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胜
(山东省临朐县政务服务中心 262600)
在养鸡生产过程中,广大养鸡从业者要想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不仅要引进健康无疫的鸡苗,还要根据鸡群实际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认真规范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鸡群免疫接种要取得理想满意的效果,不仅取决于鸡群免疫接种时应用的疫苗质量、鸡群制定的免疫程序、免疫接种途径和方法等外部客观条件,还要取决于鸡群机体自身的免疫应答能力。鸡群机体接种疫苗免疫应答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由于鸡群接种疫苗后自身产生抗体的速度、抗体水平维持平稳的时间、抗体降到最低水平的程度等受到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养鸡从业者一定不要认为鸡群按程序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就能使整个鸡群获得很高的免疫力。有的鸡群按程序正确接种了各种疫苗,因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低不一,造成鸡群发病,严重者导致大批鸡群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兽医临床经验,分析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供广大养鸡从业者参考,以便更好的指导养鸡生产。
1.1.1 鸡群遗传因素
从鸡群机体自身看,机体免疫疫苗后能否迅速产生整齐的抗体水平与机体自身的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即使同一品种、同一批次的鸡群,对接种同一种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反应也有明显区别。另外,有的鸡自身就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有时即使接种疫苗也会造成免疫失败。
1.1.2 母源抗体因素
一般来说,鸡群个体的免疫应答都会存在不同差异,即使同一批次同一品种的鸡群也可能来自不同种鸡场,导致鸡苗母源抗体水平高低不一。如果对同一品种相同日龄的鸡群进行免疫接种,一部分母源抗体水平很高的雏鸡苗免疫会导致免疫抑制,不会出现理想的免疫效果,导致首次免疫接种失败。另外,雏鸡苗即使品种相同、日龄相同、来自同一个种鸡场,其母源抗体水平也会高低不同,这样也会严重影响免疫效果。
1.1.3 病原体变异因素
疾病病原体比较容易发生变异,新疫苗的研究、生产、使用等环节永远跟不上疾病变异的速度。所以在实际生产中,用现有的疫苗来接种某一种疾病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主要是由于疫苗的病原体毒株与现在正在流行的病原体毒株不匹配,造成免疫接种失败。
1.1.4 饲料营养因素
饲料中的维生素如VB、VE等及微量元素对鸡群机体的免疫应答非常重要;当饲料中缺乏或不足时,会影响鸡群免疫应答反应,甚至会造成免疫抑制。在实际生产中,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份代谢情况都会影响抗体的产生,致使免疫功能低下,造成机体免疫力严重下降,从而造成免疫失败。
1.2.1 疫苗的储存管理
鸡用疫苗一般分为弱毒冻干活苗和油乳剂灭活苗两大类,弱毒冻干活苗一般要求在0℃以下保存,个别的要求在2~8℃常温保存,油乳剂灭活苗要求在2~8℃恒温保存。疫苗一定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存放,坚决不能将常温保存的疫苗进行冷冻保存,不应冷冻保存的疫苗进行恒温保存,否则,疫苗免疫效力将大大降低,严重影响免疫效果。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具备冷藏设备,保证疫苗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输。疫苗在生产过程中都有严格的生产工艺,冻干苗必须真空包装,在使用时若疫苗瓶不是真空的则该疫苗不能使用;灭活苗也有严格的生产工艺,瓶口也是通过严格的密封,保存不严也会影响免疫效果。每一种、每一批次的疫苗都有生产批号与生产日期,在有效期内的疫苗是有效果的,疫苗一旦超过有效期再给鸡群接种也会严重影响免疫效果,所以,超过有效期的疫苗坚决不能用。
1.2.2 疫苗的选择因素
选择适合本鸡群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是取得理想免疫效果的关键。根据本村、本区域近几年禽病流行病学情况、常发病的种类等确定免疫程序,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选择合适的疫苗,根据以往用各种疫苗免疫的效果情况确定疫苗生产厂家。不同厂家的疫苗免疫效果存在差异,同时鸡群免疫应答存在差异。所以选择的疫苗不合适也会造成免疫效果不理想,致使疫病流行,造成鸡群死亡。预防同一种病的疫苗,鸡群不同的日龄使用的规格也不相同,如新城疫苗雏鸡60 日龄以下一般用弱毒苗,大于60 日龄的鸡群一般用中等毒力的疫苗,因此,疫苗选择应与鸡群日龄相匹配,才能达到满意的免疫效果。
1.3.1 消毒不到位因素
鸡场工作人员在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时,对应用的注射器、针头、注射部位等作全方位消毒,否则导致疫病交叉传染,造成疫病流行,鸡群免疫接种失败。在使用很容易扩散病毒的疫苗(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进行鸡群免疫时,在免疫接种一周后必须对全鸡舍进行消毒,防止疫苗散病毒,引起鸡群发病,造成免疫失败。
1.3.2 接种途径不规范因素
在养鸡生产中,不同疫苗接种方法也不相同,疫苗接种方法一般分为点眼、滴鼻、口服、注射、刺种、气雾免疫等,每种疫苗针对不同日龄的鸡群都应按规定选择对应的接种方法。即使疫苗质量、种类等选择正确,但免疫接种方法不正确同样会造成免疫失败。如注射疫苗时姿势方法不正确,导致没将疫苗注射到鸡体内,或者注射的疫苗外溢,也会致使鸡群免疫失败。
1.3.3 剂量不准的因素
疫苗接种必须按照说明的剂量正确稀释后进行免疫接种,疫苗剂量过大,容易伤害鸡体,疫苗剂量不足,达不到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
养鸡从业者坚决克服只重视硬件建设的思想,而忽视鸡场软件建设。要加强养鸡场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对鸡场进行全面科学的规范管理,特别要加强源头管理,有效杜绝外来传染病的侵入。要重视鸡群饲养管理工作,饲料要营养均衡。鸡场工作人员要重视鸡场的环境卫生工作,确保鸡场内清洁卫生有序。同时也要做好隔离工作,实行全进全出制度,确保无疫情发生。
鸡群在进行免疫接种时必须选择质量可靠、免疫效价高、国家正规渠道生产的疫苗,决不能贪图便宜,购买一些没有批准文号的疫苗,不能购买储存条件低劣的疫苗;在购买疫苗时一定要仔细看好疫苗的生产日期、失效期等信息,决不能购买过期疫苗。选择疫苗时必须认真筛选,选择适合本地免疫效果好的疫苗,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免疫效果。
鸡群免疫接种时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器械、隔离衣等都要做好消毒工作,已经消毒好的免疫器械一定不能让消毒剂接触,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根据本场实际建立建全的防疫制度,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免疫操作技能。根据流行病学的特点和鸡群抗体水平高低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根据鸡群日龄选择合适的免疫时间,鸡群在接种疫苗前要进行科学评估,若鸡群状况不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免疫接种方案,待鸡群状况恢复正常时再进行免疫接种。当鸡群发生疫病时,需要紧急免疫接种的应先接种健康的,再接种亚健康的,防止交叉传染,造成鸡群疫病爆发。鸡体对疫苗接种的敏感程度一般呈24h 周期变化,据有关资料介绍,鸡早晨的肾上腺素分泌最少,所以疫苗刺激也最敏感,此时接种疫苗最好,免疫效果最理想。
鸡群免疫接种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广大养鸡从业者必须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免疫接种是否成功不仅关系到鸡群健康状况,还关系到广大养鸡户的经济效益。所以,养鸡场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分析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确保鸡群免疫工作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杜绝疫病的发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