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主体差异性,提升教学实效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研究

2021-12-02 18:16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新寺中学唐咸国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实效性主体

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新寺中学 唐咸国

初中数学常常是学生之间的“分水岭”,“学得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学得差的学生越学越差”已成了普遍现象。针对这一现状,紧扣学生学习主体的差异性,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已迫在眉睫。

在教育行业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由于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会受先天资质和后天教育两方面的共同影响而产生差异性。学生主体的差异性会导致学生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向所有学生灌输同样的教育内容,主体的差异性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差距,并且,如果不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学习成果好的学生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学习成果差的学生的成绩会越来越差,最终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所以,这种“一视同仁”的教育模式已经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的教育要求。

一、帮助学生树立清晰且有层次性的目标

初中学生的年龄大多是12~16岁,处于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需要教师与家长引导的阶段。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学习目标,从而引导学生向着目标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目的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目标的内容设定需要充分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要重视主体差异性带来的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学习目标不能是教师凭空设定的,只有充分满足学生主体的学习需求,才能够对学生形成吸引力,吸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之努力。同时,学习目标的设定应该具有层次感,不同层级的目标覆盖的范围不同,例如,“本学期名次进步100名”是最高层次的目标,那么其下层应设定“本次月考名次进步20名”“本次月考数学成绩提升20分”等小目标,甚至在小目标下层还可以设定诸如“本次课堂测试全答对”等更小的目标。如此层层嵌套,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获取连续的、有层次的成就感,从而达到激励学生进步的目的。

二、善于利用课堂提问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问题教学包括课堂提问和课后提问,这是教师评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也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回答过程中的表达去推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从而对其理解有谬误的地方予以疏导和纠正。不同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同,解题思路自然也不同,在课堂上的提问活动既能培养回答者的解题能力,也能提升其他未被提问到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之间相互倾听、理解其他人的思路,从而达到思维碰撞、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此外,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师需要预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前准备针对重难点的问题,问题的内容应该是多样而有效的,最好是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例如,在“一次函数图像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变换题目的内容,针对同一题目连续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同一题目中发散思维,全面地理解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教师要倾向于提问对知识点有疑问的学生,鼓励他们表达疑惑,引导他们自主解决疑惑,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三、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基础能力

初中时期的学生很多正处于叛逆期,有些学生会无理由地抵触教师,面对这种个体化差异,教师应该予以合理的引导,并利用这一特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在课堂设计中加入适量的多边评析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做到组与组之间能力均等,组内成员层次明显,从而实现组外激烈竞争、组内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加亲近,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种分组的教育方式不只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在团队中交流合作的能力,从多个层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应是课程设计和教学工作的核心目的,通过层次化的教学流程,使能力特点不同的学生能在同步的学习过程中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坚定贯彻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原则,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实效性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何谓“主体间性”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