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来,向天利
(湖北省天门市中医医院,湖北 天门 431700)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常见的、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发病后患者会出现肝区痛、上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一系列症状,病程多持续半年以上,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或重型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癌。目前普遍认为该病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西医主要采用抗炎、免疫调节、抗病毒等治疗手段,但易产生耐药性,且不良反应较多,整体疗效不佳。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受到临床广泛关注。本研究探讨苓泽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天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23~68岁,平均(39.05±4.30)岁;体质量指数18~29 kg/m2,平均(24.30±1.04)kg/m2;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4年,平均(1.52±0.24)年;其中慢性丙型肝炎12例,慢性乙型肝炎32例。观察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24~67岁,平均(39.10±4.27)岁;体质量指数19~28 kg/m2,平均(24.28±1.10)kg/m2;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4年,平均(1.57±0.23)年;其中慢性丙型肝炎11例,慢性乙型肝炎3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1]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中的诊断标准:谷丙转氨酶(ALT)为正常的2~10倍;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阳性,或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2]。②中医诊断符合《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中肝郁脾虚型的诊断标准:胁肋胀痛,腹部胀满,烦躁易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溏,头晕,乏力,舌苔薄,脉弦滑[3]。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语言、认知功能正常,能正常交流者;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过敏体质者;有精神类疾病者;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近1个月使用抗病毒、免疫调节剂治疗者;合并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者;合并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者。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取注射用谷胱甘肽(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02)1.2 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取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浙江优胜美特中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741)150 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苓泽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方药组成:白扁豆15 g,白芍10 g,党参片15 g,北柴胡10 g,陈皮6 g,猪苓15 g,泽泻10 g,白术10 g,薏苡仁15 g,茯苓15 g,法半夏10 g。血小板减少者,加茜草、仙鹤草各15 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治疗4周。
3.1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胁肋胀痛、腹部胀满、烦躁易怒等症状进行积分,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2、4、6分。②肝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血3 m L,离心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BK-400型)测定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肝功能基本正常,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有效:肝功能指标好转,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69%,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胁肋胀痛、腹部胀满、烦躁易怒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郁脾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肝郁脾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胁肋胀痛积分 腹部胀满积分 烦躁易怒积分观察组 44 治疗前4.17±0.46 4.14±0.39 4.27±0.34治疗后1.26±0.22△▲ 1.17±0.27△▲ 1.21±0.17△▲对照组 44 治疗前4.20±0.48 4.19±0.44 4.33±0.31治疗后2.55±0.34△ 2.05±0.30△ 1.90±0.22△
(2)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郁脾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肝郁脾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1.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ALT(U/L) AST(U/L) TBIL(μmol/L)观察组 44 治疗前 181.62±19.24 142.89±15.62 46.31±5.19治疗后 49.20±5.30△▲ 45.36±5.11△▲ 24.16±3.02△▲对照组 44 治疗前 181.75±19.33 142.77±15.70 46.27±5.16治疗后 102.34±11.65△ 90.37±10.32△ 32.74±3.90△
(3)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77.27%(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郁脾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腹胀2例,恶心、胸闷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4/44);观察组出现恶心、腹胀各2例,头晕、胸闷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6/4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病毒性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广泛,发病率高[4]。目前研制出多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但易产生耐药性,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中医学无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将其归属于“胁痛”“郁证”“虚劳”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由湿热毒邪入侵人体,致正气虚弱,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日久损脾,引起肝胆、脾胃等脏腑气滞而致[5]。故肝郁脾虚型为该病常见证型,治疗以健脾和胃、疏肝解郁为基本治则。本研究采用苓泽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方中茯苓健脾利湿,陈皮、白术、法半夏燥湿,白芍柔肝止痛,猪苓、白扁豆、薏苡仁、泽泻祛湿,党参健脾益肺、和胃生津、补中益气,柴胡和解表里、疏肝解郁。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疏肝解郁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白芍能降低血清肝糖原、ALT含量,改善形态学上肝细胞坏死及病变[6];茯苓能调节免疫系统,抑制血清ALT、AST活性,促进肝内胶原纤维降解和重吸收,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7]。
肝功能指标是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ALT、AST、TBIL为观察指标。ALT在肝细胞中含量最多,在病毒性肝炎急性期,ALT大量释放入血,血清浓度显著升高,可作为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正常血清中AST含量较低,但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其可大量释放入血,若其血清浓度超过ALT,提示肝炎病变持续进展;TBIL水平升高则尿液、皮肤、血清呈黄色,中医称为“黄疸”,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胁肋胀痛、腹部胀满、烦躁易怒积分及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苓泽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效果较佳,能缓解患者病情,改善肝功能,未增加不良反应,提示用药安全性较高。金玉林[8]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和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说明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关键在于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综上所述,苓泽柴芍六君子汤能改善肝郁脾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研究应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增加更多客观指标,探讨其远期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