共艺术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临时性艺术作品成为很多城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比如一些短期的艺术活动或展览等[2](如闻名世界的“大黄鸭”项目),这种临时性的公共艺术项目凭借短时间内制造的“事件性”“话题性”,能够最大程度地活化、刺激城市文化氛围,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乃至商业价值。公共艺术微介入经常会采用临时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因其具有几方面优势:如材质的在地性、多样性,形式的翻新与实验性,制作成本的相对低廉等。此外,还有展览、表演、行为艺术等公共艺术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更新中。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一般会遵循与适应该城市的文化特点,公共艺术的体现一般也与城市文化相契合[3]。具有文化在地性的公共艺术活动能够活化、提升城市的艺术与文化气息(如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以艺术发掘、塑造城市可能,介入城市更新。

三、公共艺术微介入在城市更新中的必要性

(一)社区时代的文化诉求

对于规模较大的城市来说,公共艺术能够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现城市文化与城市底蕴,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一座城市的建筑水平与审美水平[4]。进入社区时代的今天,城市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那些大型的城市景观上,也“降维”体现在一些社区型的特色空间、品质空间的塑造上。公共艺术的微介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从微观的视角更深入地发掘城市独特的文化肌理,充分展现城市的文化与个性,从而塑造、提升城市的空间品质与文化氛围。

(二)公共时代的精神共享

城市是人们共同的生活空间,社区概念的出现则更加强化了空间概念之上的“群体性”特征,使这种抽象的社群意识(身份、文化、生活习惯的归属感)更加具象化、典型化。公共艺术以微介入的方式进入社区这类公众场所,出现在人们身边的街区、公园等生活半径当中,让人们能够近距离体验、互动,成为人与人、人与城市之间的情感纽带。通过公共艺术的微介入,群体审美、意识、诉求可以艺术地呈现出来。人们感受艺术的同時,也是实现精神“交往”的过程。可见,公共艺术的微介入,能够实现人对城市的关注、改造,能够最大化地尊重公众多元群体的存在价值。通过自下而上的参与方式唤醒民众的参与意识与精神共鸣,是今天公共时代文化共享的重要价值。

(三)城市空间的多元化形象塑造与提升

当今城市已经逐渐由旧有的“模块式”功能空间转型成为以社区为单位的“根茎式”空间系统,而集约型、多元型、复合型的社区模式,已经成为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在城市更新的微介入,基于不同社区场所的功能属性、业态布局、空间特征、文化特性、公众期待等环境因素展开,以多元化的艺术方式创造性地进入不同的场景,从而打造具有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的当代城市空间。

四、公共艺术微介入的应用实践

(一)静态介入

1. 壁画、雕塑、建筑

作为传统艺术形式,壁画、雕塑、建筑在当代城市更新中的应用也不断推陈出新,从观念到形式都引入了时代表征。比如近年热门的3D涂鸦,不仅打破了原有壁画艺术的空间理念与创作方式,还引入了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与临时性特征,从而活化了壁画的空间表现方式。雕塑在微介入方面主要注重把握作品与环境与人的关系,除了尺度和形式上的“亲和力”,还追求互动性与场景性表现方式,拉近人与艺术品之间的距离,将观看转化为体验式、沉浸式的场所感受。建筑的艺术介入大多是针对建筑外形如外立面的艺术改造提升等,通过一些壁画、涂鸦、雕塑、装置等艺术造型方式,改变原有建筑的文化内涵与气质,打破常态化的景观而营造出场所的个性。

2.装置艺术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装置艺术,是指现成品的排列组合从而形成具有特定意味的形式。作为公共艺术的装置作品,大多以景观装置的形式出现。从形式上而言,景观装置更能够与环境相协调,体现公众的审美意趣;从观念上而言,景观装置弱化了个人意识而将关注视角和创作受众定位为社会与公众。因此,景观装置作品具备开放、互动、共享等艺术特征与文化指向。此外,一些公共艺术介入项目及活动,还会采用临时性的装置艺术,从形式、媒材、观念等方面以更为实验性、多元化的艺术方式,探究艺术介入城市、介入社区的可能性。

(二)动态介入

随着近年来公共艺术的研究及实践的迅速发展、技术进步对艺术语言的创新与推动,公共艺术的概念与边界不断拓展。动态的公共艺术介入是指行为性、活动性的公共艺术项目,比如上海的浦东新区在2020年发起的“艺术不老”计划,由美术馆、艺术家和社区共同组织,通过公众参与艺术体验活动、艺术介入社区等,引导社会大众关注老龄化问题,关怀老年群体文化诉求与社会交往等诸多现实问题,非常具有社会意义。另外,动态的公共艺术介入也指艺术形式方面的动态化趋势,这主要是科技带动下的艺术手段的发展,比如动态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越来越多进入到人们的生活视野,丰富了城市空间的多元表达。

五、结语

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今天,城市更新已经同社区营造密不可分。公共艺术微介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极其契合当下城市更新的现实需求。城市文化的有序发展与品质塑造,需要文化艺术作为核心驱动力,并且以微观的触角深入城市的细微之处、人们的生活之中,从而给城市更新带来更多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金世强.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介入与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5):76-77.

[2]产婵.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的理论引导[J].山西建筑,2020(18):4-6.

[3]張庆东.浅析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20(5):109-110.

[4]施君鹏.公共艺术在城市商业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20(3):211-214.

作者简介:

景晓蕾,博士,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雕塑、公共艺术、风景园林。

猜你喜欢
城市空间公共艺术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TOD/城市更新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中国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