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改善母猪动物福利的探讨

2021-12-02 23:34邰丽萍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1年6期
关键词:猪场福利母猪

邰丽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研究所(杂志社),哈尔滨 150032)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达到52 704万头,存栏40 65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 161万头,全国猪肉产量4 113万t。这一年全年规模猪场从16.0万家增加到17.8万家,其中13家上市猪企2020年度生猪销售累计5 747.86万头,同比增长21.41%,占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总数的10.91%[1]。自2017年以来养猪业中大量散养户退出,向规模化生产聚集,集约化养殖组织化程度占比逐年升高,到2020年,规模化猪场养猪占比已达52.3%。动物福利是指动物的机体及心理与环境维持协调的状态,包括动物生理上和精神上两个方面。福利需要应该为动物提供除食物、水和避难所外的更多东西。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养猪生产逐渐发展成为以最小的面积、最少的劳动力付出和经济成本,控制母猪的繁殖、疾病防治、营养、饲养管理等方面,生产力得到提高,但狭窄、拥挤、单调的环境条件对母猪生理和精神健康的危害逐渐显现,导致越来越多异常行为的发生,严重影响其动物福利。文章基于规模化猪场母猪动物福利现状,探讨改善母猪动物福利状况的措施,为提升猪场管理、提高动物福利提供参考。

1 规模化猪场母猪动物福利现状

1.1 生存空间局限,运动量不足

为了便于管理和降低劳动成本,我国规模化猪场中母猪通常采用舍内圈养和限位栏饲养,栏舍狭窄,饲养密度大,母猪行为受限,尤其是定位栏只能前进、后退,不能转身,母猪运动量严重不足,刻板行为增多,体质差,免疫力下降,肢蹄病增加,仔猪死胎率、弱仔率较高[2]。据报道,将6头母猪饲养在1,2,3 m2/头条件下,结果1 m2/头空间的母猪血浆皮质醇浓度最高。皮质醇是反映应激反应的主要指标,浓度越高表示动物福利越差。该结果说明饲养密度大、个体空间小,会使猪只产生应激[3]。很多规模化猪场没有母猪运动场,母猪无法接触阳光,光照通过白炽灯光源获取,长此以往造成母猪骨骼强度不足,还易生体表寄生虫。

1.2 舍内地面不利于母猪健康

多数猪场采用的水泥地面和全漏缝地板虽便于消毒和清理粪污,但坚硬地面易导致猪跛脚、滑囊炎和其他肢蹄疾病[4];水泥地面冬季寒凉,不利于母猪健康;有的猪场地面铺设垫料,但垫料更换不及时,造成霉变、脏物堆积和病原微生物滋生,易导致疾病。

1.3 疾病防治、护理、保健等方面损害母猪健康

为预防和治疗疾病,在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往往向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和驱虫药等,而且常常会超量添加。一些养殖者认为,养猪离不开抗生素,离开抗生素就养不好猪,这种做法不仅仅损害了母猪的动物福利,也危害了母猪的健康和胎儿的体质,造成仔猪体内抗生素残留,并在仔猪育肥过程中继续滥用药物和抗生素,使得肉品中抗生素残留,在不知不觉中来到消费者体内,产生连续性的危害。

通常在接产中,初生仔猪会被强制剪牙、断尾。仔猪有8颗不参与咀嚼的褐色焦牙,出生时通常会人为剪掉,以防止仔猪咬伤母猪乳头和互相咬伤。研究表明,焦牙有固定乳头的功能,剪去焦牙会造成乳头从仔猪嘴中滑出,这可能会使仔猪没能采食到足够的初乳,免疫功能低下;也可能剪后没有完全清除断端,咬伤母猪乳头,造成母猪感染。剪尾是为了防止猪只互相咬尾,其实尾巴不是可有可无的肢体部分,人们可以通过猪只尾巴的形态推测其精神状态,在愉悦时猪尾会卷成“6”形,而夹到两个后腿间一般就表示不舒服的状态[5]。饲养员可以通过猪尾形态判断其机体和心理状态。猪场常规采用的剪牙、断尾等做法,不但增加了动物的痛苦,也不利于猪场管理,不能及时发现猪只异常,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1.4 圈舍环境单调,剥夺动物天性

