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杰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65周岁以上人口约1.76亿,占总人口的12.6%。预计到2022年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1]。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2013年国务院政策研究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约1.67亿,占我国老年人口总量的65.82%,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河南省是老年人口大省,老年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三位。截至2018年底,河南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 606万人[3]。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传统的单一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养老观念的转变,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农村民办养老机构起步晚、发展慢,导致养老机构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农村人口养老问题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研究和解决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养老机构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农村老人安享晚年生活,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本文以周口市C镇S养老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S养老院为入住老人日常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文化娱乐服务、卫生保健服务、法律服务等。其中,生活照料服务主要包括为老人做饭、帮助老人洗澡、为老人修剪头发、清洗被子衣服、修剪指甲等;精神文化娱乐服务主要有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读书读报、组织老人参加太极拳比赛、组织老人进行茶话会交友等;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包括测血压、量体温、看病陪护等;法律服务包括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受各方面因素制约,S养老院目前有482张床位,但是只有12名护理人员和160名入住老人,护理人员与老年人的比例是1∶13,入住老人与机构床位的比例大约1∶3。根据河南省地方相关标准规定,养老院护理人员与老年人的比例不应低于1∶10,每百张养老床位至少设置1名老年社会工作者。由此可以看出,S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很少,专业的护理人员数量更少。在了解S养老院的基本情况后,笔者从供需方面对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意愿较低,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受传统文化和落后消费观念影响[2]。一些农村老人“养儿防老”的观念很深,认为子女有义务赡养自己,因此,他们在潜意识里拒绝入住养老机构。另外,由于农村居民落后消费观念的影响,购买养老服务的意识不强。第二,一些农村老人对养老机构的认识不够,认为养老服务机构是独居老人或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居住的地方,导致他们对养老服务机构有抵触心理。另外,社会上存在着一些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负面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入住群体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接受程度。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养老观念的转变,农村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因此,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也出现了许多民办的养老机构。但是,目前农村地区的养老机构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养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相关制度不完善,政府监管不到位。一方面,农村民办养老机构进入市场的标准不够合理。另一方面,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二是政府财政对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补贴不到位。相较来说,政府在公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上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和精力,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关注则较少[4],甚至还对民办养老机构征收各种各样额外的费用。民办养老机构不仅得不到政府的补贴,而且还要交各种各样的税费,加大了机构运营的经济压力,最终导致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畸形发展。
在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相对于公办养老机构或是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来说,其运营管理能力都较薄弱,导致民办机构很难维持下去。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原因有三点。第一,机构融资能力差。自有财产、向其他机构或个人借贷是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资金的主要来源,机构融资手段单一。第二,部分管理者管理机构的能力不足。部分管理者认为护理服务主要就是照顾老人的吃、住,不需要雇佣专业的护理人员。第三,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相对单一,文化娱乐活动较少。该养老院仅在亭子的墙上挂有一台电视机,每天都播放一些戏剧节目,没有其他文化和娱乐活动。
2.4专业护理人才短缺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护理人才培训体系,缺乏专业护理人才,农村地区的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养老专业护理人员短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护理人员的数量远远不够,且护理人员的年龄较大。第二,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低,缺乏亲情关怀[5]。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大多数护理人员没有进行专门的培训,也不具备医疗知识和护理经验。第三,护理人员缺乏先进的服务理念。农村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只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很少提供满足其更高需求的服务,更不能提供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需求服务。
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关注,可以从优惠政策、监督制度、扩大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来扶持养老机构发展。第一,要制定完善的扶持优惠政策。一方面,政府可在土地供给价格、税收等方面给予民办养老机构扶持,减轻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运营压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对入住群体提供一定的补贴,特别是要对伤残弱势群体进行适当的补助,使他们能够入住养老机构并满足其服务需求,客观上对机构提供支持。第二,政府应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政府要引导相关部门参与监管,建立多部门联合的监管机制,要明确提出对养老机构服务监督的具体内容,并进行统一监管。第三,政府要协助扩大农村养老机构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公众关注养老机构,鼓励更多的人和机构向养老机构投资,让他们看到投资养老机构的前景和商机。同时,政府要引导农村成功的企业家投资建设养老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6]。
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能力决定着其是否能够维持下去。要想提高机构的运营管理能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机构的融资能力。管理者要积极与慈善组织联系,宣传自己养老机构的优势,争取获得更多慈善组织的资金捐助,进而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提升管理者的运营能力。管理者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将学习到的管理知识应用到机构运营实践当中,从而提升机构运营水平。
第一,加强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开设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老年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并对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按照规定给予入职补贴。第二,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引进、岗位晋升、激励评价机制。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并严格落实,在增加持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数量的同时,提高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第三,增强民办养老机构的人文关怀,提高机构的护理水平。应将“边缘化”服务引入我国的养老服务机构中,要加强子女与养老机构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增加老人与亲属之间的联系,满足他们对家庭情感的需求,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7]。
一方面,养老机构要建立全面的老年人护理服务体系,重点关注生活护理、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服务,基本实现提供治疗、教育、学习的目标,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切实增强养老机构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借助媒体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注意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消除老人及其家属对农村养老机构的不信任感,让老年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情况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农村老年人不仅几乎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生活上需要子女照料,而且农村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加重了子女的养老负担。因此,在农村地区,采用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很难维持下去。政府部门也采取了很多办法来解决养老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是,仍然有些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外部环境提供的资源不足、服务项目开发不完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等。本文以周口市C镇S养老院为例,提出解决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存在问题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农村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