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一首歌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2021-12-02 14:41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爱华江苏省特级教师
青年心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树根灯火火柴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爱华(江苏省特级教师)

《去年的树》是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的代表作。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故事的叙述颇有电影蒙太奇的色彩,它在场景的转换中凸显事件的曲折与波澜,让故事情节展开的过程有一种移步换形的画面感。故事由小鸟的飞、问、思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让读者有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这篇童话的语言浅显而简洁,但情感深沉而浓郁——小鸟于怅然若失的哀怨中交织着无奈的悲凉……故事始终牵动着读者的心弦,唤起读者更多的想象与联想。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不仅属于孩子,也属于成人。这样的文本怎么教?本文则对《去年的树》教学进行了实录,以供教师们借鉴。

一、引读揭题,进入情境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题目是——

生:去年的树。

(师板书课题)

师:这篇课文写的是一只鸟和一棵树的故事,一只鸟和一棵树它们是——

生:好朋友。

师: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呢——

生:天天听着鸟儿唱。

二、自读文本,完成导图,厘清故事情节

师:冬天来了,鸟儿到很远的地方去。春天又来了,鸟儿回来了,寻找好朋友树。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来,跟着鸟儿去千里千寻,去看一看这只鸟儿到了哪些地方、它找了谁、那棵树结果怎样。你可以横着写,也可以竖着写,开始吧!(出示活动一)

活动一:千里千寻。鸟儿为了寻找好朋友树,都到了哪里?找了谁?结果怎样?

师:同学们摘录的时候要注意课文中的生字哦。

师:老师也做了梳理,和老师梳理差不多的请举手。

师:有和我不一样的吗?谁来说一说?

生:我看到树被砍倒了。

生:鸟儿找到了树根做成的火柴。

生:我在灯火中感受到了树的存在。

三、品词析句,反复朗读,体会寻找之坚定

(一)感受千寻的历程

师:刚才我们跟着鸟儿一起去寻找大树的踪影,这一路走来,鸟儿找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鸟儿很不容易。

生:鸟儿很艰辛。

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鸟儿去寻找树,读读课文,读懂鸟儿的心路历程。(出示活动二)

活动二:读懂心路历程。分角色朗读课文6~16自然段,注意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提示:鸟儿、树根、大门、小姑娘各一人。旁白齐读。

(师生分角色合作读)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自己读得怎么样?要想读出鸟儿的心路历程,就要读好课文中的这些句子,它们集中描写了鸟儿,仔细读读这些句子。(出示内容)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鸟儿……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 )问树根。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她一边飞,一边……

她( )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她一边飞,一边……

鸟儿( )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二)读出逗号中的疑惑

师:这些句子集中描写了鸟儿的语言,我们要读好。先来看看写鸟儿看到的情景,谁来读?(指名读)

师:鸟儿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很疑惑。

师:请你疑惑地来读读。(指名读)

师:鸟儿表现出很大的疑惑,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师:这位同学在“树”字的后面做了停顿。他为什么这么停顿呢?你们见过一个字表示一个句子的吗?

生:见过。他这样停顿,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鸟睁大了眼睛在四处寻找着树的踪影,很焦急的样子。

师:“树,不见了”,注意从这个逗号中把鸟儿寻找树的样子和它满满的疑惑读出来。

(指导读好句子“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儿”)

(三)读出留白中的情态

师:同学们,鸟儿在一路追问树根、门和小女孩儿的时候,心情、动作、表情是什么样子?又是怎样的语气呢?

生:我觉得它问的时候满怀希望。

师:你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师:它会怎样问树根呢?

生:满怀希望,觉得树还在。

师:把掌声送给他。

生:我觉得读了很疑惑,今年树就只剩下树根了。

师:你来读读看。(指名读)

师:这个时候还是疑惑,还有吗?

生:我觉得它很焦急的。

师:你读出来。(指名读)

师:怎么读出焦急呢?体会体会,再试试。(指名读)

师:是啊,听出了焦急。从疑惑变成了焦急,到最后又变成了?

师:失望地问小女孩。(指名读)

师:自己的好朋友不见了,变成了火柴,除了有失望,还有什么呢?

生:还很悲伤。

师:请你来悲伤地读读。(指名读)

(四)读出不同称呼的情变

师:特别伤心。鸟儿疑惑、焦急,最后非常伤心,我们读鸟儿的话体会到了它的心情。我们再看看这儿,鸟儿询问的时候,树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它第一次问树根的时候,没有那么焦急。第二次问的时候,变成好朋友树,体现了鸟儿有点焦急了。最后一棵好好的树变成了一根根火柴,我觉得这棵树很悲惨。

师:小鸟内心觉得怎样?

生:它觉得没有希望找到好朋友。

生:看不到树,哪怕再看一眼火柴也是好的。

师:随着事物发展的变化,人物心情的变化,称呼也在变化。

(五)读出人物的丰富内心

师:鸟儿向山谷飞去,向村子里飞去。它一边飞,一边想些什么呢?(出示活动三)

活动三:说出心里话。默读17~18自然段,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鸟儿在想什么?