猪生性好动,对事物有探究、好奇的天性,规模化猪场往往采用水泥地面、漏缝地板,不能保证垫料的清洁、干燥、舒适。研究表明,在环境比较贫瘠、缺乏有趣设施的猪舍内,不能提供玩耍和探索,容易造成猪冷漠、挫败感和无聊感,导致异常行为发生,如咬尾、啃咬围栏、反应迟钝等[4],影响其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

1.5 饲料以精料为主,缺乏青绿饲料供给

规模化猪场采用精料为主的日粮,缺乏青绿饲料。其实猪是杂食动物,长期进食单一精料,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摄取不足,母猪营养不均衡,导致不发情或即使发情配种也常常造成产仔数量少。另外长期单一饲喂精饲料也容易导致母猪便秘。

2 我国实行福利养猪的必要性

2.1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世界粮农组织等机构认为,世界约五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来自农业,包括林业、渔业、畜牧业。全球碳排放总量的约25%来自食物生产,而其中60%来自动物养殖。2020年中国碳排放的100亿t总量中农业排放约20亿t。

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2030年我国达到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个目标对于需粮型畜牧业而言任重而道远。应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饲料组成,减少废物产生量,实现畜禽养殖生态保护与生产增长协调发展。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不应该对环境和其他动物无节制索取,要改变畜牧业养殖片面追求数量和效益的做法,改善饲养条件,提供使动物舒适的环境设施,增加动物舒适度,增进动物健康,减少兽药的使用和废弃物排放,这应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2 提升生物安全防控能力的需要

2021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生物安全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要实行积极防御、主动治理,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端阻断人兽共患病的传播路径。”[6]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新发传染病当中75%是人畜共患病。猪的人畜共患病有猪链球菌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炭疽等。很多人畜共患病的发生都与不正确的饲养方式有关。当养殖环境差,处于空间狭小、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不佳、管理人员粗暴对待的条件下,易使养殖动物免疫力低下,精神沉郁,疫病发生率明显升高。

2.3 生产安全肉制品的需要

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养殖者使用大量药品,包括抗生素和激素,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预防和阻止疾病传播以及促生长的需要[7],还有相当的比例是养殖者未经诊断而自行使用。超量和滥用药物会导致母猪情绪紧张,产生应激,体内激素紊乱,流产及产死胎、弱仔的概率增加,猪肉中一些激素含量增加;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猪肉中有抗生素残留,危害人类健康。因此,作为养殖者应该善待动物、使动物生活环境舒适、情绪愉悦,这不仅仅可以保证人类得到安全的肉品,也是人类道德、文明的一种体现。

2.4 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的要求

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有助于母猪精神放松,达到最佳体况和生理状态,更好地发挥母猪遗传潜力、提高猪场生产效率;应该优化母猪饲料组成,增加青绿饲料供给,使用健康、绿色、环保的饲料添加剂;精准制订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猪场采取平衡营养、合理免疫等综合措施,可以达到在出栏量相近的情况下减少饲养量,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生产效率。

3 关于母猪动物福利的探讨

在我国过去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化中,畜牧养殖很好地顺应了动物天性,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动物在庭院饲养,很好地保留了自主觅食、求偶、育幼、争斗、运动游走的习性,保证了动物身心的健康。我国很早就有动物休养生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做法。早在4 000多年前的《逸周书·大聚篇》中,记载了首领大禹发布的禁令:“夏三月,川泽不入网,以成鱼鳖之长”。是在夏季的三个月鱼鳖繁殖季节,不准下网到河中去抓捕鱼和鳖。这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保护动物的法令,应该说也是现代意义上的“禁渔”“禁牧”最早的文字[8]。而在国外,1822年英国议院通过了《禁止虐待家畜法案》,也就是马丁法案,这是第一部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此后在大约100年后,美国人修斯提出了“动物福利”的概念[2]。现今动物福利观念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和推行。2019年在青岛举行第三届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作为福利养殖的践行者,北京清泉湾养猪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万熙卿在会上发言,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同动物福利的基本理念,逐步形成更广泛的共识。清泉湾位于北京市延庆区东部山区,妊娠母猪栏设计成小群饲养的宽松自由型,采食时互不干扰,增大了母猪的生活和活动空间。在运输方面,公司注重最大限度地减少猪的应激反应和恐惧。如今,万熙卿的福利养猪模式已经践行11年了,清泉湾先后获得了“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场”“福利养猪金猪奖”“中国美丽猪场”等称号[5]。实践证明,实行动物福利的养殖场由于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成本,加上动物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非福利养殖,达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猪场管理者应顺应时代要求,遵循生态原则、动物福利原则,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3.1 发展生态养殖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养殖业粪污分离制作成有机肥返回农田,增加土壤肥力,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营养,保证种养结合循环链,能量有序流动[6]。2008年,上海松林畜禽养殖合作社采用了生态循环模式养猪,每个农户种植100~300亩(1亩≈667 m2)田,每栋猪舍每批饲养300~600头猪,种植的苜蓿、饲料桑、大叶枸用作猪饲料,猪群排放出来的粪污通过固液分离,猪粪当做肥料用在田里,污水经沼气池发酵利用[9],收到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3.2 非限位饲养

