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视频让数学直播课变得简单高效*

2021-12-02 19:55丁召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圆锥体圆柱体体积

◆丁召军

0 引言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应当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参加这些活动”“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重视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1]。现在智慧教育方兴未艾,网络教学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那么,在空中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以上教学理念?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1 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分析及启示

认知特征分析及启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会经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四个主要阶段,不同阶段各有其认知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认知发展应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至十一二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特点,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但思维活动还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他认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应多做事实性或技能性的训练。[2]因此,数学教学应给儿童提供直观形象的数学学习素材,要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要进行一定的技能性训练(观察、操作、计算等)。

意志力特征分析及启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非智力因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品质又是重中之重。有人曾运用心理统计和测量方法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结构特征作了专题探索,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小学毕业生的35个意志行为主要受 5个意志特质变量的支配,分别是自制性、果敢性、坚毅性、自觉性和独立性(按影响大小从大到小排列)。”[3]小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坚毅性都不强,畏惧困难、易受诱惑,因此,小学生需要在一定的监督帮助下方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空中课堂教学中家长不能进行有实效的监督,教师就需要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动一番心思,把学生的学习纳入有效的监督中来。

小学生注意力特点分析及启示作为影响学习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的注意力,小学生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一是不稳定,易被外界刺激而分散;二是无意注意占优势;三是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对某一事物的注意力,低年级阶段学生大约保持在15~20分钟,高年级阶段学生大约保持在20~30分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可固定一个教学情境,一堂课可适当转换2~3个教学场景,如想、做、看、记、算。另外,教师宜采用新奇的素材和幽默生动的语言进行授课,以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得失比较

资源推送+反馈即教师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有关练习,然后集中反馈答疑。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简单,适合大多数网络平台,能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但缺点明显: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监督,学与不学,学到什么程度,教师无法把控;不利于面向全体,反而易形成学困生记答案、优等生才有问题提的现象;易形成更大的两极分化。

单纯的直播课堂即教师通过直播的方式和学生一起进行互动式教学,虽达不到传统课堂的互动交流效果,但师生彼此之间毕竟能看到样子、听到声音,感受到彼此的情感变化,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可随时捕捉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地调整教学节奏与策略。但直播课堂对平台和网络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听到教师的声音,不能大面积地参与视频互动,只有参与互动交流的少数学生才可以视频展示;如果遇到网络不好,音视频链接延时,加之来回的音视频切换,会浪费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节奏。因此,直播课堂很容易变成教师的直播讲堂,而不是学堂,不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

3 “微视频+直播”让直播课变得简单、高效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借助“微视频+直播”的方式,能使数学直播课变得简单、有趣、高效,不仅能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率,而且能通过随机提问的方式减少学生溜号,很适合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下面以“圆锥体体积”教学实录,阐述这种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想想—看看—记记—做做—评评”五个环节。

课前准备

师:已进入直播课堂并做好上课准备的同学,请拿起你的铅笔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要尽量画得底面和高一样大哦。

【设计意图】一是加强课堂组织,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二是让学生画图,为新课学生参与观察准备素材。

想想即猜一猜(3~5分钟)。

第一想(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圆锥体):

师:这是什么体?

生:圆锥体。

师:同学们猜一下,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圆锥体的什么知识?

生:侧面积、体积……

师:(幽默的语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锥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简练轻松的谈话导入,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拉过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想:

师:什么是圆锥体的体积?

生:圆锥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圆锥体的体积。

师:一说到圆锥体的体积,你首先想到了谁的体积?

生:圆柱体。

师:圆柱体的体积怎么求,大家还记得吗?

生:底面积×高。

师:那么大家猜一猜圆锥体的体积和圆柱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

生:有。

师:(追问)有什么关系?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刚才画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猜想一下。

生: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2/3、1/2……

【设计意图】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4]教师通过一连串的简单追问,让学生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由新知识过渡到旧知识;并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大胆猜想,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第三想(归纳猜想,顺水推舟,进入验证):

师:这些猜测有没有限制条件?如果没有的话,一个很大很大的圆锥的体积,也是一个很小很小圆柱体积的1/3、2/3、1/2……吗?(教师用夸张的语气提出疑问并随机出示一个很大的圆锥和很小的圆柱,或随手在黑板上画,让学生观察。)

生:应该加上个“等底等高”的条件。

师:是这样吗?那这个关系应该怎么说?

生:圆锥体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2/3、1/2……

【设计意图】一连串的追问猜想,已经把学生带入新知的探究学习中,调动起急于探究的兴趣。

看看即通过观看视频验证猜想(6~8分钟)。

师:是这样吗?大家想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吗?下面我们请两个同学来帮我们验证一下,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猜测,观看视频。要认真做好记录哦,看谁的猜测正确。

学生观看微视频,并做记录。

【设计意图】直播课堂条件有限制,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当面演示。首先,教师隔屏演示,受学生观察角度和教师演示角度的影响,效果不是很好。其次,学生自我验证,缺乏教师的指导,一是不同学生演示进度差距大,会耽误有效教学时间;二是会扰乱课堂的组织,效果差。而采用微视频代替学生操作活动,对已经进入探究情境的学生来说,反而效果更好。

记记即学生对新知进行理解巩固(3~5分钟)。

师:同学们看完视频了吗?哪个猜测正确?

生:圆锥体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

师:还可以怎说?

生:圆柱体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

师:理解吗?谁能合起来说一说?

生:圆锥体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或者说圆柱体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

师:同学们观看得认真,总结得也很好。那么谁能总结一下圆锥体的体积怎么求?

生:圆锥体的体积=底面积×高×1/3,V=1/3·sh=1/3·πr²h。

师:同学们可真棒,这么会总结,你们看它与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有什么区别?

生:多乘了个1/3。

师:真会观察。因此,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是圆柱体还是圆锥体哦。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用事实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并反复说圆锥体和圆柱体的关系及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达到理解巩固知识的目的。心中无惑,又有直观印象,记忆就顺利、深刻。

做做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对圆锥体的体积知识理解了吗?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请拿出你的练习本完成以下题目:……

题目设计要典型,富有层次性,既能面向全体,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评评即直播讲评,全班交流。请1~2名学生交流问题答案,发现不同思路及解法。

【设计意图】针对出现的问题,引领学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在纠正的基础上达到进一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整个教学过程简洁明了,教学环节简单,教学节奏张弛有度,课堂大部分是在学生的想、看、做、评等活动中完成的,不仅体现了课程标准关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理念要求,也落实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协调者。经测算,这样一堂课的师生时间配比大约在2∶5。教师通过随机点名提问、交流,变相地监督学生认真参与课堂学习,学生不敢不进入课堂或中途溜号,提高了课堂参与率和教学实效。

4 结语

总之,笔者认为,教师只有通过“微视频+直播”,把学习的“小宇宙”交给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品尝探究、应用的快乐,减少无谓的、累赘的教学环节,这样的空中课堂才是简单的、高效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猜你喜欢
圆锥体圆柱体体积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一种新型夹具设计
简单而精致的BUBA台灯
埃及沙漠赫尔格达红海沿岸沙漠呼吸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谁的体积大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