生:祈求我的好朋友不要遭遇到什么不测。

生:担心树的遭遇。

生:为什么好好的树被砍掉了?

师: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产生一些回忆?小鸟边飞边担忧树,小鸟还会回忆什么呢?

生:树快回来,以前我们生活在一起很美好。

师:鸟儿向山谷里飞去时,一边飞一边可能不停地回忆,回忆他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出示句子“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齐读。)

师:如果站在鸟儿的角度,鸟儿会怎么说呢?小鸟和树换成我和你,会怎么说呢?

生:我站在树枝上,天天给你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我唱歌。

师:小鸟也许一边飞,一边在和树说——

生:树啊,你还记得我坐在树枝上,天天给你唱歌。你呢,也天天站着听我歌唱。

师:鸟儿向村子里飞去的时候,它会回忆什么呢?除了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还有什么?

生:它会回忆鸟儿和树的承诺。

师: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它一边飞,一边想起离别时自己对树的诺言。(出示句子)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刚才,我们抓住了鸟儿说的话,体会它内心的想法,想象它边飞边回忆,感受到了鸟儿的疑惑、焦急以及伤心。让我们合作一起读读这段话,注意读好停顿。

(师生合作读课文)

四、展开想象,角色迁移,体验离别之难舍

(一)再唱首歌

师:同学们这一遍你们读得好多了,还可以再练习。我们读懂了鸟儿的心情,小女孩告诉鸟儿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鸟儿唱歌给灯火听。鸟儿会唱什么歌?

生:欢乐的歌。

师:你来唱。(生唱《生僻字》)

师:树如果听了欢快的歌,会怎样?

生:很开心。

师:鸟儿还会唱什么歌?

生:悲伤的歌。

师:我们小朋友没有悲伤。(一生唱带点伤感的歌)

师:你唱的是?

生:游戏里听的歌曲。

师:还会唱什么歌?

生:《送别》。

师:你为什么唱这首歌?

生:在这里唱送别的歌,对好朋友的怀念,最合适。

(二)再看一眼

师:唱歌之前,鸟儿是什么样儿的?

生: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师:唱完了歌,它又看了一会,它心里在想什么?(小组讨论)

生:树在这儿,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

生:树,你还记得我吗?

生:小女孩告诉她火柴已经用光了,这灯火是树最后的存在。

生:你本来是一棵很好的树,现在怎么就变成了灯火?

师:你很不甘心。

生:它要实现它的诺言。

(三)再配幅画

师:这“看”字中有对好朋友的怀念。假如请你配一幅画,你会画什么呢?(出示活动四)

活动四:配幅图画:假如请你为课文最后五个自然段配一幅画,你会画上什么?

生:一只鸟飞走,看灯火一眼。

师:离开的场景。

生:画一只鸟哭的画面。

师:很伤心。

师:想不想看一位作家画的什么?比较他画的和你们不一样在哪里?高明之处在哪里?

生:这棵树是去年的树。

五、认识作家,拓展阅读,感受生命的永恒

师:这个故事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写的。(出示内容)

我的作品包含了我的天性、性情和远大的理想。……假如几百年,几千年后,我的作品能都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我就可以从中获得第二次生命,从这一点来说,我是多么幸福啊。

——新美南吉

师:虽然他英年早逝,但是他的作品存在着。也许,他就是那灯火背后的那棵树!我们来看看他其他的作品吧,特别有意思。他写了很多的小狐狸,小狐狸有没有买到手套呢?《狐狸阿权》《小狐狸买手套》《白蝴蝶》《花木村和盗贼》《蜗牛的悲哀》。

课后作业:第一,把《去年的树》讲给家人听,和他们交流你的感受。第二,课外阅读新美南吉的作品。

新美南吉是一位童话天才。《去年的树》是多了不起的一篇文章!多好的大树!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怎么就拖到工厂变成一条条的细条了?怎么就变成灯火了?孩子们这一节课全神贯注,他们在思考命运,也思考人们之间的友谊。大树没有了,总应该看到树干,树干没有了,细条总该有吧,但细条也没了,只有灯火。鸟儿还是要唱歌,但唱歌给谁听呢?灯火还是原来的大树吗?小鸟看了它一眼飞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什么话都不需要说。在这儿我们看到什么?当然会看到很多,看到现代工业对生态的破坏,看到友情的消失,看到生命的脆弱……

唱一首什么样的歌,画一幅什么样的画,以寄托我们的情感?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这样思考。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儿童教育,才是文学教育,才能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接受。而审美接受并非仅仅是单纯的想象,或仅仅是情感、知觉在起作用,而是一种所有心理因素都完全激活,都参与其中的总体生命投入活动,使人见其所不能见,感其所不能感,在心驰神往、激情充盈之时,顿时领悟到文本的意义。

猜你喜欢
树根灯火火柴
为啥扔了
灯火有刺
明月灯火
巧夺天工
远远近近的灯火(外二章)
树干和树根
火柴变变变
树枝和树根