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舌象与常见并发症的中医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1-12-02 19:43曹锦秀曹璐璐王炳权孙照东董智强
天津中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舌质证型阴虚

曹锦秀 ,曹璐璐 ,王炳权 ,孙照东 ,董智强

(1.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上海 20003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2型糖尿病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具有病情多样、变化繁复、基本不可治愈的特点的疾病,根据西医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病的发病根本为相对或绝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等人体必需元素的代谢紊乱,伴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造成多种器官损伤及功能衰竭。因此对于该病并发症的早发现、早治疗尤其关键,然而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地区,实施极为困难。中医的舌诊具有灵活、准确的特点,在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模式下对疾病的诊疗具有帮助。

糖尿病从疾病表现上来看应该归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临床患者以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为主要的症状表现。糖尿病初期的症状不明显,很难引起重视,病情危重时则会出现急性并发症有失水等表现,病久则出现与微血管、大血管、内脏或肌肉、骨关节等各种并发症和相应的体征。

消渴病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理法方药则出自于《金匮要略》,病因分类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时期。中医认为,热病火燥、房事不节、五志过极、过食肥甘、禀赋不足等因素是消渴发生的病因。病位上、中、下体现为肺、胃、肾3脏。主要病机体现为阴虚进一步产生燥热,在整个病理过程中以阴虚为本,是疾病发生发展之根源,燥热为疾病外在表现之标,是为假象。伴随着消渴病的进展,必然会累及不同的脏腑,进而表现出不同舌脉特征,对于消渴病并发症防的意义要远大于治。中医在临床上非常重视舌诊,将其作为审证求因、判断病情及转归等的重要部分,较之脉诊更易于掌握,更为切实可靠、辨病准确。故总结归纳2型糖尿病不同并发症的常见之舌象特征,为临床尽早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糖尿病肾病(DN)

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1]。在欧州发达国家和地区,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进展为肾病[2],在中国由于DN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3]。

DN 属于中医“虚劳”“腰痛”“水肿”“消渴”等疾病范畴。疾病的早期类似中医消渴病的下消或者肾消,后期则跟“关格、虚劳、尿浊、水肿”等相似[4]。马艳春等[5]将DN病因归为外感六淫,劳欲过度,情志不遂,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宜,失治误治。梁海洋等[6]认为DN的基本病机特点是脾肾亏虚为本,毒邪、瘀血、水湿、痰浊等为标,脾肾亏虚,因虚致瘀,毒伤肾络,肾络为之癥瘕而致痰瘀相互搏结是其基本病理机制。

1.1 DN的舌象研究 王辰光等[7]通过观察110例糖尿病患者的舌象、杨亚平等[8]通过观察500例糖尿病患者的舌象,都发现舌质颜色中以红、绛色最常见,并且舌面多兼有裂纹;且年龄越大、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者,舌质越多见青紫、淡紫、紫暗。

孙飞[9]通过对56例老年早期DN患者中医证候的观察发现,DN患者伴随疾病的进展,血瘀内日益严重。武曦蔼等[10]发现,在2型糖尿病继发的DN患者中,气血虚、瘀热、痰湿证候广泛存在。

在舌苔方面,武曦蔼等[10]发现当DN进展至Ⅲ期时,津伤、阴虚的少苔、花剥苔较多,但是当病情发展至Ⅳ、Ⅴ期时,提示湿浊证的腻苔则出现较多,说明患者代谢水平进一步下降。孙飞[9]通过对56例老年早期DN患者中医证候的观察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舌苔主要表现为薄白苔。

叶彬华等[11]在分析舌色方面指出,DN的Ⅲ期以红舌为主,Ⅳ期主要是暗红舌,表明伴随病情发展,瘀血进一步加重;而Ⅲ期舌苔以黄厚腻苔为主,Ⅳ期主要是白厚苔、腻苔,表明伴随病情发展,热象逐渐减轻。

伴随着疾病的进展,机体逐渐趋于正气亏虚的状态,在舌象上的反应也是舌质偏淡、瘀血加重[12-13]、苔生腻腐,提示患者体内湿毒日盛、肾气益虚。提示医者在临床中应当正确把握主证、变证和兼证之间的关系,更准确的把握DN的中医病机,以便应用于临床。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

DR是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的最常见但是初期极易忽视的微血管并发症,通常情况下当患者出现闪光感和视力减退时方才就诊最为多见,在专科检查中可见眼底玻璃体、黄斑的病变,甚至发展为视网膜血管硬化、渗出、出血、视神经病变及微小血管瘤等[14]。

中医古籍中提到的“血灌瞳神”“暴盲”“云雾移睛”等疾病大致与现代临床的DR相似[15]。该病由“消渴”发展而来,多见于消渴病中后期,现代医家多称其为“消渴目病”。现代医家研究表明,气阴两虚发展至肝肾亏虚是DR的主要病机,最终导致阴阳两虚,痰、瘀、郁贯穿发病的始终,并可以大致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分别对应气阴两虚证、肝肾亏虚证和阴阳两虚证[16]。

