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琼
(广西桂林恭城县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542500)
临床提出穿刺点出血的标准是在穿刺前中后期3个阶段应用棉签擦拭穿刺点后发现棉签被血液全部浸染,穿刺点出血是血液净化治疗中常见的临床现象,目前临床针对该现象尚未统一处理方式,临床存在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处理效果也不尽相同[1-2]。临床提出穿刺点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高血压表现、患者自身缺乏重视内瘘护理的意识、患者缺乏主观护理积极意识、卧位错误、内瘘血管狭窄等[3-4]。文章就血液净化患者治疗中穿刺点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报道如下:
疾病因素: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终末期机体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时会引起穿刺点出血,同时患者血液中毒素较多时会对血管壁造成不良刺激,进而导致血管脆性增加,易诱发并发症[5]。患者因素:患者缺乏主观自护能力、合并高血压、凝血障碍、穿刺侧侧卧、内瘘血管狭窄、假性动脉瘤等。治疗因素:临床采取绳梯法穿刺时,如穿刺血管长度<5cm易导致区域穿刺,可影响血管壁薄弱,增加并发症风险,采取扣眼法穿刺时运用金属针头采取高角度穿刺,当透析脱水完成后会降低机体容量,降低组织张力,导致穿刺点出血。穿刺时采取固定按压法,预防出现无意识牵拉损伤穿刺针眼、止血材料出血移位、穿刺点出血,此外按压穿刺点时间过短,如按压力度不足也会导致穿刺点出血[6-7]。
早期识别高危人群:缺乏穿刺点出血相关护理知识,护士针对高危人群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合理安置卧位。促进新瘘成熟:行动静脉造瘘术后应用红外线治疗仪进行皮肤照射,每次40分钟,加速新瘘成熟,通过红外线治疗仪照射皮肤可加速血液循环、确保新瘘局部皮肤温度上升、发挥热效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局部血流量[8]。重视穿刺手法:护士指导患者穿刺时取平卧体位,确保内瘘朝上,对穿刺点及周围皮肤使用聚维酮碘消毒,要求范围>5cm,运用尼普洛16G内瘘穿刺针进行穿刺,护士操作全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正确评估选择穿刺点,内瘘吻合口与动脉穿刺点距离>3cm,针尖朝向吻合口方向,内瘘吻合口要求静脉穿刺点距离>8cm,针尖朝向心尖方向,进针时确保针尖斜面朝上,穿刺针需与血管壁呈现平行关系,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9]。绳梯式穿刺法:护士观察内瘘情况,呈阶梯式确定3-5个等距离排列的穿刺点,确保每个穿刺点之间距离在1.0cm左右,透析过程中按照近心端向远心端的方向按顺序穿刺,轮回使用所有穿刺点后再从头开始反复应用[10]。应用区域穿刺法,选择动静脉穿刺区域作蜂窝状穿刺,轮流更换穿刺部位,每个穿刺点距离约在1cm左右。治疗结束时护士快速拔针,使用拇指按压纱布,采取胶布固定法,应用弹力绷带压迫止血,5分钟后放松绷带,半小时到1小时后完全放开绷带[11]。应用正确按压与固定方法:护士应用止血绷带进行止血处理,确保均匀分布止血纱布与棉球受力,扩大止血范围,准确定位,有助于调节松紧度[12]。
临床认为导致血液净化患者穿刺点出血的因素多且复杂,临床也存在多种止血措施,因此为患者提供血液净化治疗前需仔细判断患者是否为穿刺点出血高危人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已经发生穿刺点出血的患者,需快速寻找出血原因,采取针对性止血措施,避免盲目止血消耗医疗资源,增加治疗成本,浪费操作时间。同时每位血液净化患者身体素质不同,穿刺部位也不同,因此发生穿刺点出血后的止血措施也不尽相同,此外护士为患者提供穿刺时一般按照自身经验选择常用的穿刺方式,未考虑患者个体差异性,无法保证该穿刺方式适宜患者,从而增加穿刺点出血风险,一旦发生出血则会增加患者身心痛苦感受,浪费医疗资源。临床中如护士盲目采取常用止血措施,如止血效果不佳则更换止血措施直至有效处理,该现象会反复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浪费医疗耗材,且具有繁琐步骤,存在污染风险,影响止血效果,增加血液丢失风险,诱发贫血。因此临床需进一步建立完善的评估出血风险与处理机制,为控制出血提供预防与干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