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基于此,课堂作业作为学生巩固知识技能的有效载体,必须指向语言建构和运用,帮助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面笔者根据《语文作业本》中的相关作业,谈谈作业设计的导向和具体的作业类型。
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应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
“看拼音写词语”是最常见的一种作业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词语。如果把词语融入文段,让学生进行理解性积累,那么学习效果会更好。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中有“家景、供品、祭器、郑重”等词语,有的名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对此,《语文作业本》把它们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识记和巩固。
jiājǐnɡ( )富裕的人家祭祀时非常zhènɡ zhònɡ( ),桌上的ɡònɡpǐn( )很多,jìqì( )也很jiǎnɡjiu( )。孩子们都pàn wànɡ( )这样的祭祀。
这样一个简单的语段把几个词语整合起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词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教师常常会设计“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等练习。这样“碎片化”的练习虽然将词语与文本进行了结合,但对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帮助不大。如果把词句与文本进行整合,能更有效地指向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如《语文作业本》设计习题时,把六年级上册《浪淘沙》中的“簸”字放到整首词中,帮助学生理解。
“浪淘风簸自天涯”一句中,“簸”字的意思是()。这句诗描写了黄河水(),让我感受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这样设计作业,让学生既理解“簸”的意思,又透过“簸”了解黄河水的波涛汹涌。把词语与整首词整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完成了语言的建构,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情境中辨析语言,能助力学生体味和推敲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和用法,从而准确使用语言。如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文中,“清幽、清秀、恬静”三个词语意思相近,但使用的语言环境并不相同,“清幽”侧重于形容环境,“清秀”侧重于形容人的外貌,“恬静”指安静、宁静。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这些词语,《语文作业本》特意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1.鸟儿婉转的鸣叫声,掠过()的溪谷,穿过古朴的山道,传到了我的耳中。
2.画上的童子长得极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3.小小的村庄充满着田园气息,幽雅(),秀美如画。
如此设计作业,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掌握和理解语言文字的特点,形成语言积累,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它看似是一种直觉,实则是语言习得和积累的结果,随着言语经验的丰富和语库的扩大而提升。因而,作业设计要指向语感的培养,这样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有的作业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言现象来领悟语言规律,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规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如《语文作业本》中,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一课安排了古诗填空题。
其他古诗词里也有这样的诗句:
1.七八个星天外,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 ,门泊东吴 ______。
3.______,______。
这一作业设计分为三步:(1)变换形式读两句古诗;(2)通过“小泡泡”,引导学生发现对偶句的规律;(3)填写其他对偶句。
这样的作业渗透了有关对偶句的知识,让学生既积累了诗句,又直观感受到对偶句在古诗中的运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抓住关键语句、精彩段落,细细地感受与理解,能让学生有效积累、运用语言,从而生成良好的语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如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文中,当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兄妹俩陶醉了,他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月光下的大海。作者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行描写,这也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对此,《语文作业本》设计了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_____”画出皮鞋匠听《月光曲》时联想到的画面。
3.读描写皮鞋匠联想的句子,完成填空。
皮鞋匠能想象出如此美丽的画面,是因为《月光曲》 ______。我们不禁赞叹,贝多芬______。
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学生能感受到月光曲的变化,感受到用画面来描写音乐的好处。
鲁迅的文章含义深刻,学生很难正确全面地理解。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精彩的段落,结合背景资料,领会作者的意图,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
如在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一文中,鲁迅描绘了江南的美景,那是他幻想出来的画面,意境深远。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语文作业本》设计如下作业。
在昏沉的夜,为什么“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结合课文和课后的“阅读链接”,完成填空。
“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体现了______。
在课上引入课文的时代背景,使学生把“昏沉的夜”与当时黑暗的社会联系在一起,如此,学生就不难理解鲁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明白故事的产生与作者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为理解文本、培养语感奠定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达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只有学以致用,学习才有意义。
有些课外阅读文本与课文是密切联系的。通过勾连这些文本,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如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侄女周晔写的悼念文章,文中“救助车夫”这个事例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体现。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也是纪念鲁迅的文章,文中各行各业的人都来悼念鲁迅,各自表达不同的哀思。基于此,《语文作业本》设计了如下作业。
瞻仰遗容的人开始接连地来。如果课文中那位拉车的黄包车夫来悼念他,又会是怎样的场景呢?写一段话。
该作业将课外阅读与课文学习相结合,带领学生进入悼念鲁迅的情境之中,进行片段练习,把获得的言语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语用能力,并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通过想象尝试说话、写话,可以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如学生学习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一课后,《语文作业本》引导学生补充阅读吴继路的《京剧》。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京剧演出中,乐声悠扬,锣鼓铿锵,使你觉得一会儿如高山大海,一会儿似小桥流水,烘托着演员的唱、做、舞、白,确实可以叫你入迷。”
这样的情景,学生在名著中、电视节目中都看到过。为此,《语文作业本》设计以下作业。
读短文中画线的句子,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古典名著中的哪个场景?展开想象写一写。
在具体的语言实践运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这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生拓展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本,将脑海中建构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将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文本理解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给语文学习提供了无穷的资源。为了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语文方面的营养,作业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探究,加强语言运用,提升综合素养。
比如,《京剧趣谈》一课的课外拓展作业设计如下。
文中介绍了很多关于京剧的知识,如“生旦净丑”“唱做舞白”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京剧,了解更多京剧的知识,并和同学交流。
又如,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课外拓展作业设计如下。
丰子恺的漫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选择一幅,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注重探究,强调语言实践,达到学以致用,这就是语文的真谛。
综上,指向语言建构和运用的作业能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借助语言情境,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习得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