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措施

2021-12-02 20:16零忠利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法氏囊毒力雏鸡

零忠利

(广西天等县东平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32207)

1 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它是双股双节RNA 病毒、耐受力强,由VP1、VP2、VP3 和VP4 四种结构蛋白组成。其有两种血清型,分别是血清Ⅰ型(鸡源性毒株)和血清Ⅱ型(火鸡源性毒株)。前者主要引起鸡群发病,有6 个亚型,一个亚型包括所有的变异株,后者没有毒力,鸡和火鸡的抗体均普遍存在。发病早期,该病毒在除脑以外的绝大部分组织器官中都有分布,但是法氏囊和脾脏的含毒量最高。因为病毒无囊膜,对外界的抵抗力强,表现在存续时间长,在彻底清洗、消毒后的鸡舍中依然存在(可存活2~4个月)。也较耐热,70℃30min 才被灭活。但强碱、甲醛和酚制剂和复合碘胺类能有效消灭病原。

该病具有传染性强、病程短、死亡率高、易形成混合感染、感染速度快等特点,在自然条件下,该病只感染鸡,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感染程度在品种间存在差异,肉鸡较蛋鸡敏感,且感染受年龄限制,其仅感染2~15 周龄的小鸡,3~6 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成年鸡一般呈良性经过。另外,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若鸡群生活在环境差的圈舍中,易感鸡群在任何时间段内都有可能被感染、发病[1]。

病毒主要随病鸡粪便排出,并污染饮水、饲料和环境,健康鸡经由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另外,鸡场生产用具、来往人员及昆虫也可以携带、扩散、传播病原。

2 临床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可将该病分为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典型感染的潜伏期短,为2~3d,由强毒株和超强毒株引起,临床症状为:开始病鸡啄自己的泄殖腔,随后出现精神差、食欲下降、畏寒、垂头、挤堆、羽毛松乱和腹泻排出灰白色石灰浆样稀粪等症状。后期病鸡体温下降、严重脱水、眼窝下陷、逐渐消瘦,容易继发新城疫和鸡大肠杆菌病等疫病,最终死亡[2]。死亡率一般为15%~20%。非典型感染是由低毒力的变异株引起的,主要引起免疫抑制。

3 病理变化

剖检时法氏囊初期肿大、出血,后期萎缩。具体为感染后3~4d 法氏囊比正常大2 倍,圆形,且呈深色或严重水肿;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黏膜褶皱上有出血点或出血斑,严重呈出血呈“紫葡萄”状;囊内还有大量的渗出物或干酪样物。第5 天法氏囊恢复到原来大小后迅速萎缩,第8 天变成正常大小的1/3,有坏死灶且呈暗灰色。此外,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条状出血;腿部和胸部肌肉有条状或斑状出血;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而形成的花斑肾。

4 诊断方法

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方法有病毒分离鉴定、易感鸡感染试验和血清学诊断。

病毒分离鉴定的步骤为: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鸡的法氏囊或脾脏,充分磨碎,加入灭菌生理盐水,进行离心,之后加入抗生素,再接种鸡胚,鸡胚出现死亡(水肿、出血),再鉴定分离法氏囊病毒,进行中和试验。

易感鸡感染试验是无菌操作取病死鸡的法氏囊典型病变,充分研磨后制成悬液,经滴鼻和口服感染21~25 日龄的易感鸡,在感染后48~72h 出现症状,死亡后剖检法氏囊有特征性病变。

血清学诊断是用已知抗原进行琼脂扩散试验、病毒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对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检测,从而进行追溯性诊断[3]。其中琼脂糖扩散试验虽然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免疫效果,但不能区分血清型差异。

5 防治措施

5.1 完善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助于预防该病的发生。(1)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不从外界购入种鸡,特别要禁止从疫区购入。如果要购入种鸡,一定要做好疫病和疫苗接种记录调查,先隔离观察,严格检疫无病后再引入鸡场。(2)加强鸡舍饲养管理。不仅要保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还要保证饲养营养全面、科学,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和抗病力,进而降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还要做好保温和通风工作,及时换气通风,排出环境中的有害气体。(3)保证鸡舍卫生清洁。定期清扫鸡舍,包括地面、墙面和周边活动区域,及时清理粪污、杂物等。总之要改善鸡群的生活环境,减少各类环境应激。

5.2 加强消毒

通常来说,病原是引起鸡群患病的根源,要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做好消毒工作是重中之重。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清洁鸡舍后要加强消毒,目的是预防病毒的出现。如果场内出现疫病要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剂可选择聚维酮碘喷洒、复合酚溶液、癸甲溴铵等,目的是防止病原扩散,使疫情进一步扩大。因此,工作人员要强化消毒意识,认真、严格、细致地做好消毒工作,不放过任何容易被忽视的角落。管理者要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保障生物安全,预防发生早期感染。

5.3 做好无公害化处理

一旦鸡场发生疫情,要立即妥善处理患病鸡和病死鸡,可深埋或焚烧。并将其接触到的生产用具、料槽、饮水槽等彻底消毒。只有将传染源彻底消灭才能净化鸡场,保证鸡场安全、无污染。同时,将同群的鸡进行隔离并积极治疗,避免与病鸡接触。必要时淘汰带毒鸡,避免产生更大规模的感染。

5.4 提高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

提高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有助于雏鸡获得较高的抗病力,降低发病率。可在种鸡18~20 日龄和40~42 周龄接种2 次IBD油佐剂疫苗,如此雏鸡可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在2~3 周龄内得到较好的保护,避免雏鸡发生早期感染。

5.5 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

疫苗接种是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批准生产的疫苗有弱毒活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其中活苗有3 种:弱毒苗、中等毒力苗和中等偏强毒力苗。而灭活疫苗大多由鸡胚或红细胞适应毒制备,成本较高,多用于种鸡群免疫,如果与弱毒活苗搭配使用的效果更好。免疫程序设置的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接种效果,接种哪种疫苗要依据母源抗体水平进行选择,如果无母源抗体,可选用低毒力株弱毒活疫苗,采取点眼、滴鼻、肌肉注射或饮水等方式加以免疫,但其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鸡免疫效果较差;如果有母源抗体,可选择中等毒力株弱毒活疫苗,采取点眼、口服、注射、饮水等方式加以免疫。但2000 年上市的NF8 新型中等毒力活力苗可以供有母源抗体或无母源抗体的雏鸡使用。

另外,还要根据母源抗体水平确定首免日龄,一般在14日龄首免,28 日龄时二免,可选择中等毒力型疫苗。

5.6 治疗

一方面可采取卵黄抗体治疗,高免治疗传染性法氏囊病使用卵黄抗体+家禽干扰素的效果显著、方法切实可行,可防止继发感染。连续治疗3d。不同日龄使用的剂量不同,日龄越小,剂量越少。如20 日龄以下注射0.5ml/只,40 日龄以上注射1.5~3.0ml/只。另一方面可使用清瘟败毒散、盐酸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使用方法严格遵照使用说明,连用3~5d。采取上述治疗方法后鸡群的状态明显改善[4]。

6 小结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作为一种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疫病,威胁当前养鸡业的发展。且该病也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更多的是依靠养殖户在生产中提高防疫意识、学习防疫知识、积累防疫经验,进行科学防疫、综合防疫,做到预防发病,发病后及时确诊、及时治疗,快速控制疫情,努力减少损失。

猜你喜欢
法氏囊毒力雏鸡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2019—2020年河北部分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毒力基因分布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Ghrelin 对IBDV感染雏鸡法氏囊T 淋巴细胞浸润的影响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岛基因检测与致病性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