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丰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使教育行业面临深刻变革,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互动的线下授课模式为主,近些年来,微课、慕课(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等线上课程作为“互联网+教育”的新形态获得广泛发展。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我国上线慕课的课程数量超过12 000门,学习人数超过2亿人次,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
尽管在线课程突破了传统授课方式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局限性,但在教师与学生互动性方面存在一定欠缺,这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随着2016年“直播元年”的到来,开启了全民直播时代。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预计将超5亿人。直播的互动性功能大大提高了直播用户的参与度、存在感和积极性,这一特点使“直播+教育”成为“互联网+”下又一新的教育教学变革模式,并克服了微课、慕课等其他线上课程互动性不足的缺点。
尽管直播授课能够克服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局限性,又能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提升学生上课参与度,但直播形式的授课模式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并未得到有效应用。截至2020年2月,中国知网上的相关学术研究寥寥无几。然而,随着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暴发,全国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陷入停滞状态,高等学校开学一再推迟,“停课不停学”成为高校面对疫情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直播授课成为疫情等突发事件下的有力教学手段。但是由于缺乏直播授课的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没有可供操作的直播授课模式可供选择,高等学校教师在直播授课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致力于研究直播技术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一方面为今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深化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另一方面为高等学校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提供切实有效的紧急应对教学手段。
对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说,直播与教育的结合意味着新的教学方法,而对大学生来说则意味着获取专业知识的新渠道。直播技术代表了未来学习互动与环境构建的一种发展方向[1]。直播技术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功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直播技术的优势与机遇将推动其在教育行业中的发展,而其劣势与挑战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只有全面掌握直播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调整,即进行SWOT分析,才能更好地发挥直播技术的作用。
1)突破空间、时间限制。与慕课等其他线上课程类似,直播授课不受空间、时间限制,教师可以灵活安排授课时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地点。同时,直播授课还具有回放功能,方便学生“温故而知新”。突破空间、时间限制的授课方式,能够使学生真正地把学习融入生活中,做到随时随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能够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与微课、慕课等线上课程相比,直播授课的一大特点在于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达到面对面授课的某些积极效果。直播授课的弹幕、讨论区、联麦以及其他功能设置为师生之间的随时互动提供了多样化手段,这些多样化的互动手段完全不同于面对面授课过程中的互动,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存在感和积极性,同时为平时不愿意在课堂发言的学生提供了与教师互动的机会。
3)促进教育公平。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而传统的线下授课方式由于受到时间、空间限制,不利于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在全国的共享。微课、慕课等在线课程尽管能够实现部分优秀教育资源在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共享,但与名师的互动存在一定的空间局限性,这些授课方式在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性方面有所欠缺。直播授课可以实现名师与全国大学生的面对面直播互动,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潜力巨大。
1)对学生在线学习状态监控不足。尽管直播授课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与传统线下授课方式相比,直播授课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监控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对于校内专业课来说。在线下面对面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实时调整自己的授课状态,以保障学生学习状态处于最佳水平。而在直播过程中,教师并不能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这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状态与教师授课状态之间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对网络环境要求高。在直播授课过程中,数量较大的直播参与用户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在2020年1—3月期间,由于我国较多高校采用在线直播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较多教育直播平台网络和服务器崩溃,这充分说明直播授课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中应用不足、缺乏经验。同时,这也反映出我国教育行业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对能力有待提升。
3)缺乏对教师与学生的教务管理。尽管我国的直播平台较多,但针对教育行业的专业直播平台较为缺乏。一个专业的教育直播平台应该能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务管理,对教师的授课时间、课程设计、上课状态等方面做到后台记录,对学生的上课状态、考勤情况、回答问题情况等方面做好统计。然而,我国目前的直播平台缺乏这方面的设计,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务管理不足。
