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小学 陈玉娟
OMO即借助互联网平台技术,通过现实和网络开展活动,所有的线上线下的课程资源数据融为一个生态体系。
课程建构需要思考以下几点:需要建构什么课程?达成什么教育目标?采用哪些学习资源?如何组合资源?采用什么方法实施?采用什么方式评价目标的达成度?
在思考课程建构前,我们还需了解课程的背景意义,红色基因培育课程更需要有历史观、时代感。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教育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四大体系和学校、社会、网络三维矩阵,健全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红色教育广州模式。引领广大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铸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八统一原则。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八个相统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2.学与教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家皮连生认为,“新的学习需要首先产生于好奇心。好奇心是个体生来就有的一种探索新异环境和操纵新奇客体的需要。”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都从学生的认知主体出发,搜集整合各种资源,然后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红色资源了解兴趣和认同感。
我们多年实施的红色教育,多是以对学生讲授爱国爱党知识为主,教师说,学生听。微观层面的日常行为缺乏明确的引导与体验,导致学生知与行之间的脱离,有时流于空洞低效的说教。从目标上看,我们比较注重学生认知的提升与行为的规范,而忽视学生态度的转变与情感的共鸣。因此,需要在课程的内容、实施的方式、评价办法方面下功夫,增强红色基因课程的时效性、实效性。
适合小学生使用的课程,用简洁实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与形式,需在课程的名称、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上下功夫。
好的标题等于成功了三分之一,课程的名称非常重要,需要准确恰当,简洁易记,主题明显,突出特色。学校的红色基因培育课程就是孩子们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红星闪闪放光彩”。
课程目标不要太多太全,2—4点即可,重点突出,简洁精准,表述规范。如闪闪红星课程总目标表述为:在小学学习的六年里,从环境、活动、资源、评价等方面入手,构建开放式的红色文化课程,弘扬红色精神,滋养红色基因,打好小学生“爱家爱校、爱党爱国”的底色;丰富红色基因的培育方式与内涵,提升红色基因底色教育的系统性、趣味性与实效性。
课程内容设置要关注知识与活动、主导与主体、线上与线下、认知与情感,还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知识相链接,突出地域文化和自身特色;符合学段学生身心特点,有完成评价的任务单、知识点,拓展已有知识,突出情感。
线上+线下:学校“闪闪红星”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法,分为三大板块课程:“红色基地研学课程”“红色知识阅读课程”“红色传承活动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形成开放式的课程体系。
基地+学校+家庭:课程资源需深度挖掘整合,采取“基地+学校+家庭”协作模式,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基地的资源可充分利用广州市特有的文化遗产、历史遗迹、革命遗址、特色产业等红色资源;红色文化元素需以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广州大地涌现出的历史名人、英雄事迹为素材。
课程的实施要灵活生动,激发兴趣。时间安排要明确,学段要合理;活动设计符合课程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活动设计合理,难易程度适中,活动衔接流畅;活动具体操作性强,体现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活动安全有保障。
学校“闪闪红星”课程分主题、分年级设计与实施,联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年级把五个活动内容和“红五星”的评价对应起来。活动课程实施则以学校活动为主体,以家庭、社区活动为特色实施,小学生学习在“真情境”中,产生“真认知”,发展“真情感”。
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体验,闪闪红星课程的内容体例主要分为四个板块:知识了解→活动探究→学习收获→互动评价。每一个板块均设置两个评价方式:“知识了解”栏目采用“听一听”“看一看”方式评价;“活动探究”栏目采用“玩一玩”“做一做”方式评价;“学习收获”采用“说一说”“画一画”的方式;“互动评价”则联通同伴、家长采用更为灵活开放的“评一评”“赞一赞”方式。
低年段的课程活动还有唱一唱、跳一跳、连一连、拼一拼、涂一涂、演一演等简洁的形式;高年段可采用项目式学习开展课程活动,将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分为“明确目标—任务驱动—分解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制作作品—项目评价”七个步骤。
特色的课程评价要更关注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直观性。借助网络大舞台,学校携手家庭、联通社会,在由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大时空中,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促进红色基因的培育。
红色基因课题采用过程性作品展示+终结性“红五星”评价方式。
1.过程性作品展示:开展阅读红色书籍、宣讲红色故事、寻访红色印迹、观赏红色电影、践行红色承诺、撰写红色征文等系列活动,舞台情景剧、书画、微视频、手抄报、红歌会等形式,通过学、访、研、讲等多种方式,让红色知识“活”起来,红色活动“旺”起来,红色底色“亮”起来,不断增强基因培育课程的感染力。
2.终结性“红五星”评价:以班为单位,设置“闪闪红星课程学习成长记录”,所有学生均参与评价。学生每完成一个活动,则把对应项目的星星涂红,变成一个红色五角星,到期末的时候,达到五个五角星的,则由学校统一颁发“红五星”奖章。每一年都可以集齐5个红五星,1—6年级就可以集齐30个红五星,毕业礼上颁发“红星少年奖章”。
综上所述,理想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强调知行合一及生命的相融和共鸣,应该“见人”的。“闪闪红星”红色基因培育的课程深处,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课程建构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课程实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在学习与实践中凝心聚魂,打好孩子们人生第一底色——红星闪闪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