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燕
(钟山县中医医院,广西 贺州,542699)
乙肝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患病的主要因素即乙型肝炎病毒入侵肝脏,出现传染疾病[1]。乙肝患者在患病后,虽具有一定的临床症状,例如恶心、乏力,但并无显著特点,且乙肝患者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严重情况下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对患者安全造成威胁[2]。所以目前应有效阻断乙肝传播途径,从而保障我国的健康,成为研究重点。乙肝病毒传染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3]。
1.1 替比夫定 目前在妊娠期抗病毒药物治疗中,替比夫定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查阅研究文献后可知,替比夫定治疗时,并不存在致畸性,且对胚胎发育不会存在不良问题[4]。近些年,我国有文献治疗报道,乙肝病毒产妇在中晚期阶段实施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现HBV感染发生率。有学者研究[5]选择乙型肝炎病毒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怀孕28周口服替比夫定,在分娩时停止服用药物。对照组不服用替比夫定或其他抗病毒药物。在研究后可知,乙肝病毒产妇在妊娠晚期阶段服用替比夫定,能够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两组产妇分娩婴儿进行检查,可以发现观察组婴儿乙型肝炎病发率低于对照组,具有较高的母婴病毒阻断率[6]。因此不难发现,使用替比夫定能够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乙肝,且婴儿并未出现不良药物反应。
1.2 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作为当前第一个使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具有较佳的抗病毒效果,抑制作用强,并且副作用较少,但使用于妊娠期乙肝母婴阻断中存在一定争议[7]。当前有学者分析[8]后,在阻断宫内感染时,拉米夫定具有较为显著作用。所谓宫内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出生6h内,并未主动接受静脉血HBsAg或HBV-DNA阳性。在搜索研究文献[9]后可知,妊娠期给予产妇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改善产妇妊娠期间肝病活动,对产妇与胎儿而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抑制HBV复制,降低母婴传播风险。但需注意的是,目前所搜索的研究中,临床选取样本较少,主要是因当时拉米夫定使用较少,普及度较低。在后期临床报道中发现,拉米夫定阻断母婴传播存在失败案例,即拉米夫定存在失败率[10]。由于目前所做研究样本均较少,需实施进一步研究分析。
1.3 阿德福韦酯 所谓阿德福韦酯,是一种腺嘌呤磷酸酯化合物阿德福韦的亲脂性前药,进入患者体内,会被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作用下,转变为阿德福韦酯,从而起到抗病毒效果,抑制多聚酶或逆转录酶,提高患者免疫力,抑制HBV-DNA的复制[1-12]。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使用阿德福韦酯或其他妊娠B级药物,应在使用前充分告知产妇风险,在产妇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后,可继续采取治疗[13]。
2.1 不同剂量 目前在对疫苗使用剂量进行分析时,有研究将不同剂量的疫苗进行应用,观察在接种后,母婴阻断安全性。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剂量下,2组婴儿出现乙肝病毒的发生率较低,不同剂量下疫苗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安全性较高[14]。因此当前临床医师应在分析产妇与婴儿实际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剂量,阻断母婴传播。
2.2 不同注射方式 常规肌内注射:在查阅相关文献[15]后可知,其对母婴进行多重免疫阻断。产妇在孕28周开始,直到分娩阶段,注入3次以上高校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入剂量每次都应超过200IU。婴儿在出生后6h以及第30d,进行肌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每次剂量应超过200IU[16]。另外,婴儿在出生后6h和第30d,在三角肌肌内注射乙肝疫苗,剂量为10 μg,婴儿在出生第6个月,在三角肌部位注射10μg乙肝疫苗,使婴儿存在抗体[17]。在后期进行随访后发现,实施联合免疫阻断方式,能够有效阻断母婴传播,预防效果显著。因此联合使用药物能够有效减少乙肝母婴传播,具有高安全性。针灸穴位:在中医角度分析,针灸穴位注射存在高安全性。当前有学者[18]选取HBsAg阳性产妇进行分析,分为两组采取穴位注射以及肌肉注射。其中穴位注射在足三里穴,肌肉注射在臀大肌。对比研究结果可知,利用穴位注射,可以有效降低乙肝宫内感染病发概率,且产妇并未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不难发现,在注射疫苗时利用穴位注射,可以降低产妇外周血液之中HBV-DNA含量,有效降低产妇宫内感染率,是当前母婴传播阻断方式的一种安全给药途径[19]。另外产妇在产前实施穴位注射时,其在孕期并未出现不良反应,且在进行随访后也并未发现产妇存在不良反应[20]。但需注意的是,目前临床在注射疫苗时依旧以三角肌注射为主,臀大肌注射HBIG为主,而穴位注射还需进一步研究。
当前,乙肝母婴传播各方面还需进行深入分析,但孕期在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婴儿在出生后进行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所以临床为进一步提升乙肝疫苗母婴阻断率,应加大样本量,做更多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