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12-02 12:37王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1期
关键词:消化性胃镜溃疡

王恒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病较急,发展迅速。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多为黑便、呕血等,是临床急症之一,需及时治疗[1]。以往的静脉滴注药物对出血量小的患者疗效优良,但针对比较严重的出血患者,单纯药物止血疗效不确切,急诊行胃镜诊疗意义重大。在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下,临床上胃镜技术日益成熟,胃镜下对病灶部位的止血策略逐渐得到普及,常用技术主要包括胃镜下病灶位置药物喷洒治疗和胃镜下病灶位置药物注射等,但治疗效果不一[2]。为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现对收治的部分患者予以胃镜下注射治疗,观察其与胃镜下喷洒治疗的不同,治疗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66 例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 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4,年龄26~66 岁,平均年龄(44.7±9.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8∶15,年龄25~67 岁,平均年龄(44.6±9.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患者均知情,自愿在知情协议书上签字,经医学伦理审查会考察通过。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予以常规禁食,静脉注射营养液支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 与40 mg 艾司奥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314)混合液,q.8 h.,接着以不同方式对全部患者展开治疗。对照组:胃镜下对病灶部位进行药物喷洒治疗,提前配制8%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在胃镜下对病灶位置进行喷洒,严密观察患者病灶位置的出血状况,将药物喷洒的最大剂量控制在<40 ml。观察组:胃镜下对病灶部位进行药物注射治疗,利用钛夹将暴露于外部的大血管夹住来止血,提前配制肾上腺素1∶10000 溶液于胃镜下对小血管出血位置3 mm 内病灶部位分点注射,注射量为2 ml,严密对患者的病灶出血进行观察,将最大剂量控制在<10 ml。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b 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24 h 内Hb 水平得以稳定,大便次数减少且潜血呈阴性,呕血等全部症状均消失;有效:经治疗,24~72 h 内Hb 水平相对稳定,大便次数减少,且潜血呈现弱阳性,全部症状均得到改善;无效:经治疗,患者72 h 内Hb 水平变化不明显,呕血等症状未得到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Hb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b 水平比较(,g/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b 水平比较(,g/L)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一类消化系统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但临床一般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更常见。以往的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是对静脉滴注药物止血,但此方法仅对出血量较少的患者治疗效果好,对出血量大的患者作用不确切[3]。在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下,医疗水平在逐渐提升,很多研究得出:运用胃镜下止血治疗方式,可提前将配置好的去甲肾上腺素运用胃镜下止血的方式治疗,提前将配置好的去甲肾上腺素对病灶位置局部完成喷洒,这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止血效果[4]。还有一些研究得出:此方式对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大的患者治疗存在争议较大,且容易反复出血,存在安全隐患,与人们所期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距较大。胃镜下病灶位置药物注射对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经对小血管出血位置予以肾上腺素溶液注射治疗,容易使出血周围的血管出现痉挛,导致局部血小板凝集,出现血栓,最后借助物理方法对病灶位置展开压迫,有效进行止血,具有较高安全性[5]。

消化性溃疡多数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保护作用较弱导致,临床的主要表现是十二指肠溃疡等,是当前临床消化内科常见病[6]。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所指的是屈氏韧带之上的消化器官病变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为严重的一类并发症,疾病发病比较迅速,属于一类急性病症,发病率在逐年提升,需多加重视。

以往所讲的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来止血,在学者的不断研究下发现,药物止血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出血量大患者临床效果不佳。在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渐提升下,胃镜技术在日益得到改进,相继出现更多的胃镜下止血治疗方案,可借助去甲肾上腺素局部大面积来喷洒,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能够对血管起到强力缩小作用,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发挥止血功效[7,8]。也有研究得出:去甲肾上腺素对微小血管出血具有较高的止血作用,针对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大的患者,效果存在较大争议,具有较高重复出血几率,安全隐患较高,与人们预期的效果存在差异较大。

为使胃镜下止血方案的止血效果得以提升,临床学者在不断的研究下,胃镜下病灶位置药物注射术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经肾上腺素溶液对小血管出血位置病灶的分点注射,容易致使出血位置血管痉挛,诱发局部血小板凝集,致使形成血管血栓,为其注射药物后容易导致组织肿胀,经物理压迫可起到止血效果,效果明显,安全作用较强。胃镜下病灶部位注射的药物能够直接对出血病灶产生作用,提升疗效[9]。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108.56±19.76)g/L 高于对照组的(96.17±15.88)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组结果有效说明胃镜下注射治疗比喷洒治疗的效果好,因为注射方式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能够对病情有效进行控制,不仅可发挥有效的止血作用,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Hb 水平,使患者的病情可在短时间得以恢复,效果优良。

综上所述,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用胃镜下注射治疗,能够快速止血,帮助患者早日出院,在提高Hb 水平的基础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效果较高。

猜你喜欢
消化性胃镜溃疡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
都是“溃疡”惹的祸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