1)不断上升的直播需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33亿,占网民总数的50.7%,在规模方面比2018年增加3646万,增长态势明显,直播需求不断攀升。同时,4G网络和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为教育直播创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2)良好的教育直播前景。直播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对大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2]。复旦大学利用网络名师向全国大学生推送网络直播思政课程,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满意度达到90%,这为高等教育直播授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教育直播平台欠缺。尽管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大、直播平台多,但现有直播平台以真人秀直播、体育直播、游戏直播以及演唱会直播等内容为主,高等教育直播较为缺乏。这就造成高等学校在直播教学方面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选择。
2)教师在直播授课方面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直播教学不是简单地对着屏幕讲课,也不是屏幕前的各种才艺表演,而是通过远程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教师和学生面对的只有一台计算机或者手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肢体语言受到很大限制,而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是无法精准地被教师捕捉到。因此,直播授课要求直播教师对每一次远程授课内容进行完美设计,对自己的面部表情有很好的展现,同时要在直播过程中设计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约束监督机制。总之,要做好直播授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内容设计能力与审美能力。
直播授课教学方案设计直播授课与传统面对面授课完全不同,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索。因此,直播授课在教学方案设计方面要考虑与现代教育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充分融合,考虑直播授课学习的特点并结合课程的内容,总体思路是:努力克服直播授课的不足,充分挖掘直播授课的优势。直播授课教学方案设计范围要充分考虑到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发布课件、案例、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课中,可以分组讨论相关问题,进一步引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集体讨论该方法的缺陷,并引导学生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在分组讨论设计方面,可以将分组讨论情况进行录屏并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广泛搜集解决该新问题的资料。同时,学生亦可在直播平台发布自己搜集的资料,实时共享。
直播课程的教学模式选择高等教育内容涉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同学科的专业课程特点存在显著不同,比如:数学学科以理论知识为主;机械工程学科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涉及具体的模型;经济学学科内容表现出对经济社会的多元化认识。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对授课方式的要求不同,即其最优的授课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改革模式不是单一的,需要从传统授课、微课、慕课、直播授课以及其他在线课程等方法中,结合自身授课内容探索出最优的授课模式。同时,这意味着“直播+教育”的教学模式不是单一的,需要与其他的授课模式相结合,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本门课程的专业知识。“直播+教育”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单一的直播授课模式,需要根据课程特点、课程内容等选择直播与其他线上授课的结合,如直播授课服务慕课的教学模式、慕课服务直播授课的教学模式、直播授课服务线下授课的教学模式、线下授课服务直播授课的教学模式、直播授课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
直播过程对学生状态把控的设计与传统面对面授课相比,直播授课的教学工具主要是电子设备和网络,比如电脑、平板和手机,从而造成直播授课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即教师不易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而这正是直播授课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直播过程对学生学习状态把控的设计尤为重要。
1)授课平台各种功能的充分利用。直播授课主要基于各个直播平台,如雨课堂、钉钉直播、企业微信等,而不同直播平台的功能、特点和优势存在显著差异性。这就既要求教师对各个直播平台有全面了解以及对其功能运用熟练掌握,又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可以把多种直播平台结合起来应用。比如雨课堂的弹幕、投稿文字、投稿视频、随机点名以及测试题的限时作答等功能,可以实现与学生多方位的互动以及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的随时检验。这些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直播授课的不足,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适合理论内容的讲解。而钉钉直播、企业微信等平台的连麦、视频讨论以及流畅的桌面共享等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比较适合实验操作课程的直播。
2)课程实施过程设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控制是一个关键环节,为了对学生学习状态有一个全面的掌控,要严谨设计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过程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既要营造学生学习的紧张感、仪式感,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感与成就感,以充分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3],做到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松弛有度。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设计可以分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在开始上课之初,对学生进行随机点名抽查,被抽中的学生要对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本步骤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立刻参与进来、紧张起来,而适度紧张有助于思考,有助于形成学习的仪式感,也是一种考勤方式。
第二个阶段,向学生发送检查试题,限时作答,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仪式感、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考查。
第三个阶段,通过弹幕、投稿、连麦等方式进行课堂讨论,以提出新的问题,以题代讲,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参与感与成就感。
第四个阶段,在授课过程中进行随时的弹幕沟通与随机点名,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直播授课的不足,教师可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面临公共突发事件时,直播授课在高等教学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本文对直播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的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高等学校直播授课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模式选择以及学生学习状态把控的设计三个方面,分析直播授课的设计要点。该研究内容旨在为高等学校直播授课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