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中防护距离的规定及对策

2021-12-02 20:16张智刚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场所养殖场防疫

张智刚

(黑龙江省肇东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151100)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中明确规定动物养殖场、屠宰场、动物隔离场等场所必须和居民生活区与饮用水源地及等交通干线等场所保持科学的防护距离,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上述场所之间的间距的科学认定及把握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动物防疫的合理防护距离。

1 “五类场所”的科学选址

从动物防疫工作角度出发,“五类场所”在选址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场所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明确选址的影响因素,不但需要考虑各场所的内部因素对外部环境造成的危害,还要充分考虑到外部因素对场所造成的影响。如动物屠宰场所与动物及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对于外部环境造成的影响。首先是内部的危害因素。在场所内部的危害因素主要分为有害生物、废弃物、废水与动物尸体等。而有害生物需要考虑到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口蹄疫等各类重特大传染性疫病病原。还有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致病源,普通动物疫病必须根据区域内的流行情况与危害性来综合考虑。而外部危害因素主要是传入到各场所内造成的危害,即有害生物,包括口蹄疫等各类重特大性动物疫病的致病源,经由运输工具进入场所内,导致场所内部疫情大规模爆发流行。病原随后经由未通过无害化处理的废弃物及污染物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养殖场,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1]。

2 动物防疫防护距离的难度

2.1 选址条件及其执行规定不符合相关要求

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中已明确规定“防护距离”的相关内容,给各场所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依据目前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要求看,相关规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南方与北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地貌特征等相关因素带来的影响,一些区域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是很高,且具有较大的人口居住密度,导致不能全面满足对“防护距离”的标准要求。如东北地区不少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差异,人员居住密度高,土地面积较大,促使存在不能满足动物防疫条件的问题。

2.2 管理部门缺少协调规划机制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相关规定表明,制度落实中需要多部门配合,但目前各部门间缺少有效沟通,导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而这主要是因目前政府还是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管理主体。如土地规划管理部门,在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中并未充分考虑动物防疫等方面的因素,使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相关土地用作他用,大量养殖场建设用地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2.3 防护距离规定存在不明确性

针对不属于“四类场所”范畴的各个因素所造成的不满足于“防护距离”的实际情况,且在《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落实中,场所需要尽可能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距离的规范要求,但随着公路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不符合防疫条件中防护距离要求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非四类场所内部因素所导致。政府相关部门没有有效的财力补偿机制,促使注销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具有较大难度,针对这种情况的正确处理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中并未明确给出。

3 优化动物防疫合理防护距离的合理对策

3.1 遵守因地制宜原则,合理规划防护距离

目前,在动物场所建设过程中,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建立动物卫生体系,确保能有序开展动物防疫相关工作。且相关规定已明确指出,必要的防护距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是通过深度研究与实地调查提出的。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较大,南北方存在较大差异,但统一化的规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需要选取科学的分类方式,要求各个省市及地区基于《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中的相关规定,按照区域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不断细化完善,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实施规定,可以根据省市内部情况来规定“四类场所”的合理防护距离,随后上报到相关部门备案即可[2]。

3.2 健全部门之间的协理机制

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中必须明确规定动物养殖场选址、设计、布局的相关要求,首先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申请,和相关部门共同商议分析,保证场所选址的科学、合理。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根据国家制定的动物防疫工作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等内容,进一步明确畜禽养殖场、动物隔离场、动物屠宰场及无害化处理场的申请标准与要求,重点审查动物防疫条件方面的内容,强调动物防疫重要性,促进各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确保提出科学的决策。在场所选址布局方面,应充分考虑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政府规划等内容,解决因城市建设等因素造成的场所不满足防疫条件的问题。必须重点审查,考虑有关养殖场环保、禁养与限养区等方面的内容,将其当作必要的养殖场防疫条件[3]。

3.3 不断调整与优化《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的规定

对饮用水源地分析,由于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具有一定关系,如选址区域内地表水污染问题严重会导致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扩大污染范围。此外,畜禽养殖业、化肥、农药等形成的面源污染也会经过下渗作用污染地下水源。因此,需要相关部分规划好饮用水源地的防护距离,与环保、水利及农业等职能部门深度结合,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形成组织合力,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此外,场所的距离还应明确规定与落实,明确规定屠宰场与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域与交通主干道的距离。动物养殖场与屠宰场等场所的选址条件必须明确规定和居民区及人口密集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km 以上。同时,应明确规定四类场所道路的实际距离和地图的直线距离,科学融入地表径流相关内容,同时需要根据不同场所的边界来确定距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保证动物养殖场、养殖小区及动物隔离场等场所的合理防护距离,确保场所满足动物防疫的基本条件,必须明确场所的内外影响因素,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场所防护距离的合理性,建立健全的各部门协调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细化、调整相关规定,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性,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猜你喜欢
场所养殖场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现代生态养殖场认证常见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防疫、复工当“三员”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