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勇伦
(平南县中医医院,广西 贵港,537300)
近几年来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也不断发生改变,导致泌尿系结石发生率不断增长。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1],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0%~15%,占临床泌尿系疾病的8%~15%,主要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且患病人群中约有25%的患者需要住院接受治疗。泌尿道结石是一种由机体内部代谢产物生成在结石,因此根据其成分可分为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等几种类型,且临床可根据不同结石的成分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起到良好的清除结石效果,避免随病情不断进展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影响[2]。随着现在医疗科技不断发展,临床可通过影像学技术进行泌尿系结石诊断,并对其成分、结构进行分析,从而便于临床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本文现针对CT值在泌尿系结石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主要综述内容如下。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一种利用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对机体某一部位进行扫描探测,根据体内不同组织对X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通过分析经处理后的图像来进行疾病诊断,CT值则是指CT图像中各组织与X线衰减系数相当的对应值[3]。根据相关研究表明[4],CT值在结石成分预测及硬度等方面衡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通过对结石CT值的测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结石硬度及易碎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如质地较为疏松的尿酸结石及胱氨酸结石可采用药物溶石,质地较脆、易碎的磷酸铵镁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虽然目前临床上已有多重诊断方式对泌尿系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如尿液pH值、尿液结晶体、尿素分解生物及直接结石分析等,但均存在分析过程较为繁琐、操作较难的特点,因此可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CT值在进行CT检查的同时可利用探测器探测一定厚度的X线束环绕穿透机体某一层面后的各方面衰减值,而X线的吸收程度取决于结石的密度及晶体结构,泌尿系结石大多数是由晶体及基质两部分组成的,因此通过CT值可对泌尿系结石成分进行分析[5]。临床学者抽取了2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发现[6],不同泌尿系结石之间CT值存在显著差异,而混合性泌尿系结石CT值位于单纯性泌尿系结石CT值之间,因此表面CT值可以预测泌尿系结石主要成分。
3.1 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的应用 输尿管镜碎石术时将输尿管镜通过尿道、膀胱等途径插入输尿管,将输尿管或肾脏结石击碎取出,是一种泌尿外科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7]。根据相关研究表明[8],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CT值较大的患者结石硬度也较大,导致碎石时间较长,手术器械进出输尿管的次数较高,因此可造成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针对CT值较高的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可对输尿管黏膜造成损伤,增加肉眼血尿及输尿管狭窄发生风险。
3.2 在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应用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一种通过体外碎石机产生冲击波,由机器聚焦后对准结石,经过多次释放能量而击碎体内的结石,使击碎后的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外。临床学者针对CT值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9],结果显示,CT值≦750HU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首次碎石成功率达到了64%,而碎石成功率达到了96%,而CT值>750HU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碎石效果并不理想,表明CT值越小的泌尿系结石越容易被粉碎。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若首次碎石不成功可造成后续多次碎石的成功率下降,但针对其CT值为多少时,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效果下降,目前临床并无针对性研究。
泌尿系结石通常由晶体及基质两部分组成,晶体是占结石大部分的草酸钙、磷酸钙等结晶成分,而基质是对这些结晶成分解释华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机成分,结石成分的不同决定其物理微观构造不同,成分给硬度也有所不同,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力依据。CT值在为患者进行疾病诊断的同时对泌尿系结石的程度、硬度及结构进行分析,因此临床可针对不同泌尿系结石患者的CT值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增加临床碎石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CT值在泌尿系结石诊断、成分分析及临床治疗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但CT值的测定可受到扫描条件、扫描电压、层厚、结石大小等因素影响,导致最终CT值出现误差,对疾病诊断及治疗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临床需加大该方面力度,针对影响CT值测定的因素进行分析及对策干预,从而减少CT值误差,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