贺宏波等[17]按照苔质、舌质、苔色、舌下脉络、舌体5个要素对原始舌象记录进行拆分,数据表明,DR过程中:主要舌质为舌红少津、有瘀点瘀斑,舌苔主要为少苔。DR为糖尿病日久,五脏亏虚,痰瘀互结,最终伤及于目,目失濡养。其舌象主要为紫黯或暗红,舌胖或嫩,或有瘀点、瘀斑,苔少等[16]。

非增殖性DR患者常见提示脾气虚的齿痕舌和胖大舌,而舌色以淡红色、红色为主,舌苔常表现为黄白苔、薄苔和腻苔。在增殖性DR患者中齿痕舌依然多见,除此之外裂纹舌和胖大舌也属常见,其舌色多为淡红或黯淡,舌苔则无明显偏向[18]。

王方等[19]将DR分为痰瘀阻滞型、阴虚夹瘀型、脾肾两虚型、气阴两虚型4个证型。随着周围神经血管的受累的程度加重,视网膜血液供应必然受到影响,日久成瘀、成虚,DR与2型糖尿病属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临证时掌握好中医辨证分型,一隅可知全局,以正确的辨证施治。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时,通常考虑为DPN[20]。DPN患者在糖尿病病程较长患者中发病率可达90%以上[21],并且会出现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等多种症状,致残率较高[22]。

研究发现本病证型的演变主要遵从的是气虚血瘀型、阴血血瘀型、痰瘀阻络型最终发展至肝肾亏虚型的规律[23],“阴虚”乃发病之关键因素,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离不开“瘀血”“气虚”,“阳虚”是最终疾病转归,故而不同的病理阶段必然会伴随有鲜明的舌象特征。

纪文倩[24]根据对DPN患者研究后发现,大致归属于湿热阻络型、痰瘀阻络型、气虚血瘀型、阴虚血瘀型、肝肾亏虚型六个证型。分别对应的舌象:气虚血瘀证:舌色淡暗不鲜,苔薄白或有瘀点;阴虚血瘀证:舌暗红或嫩红,少津,花剥苔;痰瘀阻络证:舌紫暗,舌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肝肾亏虚证:舌质淡,少苔或无苔;阳虚寒凝证:舌暗淡,苔白滑,或有瘀点;湿热阻络证:舌红苔黄腻。

现代研究显示,DPN发病人群以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其糖尿病病程集中在6~10年,DPN病程集中分布在1~5年[25],这一结果直接说明DPN大都在2型糖尿病的中后期发病,在病理表现为本虚标实为主,因此其舌象与疾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在辨证施治时一定要考虑疾病的整体的关系。李硕等[26]对DPN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研究发现临床表现最多为四肢麻木、刺痛、脉涩、舌底脉络曲张、气短懒言、口干咽燥、周身乏力、烧灼感、皮肤瘙痒等,提示该疾病进展多伴随气阴两虚、血脉瘀阻等病机。

伴随着控制血糖手段的进步,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势必呈现延长趋势,出现DPN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在DPN的发病初期,患者大都有因无症状而不自知的情况,加之现在并无专门的诊疗设备。当疾病得以明确诊断时已经接近中期,对于疾病的治疗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医舌象具有独特的诊断学优势[27],可以更早更灵敏的反映疾病的进展和程度,针对不同的证型、舌象,可以对该疾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4 糖尿病酮症

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28],当糖尿病患者在短期内因遭遇应激情况,如感染、外伤、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停药、失水、过劳、饮酒、过食、情志失常等因素,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时,血糖升高,造成体内脂肪分解过度,酮体水平激增[29],血清酮体积聚超过正常水平时,称为酮血症[30]。

4.1 病因病机 糖尿病酮症的发病机制,多属正虚邪滞[31]。随着病程延长,病情反复,其正虚主要以脾虚为主,多表现为倦怠乏力,形体消瘦,纳呆等脾虚气弱的症状。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脾脆善病消痒”[32]。脾气虚弱,复感邪毒,正气愈虚,痰湿化火,壅塞三焦,阴阳失位。

4.2 舌象 对于病情较重患者无法描述病情,在西医传统的“消酮”的过程中,舌诊同样可以作为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张咏梅等[33]研究发现,糖尿病酮症患者在舌质方面表现多为红绛舌,舌体则表现为裂纹舌,舌苔则多为黄燥苔,舌下脉络则多为青紫。

4.3 中医证型 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可分为:阴阳俱虚型、浊毒内蕴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4个证型[34]。也有医家根据患者病情由重到轻分为阴阳两脱证、浊毒内闭证、浊毒内滞证、燥热内盛证[35],对症使用如参附汤合生脉散、安宫牛黄丸合紫雪丹、黄连温胆汤合增液承气汤、白虎加人参汤和玉女煎加减等急救之品救逆使用。

近年来随着药理学的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提高,中医药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中药复方含有多种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和多糖类降糖活性成分,通过调节糖脂代谢、炎症通路、氧化应激水平、氨基酸代谢,修复与再生胰岛β细胞等多途径多环节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特点,降糖机制协同互补,强强联合,减毒增效。这再一次证明了中医是与时俱进、拥有旺盛生命力的1门科学,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对其中医舌象及并发症的研究,可初步探讨其内在联系及相关性,为后续的治疗方案的确定、防止并发症过早出现、防止并发症进一步恶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舌质证型阴虚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自拟地芍龙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
岭南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17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及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