为改善母猪福利,规模化猪场中母猪不应使用限位栏,可进行母猪群养。群养有利于减少母猪的异常行为次数、刻板行为持续时间,而使母猪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行为。但工作人员需注意观察,如遇母猪间打斗、受伤的情况要及时隔离饲养。有条件的还可以为母猪提供运动场和接受日光照射的场所。刘静怡等[10]的研究表明,与限位栏饲养相比,妊娠母猪群养,通过改善饲养模式、增加活动面积和空间可以显著减少妊娠母猪肢体变形和损伤,减少破骨细胞引起的骨损伤,增加骨密度,显著缩短母猪产程。另外,为预防繁殖系列产科病与乳房炎的发生,可以在母猪产后1周饲料中添加益母生化散中成药[11]。

3.3 提供多元化的环境刺激

提供玩具,会使母猪好奇、爱嗅闻的天性得到释放,有利于其精神放松,继而机体、精神健康状况得以改善,有利于繁殖性能的发挥。胡鸿晴等[12]进行了玩具(稻草、铁链、松木、气味木头、普通木头、麻布袋)对妊娠母猪行为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环境中给予玩具的母猪混群初期争斗行为、皮肤损伤、刻板行为和犬坐行为显著减少,死胎数也显著减少。这说明放置玩具对母猪的行为和繁殖性能都有积极的影响。多元化环境还包括给饲养母猪提供有同伴的群居环境、添加稻草、秸秆以满足母猪探究动机,减少咬尾和其他异常行为出现[13]。

3.4 引进自动化智能管理系统

猪场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改善圈舍环境调控设施,尽量达到温控自动化水平,采取精准饲喂、动物行为分析、疫病监测、畜产品质量追溯等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供舒适的条件,维护母猪基本行为功能和健康,也可使工作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要坚持每星期2次带猪消毒与空舍产床的彻底清洁,注意消毒药物交替使用。工作人员要每天抽时间与猪只相处,为它们提供人文关怀和照料;对猪群“三态”(静态、动态、饮食状态)进行密切观测,发现病情及时隔离治疗。对于性格暴躁且长时间与其他猪只争斗者实行单独隔离饲养。

3.5 动物福利产品标识

通过对养殖企业从业人员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愿意为动物福利养殖承担一定成本,但是大多数人又不愿意承当过大的成本,可以接受在现行的饲养模式上加以改善,逐步提升动物福利水平[14-15]。从养殖企业角度看,制约福利养殖推广最现实的问题是初期企业投入成本较高,养殖效益降低。在欧洲福利动物产品普遍拥有标识,价格比无标识产品高很多,还广受消费者青睐[13]。采用这种动物福利产品标识体系,得到动物福利标识的产品在品质、物流、售后方面都有保障,价格也应该远高于非福利产品,此举有助于保护福利养殖者的利益,调动从业者积极性。

4 讨论和小结

猪场从业者应该提高动物福利意识,改善饲养管理设施和条件,增加人文关怀,使母猪动物福利状况得到改善,得到以下五方面福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能够得到清洁的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有适宜的温度、适度生活环境和充足的生活空间;享有不受痛苦和疾病威胁的自由,预防疾病发生,患病时能够得到治疗;享有生活无恐惧和应激的自由,饲养员有同情心、生存环境稳定,免受其他动物的攻击;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提供足够且适宜的空间、玩具和同伴。

这样处于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的动物机体会更加健康、情绪更为平和,能够产出更为安全、高品质的产品;也会减少疾病和伤残的发生机会,减少疫苗和药品的使用,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顺应畜牧业低碳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猪场福利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空怀母猪饲料配制注意事项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膳食纤维对母猪肠道的作用
后非瘟时代生产母猪饲养关键点详解
Take Away Pizz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