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二十六小学 张金玲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惠农小学 刘文云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改革,教育工作者认为应当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具备数学思维的学生能够灵活思考问题。为了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度,教师可以开展解题技能训练,选择一些可以灵活解决的题目,有目的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先自己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探讨解题方法。
例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计算: (3.9+5.3)+(6.1+4.7)=?通过观察发现,一些学生用了两分钟就完成了,结果完全正确,但是有的学生花费了五分钟的时间,结果还是错误的。教师可以让一位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这位学生说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3.9+5.3=9.2,6.1+4.7=10.8,最后将9.2和10.8相加就可以了,但是最后一步不小心算错了。紧接着,教师让一位计算正确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这位学生说这道题中有没有括号都是一样的,再认真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3.9和6.1刚好可以凑整,5.3和4.7也可以凑整,因此很快就得到了20的答案。
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比一比,看谁能够用更好的方法得到答案,这样的解答技巧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而且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专项训练,改变学生一贯的思维方式,灵活转变解题思维,巧妙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
例题:小明参加了一个知识竞赛,一共有10道题,答对一道题可以加8分,答错一道题会扣掉5分,小明最后获得的分数是41分,他究竟做对了几道题?教师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如果小明这10道题全部答对,应该获得多少分?学生说是80分。教师继续引导:那也就意味着其实满分是80分,但是现在只获得了41分,那么丢了多少分呢?有些学生到这里就受到了启发,得到39分是失掉的分数,根据题意可以得知做错一道题会失去13分,只要用39除以13就可以得到答错的题数,最后用10减去错误的题数,就可以得到正确的题数。
这个解题过程其实是让学生学会逆向思维的过程,不要总是顺着题目的意思思考,而是假设全部正确,这样就可以逐步求出正确的答案。
学生的思维不能仅停留在一个点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拓展自身的思维宽度,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面思考问题,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思维水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发现其他的解题方式。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简单介绍圆锥的概念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锥。一位学生说金字塔,有学生说漏斗,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圣诞帽、铅锤等等。学生在相互交流之中发现了好多东西都是圆锥形状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接下来,教师拿出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体,它们的底面积和高相等,教师让学生把圆柱体装满沙子之后,再将里面的沙子倒入圆锥,学生很快便发现一个圆柱体里面的沙子恰好可以装满三个圆锥体。教师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给学生一些时间讨论,学生在交流中认为可以从体积入手解释这个问题。
在上述教学当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熟悉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
综述,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在于教师要主动设计一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不断训练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鼓励学生多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久而久之就会突破原有的思维之墙,将思维带到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