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华文
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存在相关性,具有呼气气流受限特征,进而诱发反复的咳嗽、喘息、咳痰、胸闷以及气促等一系列症状。重症哮喘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与此同时容易诱发气道缩窄甚至气道重塑。由于重症哮喘患者存在黏膜水肿以及痰液梗阻等情况,进而造成通气不足,非常容易诱发器官功能衰竭、低氧血症或者高碳酸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1],使得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及威胁,所以积极探寻重症哮喘患者的科学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以下将进一步分析对于急诊重症哮喘患者行呼吸内科治疗的具体方法及实际效果。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本院70 例急诊重症哮喘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 例。观察组中,男19 例,女16 例;年龄43~76 岁,平均年龄(59.6±5.5)岁;哮喘发病时间4 个月~11年,平均哮喘发病时间(4.3±2.5)年。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7 例;年龄42~78 岁,平均年龄(59.5±6.3)岁;哮喘发病时间4 个月~10年,平均哮喘发病时间(4.4±1.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诊断符合且确诊为重症哮喘,症状为呼吸困难、气短、喘憋、胸闷、说话受限、大汗以及烦躁等,夜间发作频繁,且经血常规、X 线、痰液以及肺功能等相关检查得以确诊;②患者或(和)家属知情同意;③各项临床资料均完善,且配合度良好。排除标准:①具有药物应用禁忌证者;②患有其他相关呼吸系统病变者;③患有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其入院后需立即对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并经鼻导管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控制氧流速为2~5 L/min,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行静脉注射,剂量为80 mg/次,2 次/d,连续用药2~3 d,应用氨茶碱注射液行静脉注射,剂量为0.3~0.6 g/次,1 次/d。观察组患者行呼吸内科综合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下述治疗,1 ml 硫酸沙丁胺醇+2 ml 异丙托溴铵混匀后行雾化吸入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给予10~20 ml 硫酸镁注射液+10 mg 多巴胺注射液+500 ml 生理盐水,0.8 g 西咪替丁+250 ml 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连续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各临床症状表现及体征表现完全或者大部分消退,同时呼吸速率恢复至18~20 次/min,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症状、体征均得到明显缓解,并且呼吸速率恢复到20~25 次/min,各项体征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患者症状、体征等均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 d 后对其血气指标进行测定和对比,包括PaCO2、PaO2、SaO2。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PEF、FVC 及FEV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PaCO2、PaO2、Sa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PEF、FVC、FEV1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VC、FEV1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哮喘疾病属于我国临床高发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者的病情持续存在并反复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哮喘疾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例如呼吸系统炎性反应、神经功能障碍、气道反应敏感或者自身变态反应等。对于急诊重症哮喘患者来说,咳嗽、胸闷和呼吸急促等一系列症状表现进一步加重,并且伴随显著的呼吸困难、呼气量下降等情况,进一步给患者带来了身心痛苦,也对其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威胁。近年来研究指出[2-4],哮喘疾病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患者机体当中细胞以及细胞组分等所共同形成的与机体炎性细胞紧密相关的复杂网络,进而导致气管出现显著的高反应性特点,从而诱发气道慢性炎性反应。对于重症哮喘患者来说,若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规范化治疗,则非常容易致使病情迅速恶化,并在较短时间内诱发呼吸性酸中毒、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诱发呼吸衰竭等,这对患者生命安全将产生严重威胁[5-7]。对于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往往存在面色苍白、呼吸费力、显著的三凹征、口唇发绀以及强迫端坐呼吸等情况,患者双肺具有哮鸣音特征,即便未应用听诊器也能清晰闻及。然而对于危重哮喘患者来说,可能出现呼吸音以及哮鸣音等减少或消失,产生“沉默肺”的特征。
目前,针对广大重症哮喘患者,特别是同时存在呼吸衰竭情况者,主要应用常规治疗方案,例如迅速给予吸氧,应用茶碱类药物进行静脉滴注,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或实施雾化吸入治疗等,从而抑制患者嗜酸粒细胞等相关炎性细胞在患者气管内的大量聚集,进一步对炎性介质产生以及释放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缩张患者支气管并改善呼吸肌力量,进而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帮助解除患者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快速纠正其呼吸衰竭的症状表现。然而仍有部分患者通过采取以上治疗措施后支气管炎性反应出现反复发作,使得气管内产生碳酸并诱发气管阻塞,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状态进一步加重,这也是造成患者哮喘病情仍然无法得到迅速缓解的重要原因,部分患者还可能表现出意识昏迷以及烦躁不安,甚至呼吸衰竭等情况。近年来有报道指出[8,9],机械通气的应用能够有效扩张支气管,帮助抵消机体内源性呼气终末正压(PEEP),并快速改善患者组织供氧状态。在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措施迅速缓解其症状表现,帮助调整血气状况以及纠正患者肺功能,例如给予吸氧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能够抑制炎症并解除痉挛,帮助扩张血管,降低患者的哮喘发作频率。然而上述常规治疗措施可能增加患者的呼吸道阻力,使得肺泡发生过度充气,进一步对肺部通气功能产生干扰和影响,患者可能发生低氧血症以及呼吸性酸中毒,所以还需对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迅速缓解其痛苦并改善疗效。通过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有利于迅速解除患者的气管痉挛状态,帮助改善哮喘疾病,有利于临床获益。通过应用多巴胺能够对患者神经发挥良好的传导作用,帮助改善血流量并促使心肌收缩力的快速增强,有利于改善血管收缩并提升动脉压。通过应用硫酸镁则能够发挥良好的缓解惊厥作用,并促使患者支气管得以扩张,这对于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意义重大。氨茶碱的应用能够迅速舒张平滑肌,并对呼吸肌以及呼吸中枢产生良好的兴奋作用,同时可发挥抗炎以及提升免疫力等诸多功效。通过运用西咪替丁则有利于提升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对夜间发作的患者可显著提升疗效。沙丁胺醇则可避免支气管痉挛。应用异丙托溴铵则能够促进支气管平滑肌迅速舒张,帮助缓解哮喘症状。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通过进行以上呼吸内科综合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特别是经治疗后主要的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经测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对于急诊重症哮喘患者进行呼吸内科综合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的重症哮喘患者给予呼吸内科综合治疗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并可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